卢志红;廖云云;朱雪燕
目的 对心力衰竭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 以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接收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总体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心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黄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HT)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入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HT并CHD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DBP、SBP、TC、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95.83%)和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85.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HT并CHD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安全性高.
作者:曹广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并发症临床防治措施.方法:40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出现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 40例中,其中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分支闭塞1例、支架脱载1例、支架扩张不完全l例.结论 术前做好防范准备,术中及时识别危险性且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合理处理并发症,将减少引起的严重后果.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实际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治疗冠心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分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痛合并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生理状态,改善躯体疼痛,且对于控制冠心病及糖尿病病情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文海英;彭柯;曾盛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痛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对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疾病史等进行研究调查,对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进行监测,并且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实验所选取的80名冠心痛患者,调查的结果显示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血糖、血脂等有密切的关系,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在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的时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以便于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控制,为今后冠心病的病变治疗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汪惠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家庭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家庭护理.统计对比两组家属护理前后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前FCTI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FCT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予以家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研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预防小儿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阐述,并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轮状病毒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跟踪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出院时间、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就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5%,对照组80%,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情况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为75%,观察组满意度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需注意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小儿的护理干预工作,临床研究表明护理效果较好,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家属满意度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邓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诊断,判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在我院行妇科门诊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160例,这些患者短期内行宫颈锥切术、宫颈电刀环切术、子宫全切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终病理结果比较完全符合120例(75%),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的有5例,漏诊率是3%.结论 应充分重视对宫颈疾病的早期筛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合理应用阴道镜下活检,可以提供准确活检部位,促进活检阳性率提升,减少漏诊、误诊率,虽然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有漏诊的可能,但是仍然是一种创伤小、可靠性高的CIN诊断手段,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作者:廖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9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治疗有效率等指标,同时观察患者的肾功能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8.2%,显著高于对照组9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素、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实验组下降的更为明显,且实验组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比与单纯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和身体健康,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建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分析高血压患者ST段缺血样改变常规心电图(ECG)与动态心电图(DCG)表现.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100例患者分别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动态心电图ST段缺血样改变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升高,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患者的ST段缺血样改变检出率也随之升高,差异均显著;但动态心电图对各个高血压分级的ST段缺血样改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16例常规心电图确诊为ST段缺血样改变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时发现ST段下移幅度>常规心电图显示的结果,且呈持续性改变.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查是目前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ST段缺血样改变比较敏感又安全的方法.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CU室护士运用有效沟通后对急性心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护士实行有效沟通措施,对照组则单纯给予心梗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等.结果 护士在应用有效沟通对心梗患者进行护理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情况,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在运用了有效沟通后,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稳定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术后护理.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效果进行统计.结果 经过对护理满意度和效果的对比,观察组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的术后对患者按照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邹燕萍;王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分析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70例.进行单双号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为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对其血小板聚集、凝血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对比其心功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较治疗前下降,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其LVEF、LVESD、LVDED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菊兰;阙海燕;赵志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人合并混合痔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重要作用.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病人合并混合痔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进行分组,其中32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另外32例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干预组进入到手术室后,心率、血压波动显著要比常规组低(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出血、感染以及尿潴留发生率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护理的同时强调手术室护理配合,能使高血压病人合并混合痔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陈质雅;陈瑶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床边CRRT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4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护理的总有效率以及对护理的总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床边CRRT护理中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并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加强护患关系.
作者:陈志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在诊断高血压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比两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相关指标.结果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左房增大、左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49.41%、42.35%,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91.76%;心电图对左房增大、左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45.88%、37.65%,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83.53%.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主动脉内径、E/A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必要时可将二者联合使用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周玲莉;李冬盛;李玉蓉;龚建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和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情况进行分析,治疗组不良反应率5.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2%,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康复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综合康复护理组(n=40)和常规康复护理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康复护理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P<0.05),总有效率75.0%(30/40)显著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62.5%(25/40)(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效果较常规康复护理好.
作者:林晓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择110例高血压疾病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均下降,干预组下降更加明显,两组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发生脑卒中、心梗等并发症的几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SF-36生活质量量表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对于保证老年患者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俞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理状态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我院74例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抑郁、焦虑评估及用药与自我血压检测的依从性.结果 两组病人护理后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自我血压监测和持续用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病人治疗依从性,缓解心理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促进治疗效果,临床可扩展运用.
作者:钟淑思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