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在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三年内102例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并发皮肤过敏的患者,并按照具体护理方案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研究组内均设置了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置管护理干预,并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婴宝护肤膏治疗,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强化过敏皮肤部位护理、加强生活指导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过敏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以上两项值的改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ICC置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维持PICC置管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玉娟;韦翠花;阮奶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出院后延续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7例,对照组28例,研究组在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出院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67.86%),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5.71%),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对其实施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陆爱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不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用药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控制等MH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俊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冠心痛患者病情好转,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进其心理健康的建设.方法 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加深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并实时相应的健康教育护理.结果 通过相关治疗方案的实施,冠心痛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 通过对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治疗的合理利用,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脏康复信念,使患者树立起坚定的心脏康复信念,从提升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依从性.
作者:周凯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科室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共入选了80例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原则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其中中医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口服格列齐特缓释胶囊和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中医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组92.5%,常规组72.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凌晨3:00血糖水平比较,中医组和常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凌晨3:00血糖水平比较,中医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两组患者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比较,中医组和常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的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用传统的中医辨证疗法实施治疗,可促使患者更好的控制其空腹、三餐后及凌晨的血糖值,并对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可起到良好改善效果,终可达到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刘德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是(85.7±9.8)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是(69.6±11.3)分,满意度是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严翠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痛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实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教育,实验组35例患者给予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住院时两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半年、一年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住院时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实验组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戒烟及运动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一年后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在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运动及戒烟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痛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及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雪好;许玉娟;毛贻芳;黄峥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35例)和优质护理(35例),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4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丽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脑钠肽(BNP)和血尿酸(UA)对慢性心衰(CHF)患者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BNP和血清UA联合检测,并将观察组心功能Ⅲ级患者分为观察A组及观察B组,观察A组采取别嘌呤醇治疗,观察B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分析对诊疗的指导意义.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Ⅱ、Ⅲ、V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Ⅲ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低于心功能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低于心功能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观察B组、血清UA水平低于观察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U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钠肽和血尿酸与慢性心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改变,是指导患者诊疗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黄燕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之间460例我院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助产,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分娩的影响.结果 进行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的数量多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情况更少,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应用于产妇分娩护理,能够使减少生产的时间、新生婴儿的窒息率,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能为产妇的顺利进行自然分娩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并且更加有利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赖丰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在妊娠期出现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其产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做心电图检查的健康女性25507例,包括妊娠女性17440例,及同年龄段非妊娠女性8067例,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期女性再分为3组(妊娠早期组1425例,妊娠中期组15148例和妊娠晚期组867例),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妊娠组短P-R间期占5.63%(982/17440),健康非妊娠组短P-R间期占2.68%(216/78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36,P<0.001);妊娠早期组短P-R间期占3.02%(43/1425),妊娠中期组短P-R间期占5.83%,(883/15148),妊娠晚期组短P-R间期占6.46%(56/867);妊娠早期组稍高于非妊娠组,差异无显著意义(x2=0.53,P--0.47);妊娠中期组高于妊娠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P<0.001);妊娠晚期组略高于妊娠中期组,差异无显著意义(x2=0.59,P=0.44).结论 妊娠期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非妊娠期;随着孕周增加,短P-R间期发生率有所提高.
作者:林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高危孕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下简称为DVT)的有效预防护理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孕妇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我们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DVT的发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DVT的发生率是6.8%,生活质量评分是(92.4±3.6)分,对照组DVT的发生率是22.7%,生活质量评分是(79.9±4.1)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孕妇剖宫产后,对其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作者:林明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眼科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12月阶段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67例,入组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观察组84例研究对象,对照组83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眼睛常规保护、定时清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疾病知识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眼科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GSE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眼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促进视力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包著妍;包可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162例,根据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无复流组34例和正常血流组130例.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指数(IRI)评价IR,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①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②无复流组患者的IRI水平明显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与IRI呈正相关.
作者:林杰;吴露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核磁共振检查患者配合度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院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给予常规检查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依从性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平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对于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给予风险评估、心理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等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依从性,从而显著缩短核磁共振检查时间、并有效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在核磁共振检查中进行推广虚用.
作者:何冬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克痉方湿热敷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克痉方湿热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30d采用Ashm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肢体痉挛状态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30d后两组Ashmorth痉挛量表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0d后治疗组Ashmorth痉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克痉方湿热敷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的痉挛状态.
作者:蔡文岚;苏文理;刘欣;邓书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冠脉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付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用药的方法不同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总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指标值、血清总胆固醇(TC)指标值、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以上内容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又可靠,值得临床用药借鉴.
作者:邹胜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护理半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静;唐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1月-12月期间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案,包括术前禁水6h、禁食12h,常规放置鼻胃管和导尿管,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理念下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无较大的波动,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的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显著缩短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洪宝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