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香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不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用药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控制等MH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俊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的就住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改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干预、培养睡眠习惯、睡眠卫生指导、镇静药物干预等睡眠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睡眠障碍情况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护理干预1周时和出院时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其PSQI评分>7分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老年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改善睡眠环境、加强心理干预、培养睡眠习惯、睡眠卫生指导、镇静药物干预等睡眠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燕梅;叶莉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核磁共振检查患者配合度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 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院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患者入选后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组内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给予常规检查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依从性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平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对于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给予风险评估、心理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等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依从性,从而显著缩短核磁共振检查时间、并有效提高一次检查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在核磁共振检查中进行推广虚用.
作者:何冬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血压的水平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血压的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人体有害,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的升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有研究表示在血压开始升高之前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人体都会具有多种伴发病及慢性疾病.这些疾病较为隐匿,会被人们所忽略,所以要通过仔细的排查.基于此,本文就高血压及伴发病的部分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甘灵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 针对40例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6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观察组),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 比较两组有效率可见,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较高,其中观察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满意率为67.5%,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力衰竭,能够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同时在针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何招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HSS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700例与健康体检者7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700例心血管患者设为观察组,将7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比对,并制定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观察组中有55.43%的患者年龄为60岁以上,有43.43%的患者吸烟、32.29%的患者饮酒,有45.14%的患者患有高血压、51.57%的患者患有糖尿病、52.14%的患者患有高血脂症,有62.71%的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观察组患者基本情况中各项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后发现患者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将不良的生活习惯戒掉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作者:王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脏病患者发生率随时升高.心脏介入是临床治疗心脏病常见的微创手术治疗,主要包含冠状动脉造影、射频消融术、支架安置术等[1].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将护理安全这个先进的护理观念引入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这种术式要求患者体征状态保持良好的状态,方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下文就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内容、效果等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 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后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中发生心室颤动并阿斯发作的患者有5例,使用阿托品改善窦性心动过缓,未植入临时起搏的患者有3例,术前存在房室传导阻滞的4例患者临时植入起搏器.经早期有效救治与围术期科学护理,所有患者均脱离危险,顺利出院.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离不开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病情监测与有效的心理干预.
作者:吴培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进行记录;同期选取18倒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以该组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治疗,并将该组所记录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哪种治疗方式更为有效和安全.结果 经一段周期的药物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分别为(6.63±1.25)s、(1.52±0.4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34±7.13)s、(5.63±1.21)次,且治疗组中共有17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达94.44%,而对照组中共有14例患者符合治疗有效的标准,总治疗有效率为77.78%,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上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可减轻患者在临床上承受心绞痛的痛苦度,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可将这两种药物联合的治疗方式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杨月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用药的方法不同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总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指标值、血清总胆固醇(TC)指标值、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以上内容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对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安全又可靠,值得临床用药借鉴.
作者:邹胜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1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急诊抢救的心肌梗塞患者15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这156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78例,其中对照组的78例患者采取一般的入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之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护理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与对照组的患者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急诊抢救护理过程中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珊;孙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出我院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各46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综合组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经均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9.1%,综合组是97.8%,综合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满意,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指标,且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推荐实行.
作者:熊菊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冠脉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付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共收治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2例,依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其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酸、尿氮素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80.49%vs 97.56%,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具有极高的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在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三年内102例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并发皮肤过敏的患者,并按照具体护理方案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研究组内均设置了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ICC置管护理干预,并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婴宝护肤膏治疗,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强化过敏皮肤部位护理、加强生活指导等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过敏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以上两项值的改善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ICC置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PICC置管皮肤过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维持PICC置管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玉娟;韦翠花;阮奶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进一步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我院2015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两年来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临床试验对象,根据随机系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方面,试验组(15.6±1.5)分,对照组(24.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临床疗效好,可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意义突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万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康复组患者额外给予中药泡洗、针灸推拿及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 康复组患者治疗前的VAS、FMA和HAD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HAD评分低于对照组,以上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角色、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治疗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患肢功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志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后细胞膜破坏,肌细胞内物质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此病病因复杂,本文着重对横纹肌溶解症及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向进行综述,旨在与各位同仁探讨、交流.
作者:张师义;陈少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是(85.7±9.8)分,满意度是93.3%,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是(69.6±11.3)分,满意度是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严翠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