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血器不同减压时间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响

赖海清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 止血器, 减压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不同减压时间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应用TQ-A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术后1小时松解1圈,后每隔0.5小时松解0.25圈,术后6小时候完全松解,对照组术后1小时松解1圈,后每隔1小时松解0.5圈,至术后6小时候完全松解,观察两组术后24小时内出血情况、止血时间及创口渗血、皮下血肿,肢体麻木、发绀、肿胀,桡动脉闭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出血情况及止血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肢端肿胀、麻木、疼痛等方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桡动脉闭塞方面观察组有下降趋势(P=-0.092).结论 应用TQ-A型动脉压迫止血器第1次减压时间提前至术后1小时,以后每隔1小时松解0.25圈的方法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舒适度高.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止血器不同减压时间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不同减压时间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应用TQ-A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术后1小时松解1圈,后每隔0.5小时松解0.25圈,术后6小时候完全松解,对照组术后1小时松解1圈,后每隔1小时松解0.5圈,至术后6小时候完全松解,观察两组术后24小时内出血情况、止血时间及创口渗血、皮下血肿,肢体麻木、发绀、肿胀,桡动脉闭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出血情况及止血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肢端肿胀、麻木、疼痛等方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桡动脉闭塞方面观察组有下降趋势(P=-0.092).结论 应用TQ-A型动脉压迫止血器第1次减压时间提前至术后1小时,以后每隔1小时松解0.25圈的方法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舒适度高.

    作者:赖海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护理半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静;唐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进行记录;同期选取18倒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以该组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治疗,并将该组所记录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哪种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和安全.结果 经一段周期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分别为(6.63±1.25)s、(1.52±0.4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34±7.13)s、(5.63±1.21)次,且治疗组中共有17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达94.44%,而对照组中共有14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为77.78%,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上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可减轻患者在临床上承受心绞痛的痛苦度,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可将这两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杨月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冠脉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付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35例)和优质护理(35例),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4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丽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再辅助急性护理,观察两组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6MWD/FEVI/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215.63±10.56)m、(65.21±3.56)%、(72.33±6.32)%较对照组(193.21±3.36)m、(45.62±3.21)%、(61.33±5.61)%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32.31±5.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65±6.12)分(P<0.05).结论 急性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患者中有重要疗效.

    作者:林丽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联合胱抑素C检测对心肾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胱抑素C(CysC)检测在心肾综合征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我科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3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分为CRS组125例和单纯心力衰竭组105例.根据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37例,心功能Ⅲ级65例,心功能V级23例.依据GFR水平分为肾功能代偿期(Ⅰ期)30例,肾功能失代偿期(Ⅱ期)35例,肾功能衰竭期(Ⅲ期)28例,尿毒症期(V期)32例.所有病例均测定血清NT-proBNP、CysC和肌酐.结果 CRS组的血清NT-proBNP、CysC及Scr水平均较单纯心力衰竭组明显升高(P<0.01).CRS患者血清NT-proBNP、CysC及Scr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S患者血清NT-proBNP、CysC及Scr水平随着肾功能分期升高而升高,呈依次递增,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患者血清NT-proBNP及CysC有助于CRS的早期诊断,并成为评价患者心肾功能严重程度及长期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余碧菁;马国斌;郑伯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1日~2016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8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和观察组40例(瑞舒伐他汀).将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心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冠心痛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的TC、TG、LDL-C、HDL-C等血脂水平以及hs-CRP(3.49±1.05mg/L)、LVEF(45.31±3.82%)、FMD(9.38±1.22%)等心功能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数据相近(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上比阿托伐他汀更加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的改善.

    作者:李菊兰;阙海燕;赵志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脏病患者发生率随时升高.心脏介入是临床治疗心脏病常见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含冠状动脉造影、射频消融术、支架安置术等[1].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将护理安全这个先进的护理观念引入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这种术式要求患者体征状态保持良好的状态,方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下文就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内容、效果等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5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 对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急诊抢救的心肌梗塞患者15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这156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78例,其中对照组的78例患者采取一般的入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之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护理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与对照组的患者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急诊抢救护理过程中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珊;孙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各类肿瘤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HAMA和HAMD评分均相当,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和HAMD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能力、躯体能力、物质生活、社会能力等GQOLI-74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汤丽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用药的方法不同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总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指标值、血清总胆固醇(TC)指标值、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以上内容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又可靠,值得临床用药借鉴.

    作者:邹胜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对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之间460例我院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助产,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分娩的影响.结果 进行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进行自然分娩的数量多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情况更少,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应用于产妇分娩护理,能够使减少生产的时间、新生婴儿的窒息率,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能为产妇的顺利进行自然分娩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并且更加有利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赖丰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痛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实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教育,实验组35例患者给予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在住院时两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半年、一年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住院时两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实验组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戒烟及运动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一年后及两年实验组患者在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运动及戒烟危险因素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痛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及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雪好;许玉娟;毛贻芳;黄峥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1月-12月期间来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案,包括术前禁水6h、禁食12h,常规放置鼻胃管和导尿管,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理念下的围术期麻醉管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无较大的波动,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气腹成功时、手术进行15min时即手术完毕时的血糖水平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麻醉前相比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管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的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显著缩短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洪宝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科室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共入选了80例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原则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其中中医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纳入40例患者.常规组患者采用口服格列齐特缓释胶囊和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中医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组92.5%,常规组72.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凌晨3:00血糖水平比较,中医组和常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早、中、晚三餐后血糖水平及凌晨3:00血糖水平比较,中医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两组患者的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比较,中医组和常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值的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用传统的中医辨证疗法实施治疗,可促使患者更好的控制其空腹、三餐后及凌晨的血糖值,并对四项血脂控制指标可起到良好改善效果,终可达到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刘德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PICC置管皮肤过敏性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在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三年内102例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并发皮肤过敏的患者,并按照具体护理方案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研究组内均设置了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置管护理干预,并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婴宝护肤膏治疗,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强化过敏皮肤部位护理、加强生活指导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过敏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以上两项值的改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ICC置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维持PICC置管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玉娟;韦翠花;阮奶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血压与伴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压的水平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血压的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有害,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的升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有研究表示在血压开始升高之前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人体都会具有多种伴发病及慢性疾病.这些疾病较为隐匿,会被人们所忽略,所以要通过仔细的排查.基于此,本文就高血压及伴发病的部分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甘灵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的就住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改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干预、培养睡眠习惯、睡眠卫生指导、镇静药物干预等睡眠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睡眠障碍情况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护理干预1周时和出院时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其PSQI评分>7分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改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干预、培养睡眠习惯、睡眠卫生指导、镇静药物干预等睡眠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燕梅;叶莉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实施护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指标较对照组均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积极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患者的各项体征改善较好,利于后期的治疗以及患者的预后,病死率显著降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兰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