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曾俊英

关键词:护理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不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用药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控制等MH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促进冠心痛患者病情好转,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进其心理健康的建设.方法 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加深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并实时相应的健康教育护理.结果 通过相关治疗方案的实施,冠心痛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 通过对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治疗的合理利用,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脏康复信念,使患者树立起坚定的心脏康复信念,从提升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依从性.

    作者:周凯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冠脉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付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PICC置管皮肤过敏性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在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三年内102例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并发皮肤过敏的患者,并按照具体护理方案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研究组内均设置了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置管护理干预,并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婴宝护肤膏治疗,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强化过敏皮肤部位护理、加强生活指导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过敏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以上两项值的改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ICC置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维持PICC置管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玉娟;韦翠花;阮奶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联合检测脑钠肽和血尿酸对慢性心衰患者诊疗的指导意义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脑钠肽(BNP)和血尿酸(UA)对慢性心衰(CHF)患者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BNP和血清UA联合检测,并将观察组心功能Ⅲ级患者分为观察A组及观察B组,观察A组采取别嘌呤醇治疗,观察B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分析对诊疗的指导意义.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Ⅱ、Ⅲ、V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Ⅲ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低于心功能V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Ⅱ级患者血清UA、BNP水平均低于心功能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观察B组、血清UA水平低于观察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UA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钠肽和血尿酸与慢性心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水平会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改变,是指导患者诊疗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黄燕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进行记录;同期选取18倒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以该组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治疗,并将该组所记录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哪种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和安全.结果 经一段周期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分别为(6.63±1.25)s、(1.52±0.4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34±7.13)s、(5.63±1.21)次,且治疗组中共有17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达94.44%,而对照组中共有14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为77.78%,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上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可减轻患者在临床上承受心绞痛的痛苦度,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可将这两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杨月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护理半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静;唐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妊娠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分析

    目的 分析在妊娠期出现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探讨其产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做心电图检查的健康女性25507例,包括妊娠女性17440例,及同年龄段非妊娠女性8067例,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期女性再分为3组(妊娠早期组1425例,妊娠中期组15148例和妊娠晚期组867例),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妊娠组短P-R间期占5.63%(982/17440),健康非妊娠组短P-R间期占2.68%(216/78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36,P<0.001);妊娠早期组短P-R间期占3.02%(43/1425),妊娠中期组短P-R间期占5.83%,(883/15148),妊娠晚期组短P-R间期占6.46%(56/867);妊娠早期组稍高于非妊娠组,差异无显著意义(x2=0.53,P--0.47);妊娠中期组高于妊娠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P<0.001);妊娠晚期组略高于妊娠中期组,差异无显著意义(x2=0.59,P=0.44).结论 妊娠期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非妊娠期;随着孕周增加,短P-R间期发生率有所提高.

    作者:林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实施差错管理后我血站的8000份健康自愿者的献血样本作为研究组,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未实施差错管理我血站的8000份健康自愿者的献血样本作为对照组.我血站从2016年正式开始引入差错管理实施血站质量管理,对比分析差错管理实施前后血站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以此来评价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10%(8/8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5%(40/8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差错管理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血站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显著提高血站的管理质量,为临床安全供血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黄莉娜;谢丽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72例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心肌炎患儿中抽取14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原则予以分组.对照组(n=72)单独应用能量合剂治疗,而研究组(n=72)则应用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方案,就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是(14.26±1.15)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2±2.43) U/L(P<0.0);②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是98.61%,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0.28%相比存在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并能纠正其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可借鉴.

    作者:钟晓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龄与非高龄患者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龄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125例患者,分为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分析其基线资料、起搏器适应征、起搏电极参数、并发症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分为高龄组31例和非高龄组94例.基线资料比较提示高龄组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在起搏器适应征和起搏电极参数方面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高龄组发生1例起搏器相关并发症,非高龄组发生4例并发症,两组无差别.结论 老年高龄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柯蓓;盛宇峰;任骋;孙静煜;钱雪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进一步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我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两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临床试验对象,根据随机系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方面,试验组(15.6±1.5)分,对照组(24.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万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对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之间460例我院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助产,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分娩的影响.结果 进行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的数量多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情况更少,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应用于产妇分娩护理,能够使减少生产的时间、新生婴儿的窒息率,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能为产妇的顺利进行自然分娩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并且更加有利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赖丰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血压与伴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压的水平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血压的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有害,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的升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有研究表示在血压开始升高之前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人体都会具有多种伴发病及慢性疾病.这些疾病较为隐匿,会被人们所忽略,所以要通过仔细的排查.基于此,本文就高血压及伴发病的部分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甘灵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1月-12月期间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案,包括术前禁水6h、禁食12h,常规放置鼻胃管和导尿管,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理念下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无较大的波动,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的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显著缩短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洪宝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护理

    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 针对40例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6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观察组),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 比较两组有效率可见,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较高,其中观察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满意率为67.5%,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能够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同时在针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何招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研究预防性护理措施有效改善高危孕妇剖宫产后DVT的形成

    目的 研究高危孕妇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下简称为DVT)的有效预防护理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孕妇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我们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DVT的发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DVT的发生率是6.8%,生活质量评分是(92.4±3.6)分,对照组DVT的发生率是22.7%,生活质量评分是(79.9±4.1)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孕妇剖宫产后,对其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作者:林明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痛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实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教育,实验组35例患者给予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住院时两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半年、一年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住院时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实验组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戒烟及运动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一年后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在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运动及戒烟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痛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及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雪好;许玉娟;毛贻芳;黄峥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联合组采用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率(66.89±0.79)次/min、收缩压(123.01±7.02)mmHg、舒张压(77.59±1.40)mmHg、治疗有效率97.06%,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94%,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范燕;陈雪峰;林建锋;杨志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影响

    目的 总结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日期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单数日入院,n=45)和对照组(双数日入院,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护理3个月.记录和观察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的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加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缩短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35例)和优质护理(35例),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4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丽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