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郑艳庄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高血压,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实施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T2~T4时观察组的HR显著低于To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两组患者的SBP、DBP均较To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5~6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效果显著,可提高镇静效果,对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妊高症产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析妊高征产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128例妊高症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64)与观察组(n=6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子痫和先兆子痫发生率上,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明显偏低,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新生儿平均体重上,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偏轻,在Apgar评分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84.38%<96.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征产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施可显著降低妊高症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何小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并探究心理护理措施产生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6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和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实施各种心理护理措施,而后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可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这些心理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因此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俏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次我院研究样本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形式,分成参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将采取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组间差异情况.结果 实验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分级、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等与参照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故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他汀类药物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减少复发率,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李松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施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冠状动脉病变表现出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疾病展开分组,分别设为高血压组以及非高血压组;依据患者表现出的病变程度,针对患者施以分组,分别为A1组(冠状动脉正常组)、A2组(单支病变组)、A3组(双支病变组)以及A4组(三支病变组);针对所有冠心病患者于临床施以冠状动脉造影操作.之后利用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以及血管支数针对冠状动脉病变表现出的严重程度加以表示.对于所有患者在施以手术前以及手术后,针对患者的肱动脉血压水平施以准确测量,完成手术后针对所有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施以监测工作.结果 在出现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概率方面,同非高血压组患者比较,高血压组患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P<0.05);在血压水平以及脉压水平凡方面,同非高血压组患者比较,高血压组患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P<0.05);在血压水平以及脉压水平几方面,同冠状动脉正常患者比较,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出现以及病症发展加以分析发现,脉压为主要原因,对患者施以24小时动态血压水平监测,呈现出显著价值.

    作者:崔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拔鞘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拔鞘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实施冠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16%,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成护理干预措施对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培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聆听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实践探索

    目的 研究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应用聆听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借助于随机表法,我们将其列入观察组(本组共计60例)与对照组(本组共计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聆听护理,对比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39.6±5.9)分,抑郁评分为(26.6±6.2)分,满意度是95.0%,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52.1±6.2)分,抑郁评分为(44.3±4.6)分,满意度是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应用聆听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对于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鄢红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择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行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的病例,总结造影前、中、后各时间段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造影配合度,图像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完成造影,获取了高质量的造影图像.造影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头晕、1例患者出现心律不齐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4%.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壁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顺利进行,提高造影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巢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总结老年女性急性心梗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62例老年女性急性心梗患者,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同时满意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老年女性急性心梗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玉叶;白美龙;林素琴;王爱治;柯丽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机性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心梗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疾病转归的具体情况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观察出院一年内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和心肌梗死的复发率.结果 通过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和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有效的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与心肌梗死的复发率.

    作者:姜少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循环护理对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循环护理对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患者在术后给予循环护理,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严密的进行监测,对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出血以及心包填塞等症状应该及时的发现并纠正,并且应该给予有效的监护,谨遵医嘱对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低心排综合征,17例患者发生了心律失常,死亡2例,剩余16例患者都治疗痊愈后出院.结论 对于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循环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大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琴;林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组43例,腰硬联合麻醉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率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前、手术后比较无差异(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的睁眼和应答时间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的拔管时间无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12h、24h、72hMMSE评分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会使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更大.

    作者:缪竹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诊断和救治对策探究

    目的 探讨心血管急症的临床急诊急救诊断措施和救治方法,观察救治效果,并总结相关的诊断和救治经验.方法 125例心血管急症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均为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入院患者.心绞痛37例,高血压危象29例,心房纤颤5例,心源性猝死20例,窦性心动过速24例,心肌梗死10例.结果 经积极诊断与救治,125例患者中,117例经救治效果评估为好转,好转率为93.60%,3例出现死亡,5例为救治无效,无效率为4.00%,死亡率为2.40%.结论 临床对心血管急症患者要做好急诊急救工作,及时诊断救治,并针对不同的急症类型实施针对性的救治方案,以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段艳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以往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心律失常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冠心病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仅有2例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心律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心律表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符福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实施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T2~T4时观察组的HR显著低于To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两组患者的SBP、DBP均较To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5~6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效果显著,可提高镇静效果,对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艳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的干预护理

    目的 研究并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血压干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选择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心理状态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较对照组的80%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胃癌患者采取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控制其血压,有利于促进手术顺利开展,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作者:赵雪枝;蔡颖烨;薛菊凤;王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卡介菌糖核酸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吸氧、哌拉西林舒坦钠注射液静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溴已新注射液静滴、口服氨茶碱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 1.0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EV 1.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起效快、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卢志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性别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探究

    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因.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非创伤胸痛患者120例,分成两组男性组(75例),女性组(45例).比较两组基本信息,以及胸痛包括:诱因、疼痛性质和部位、有无并发症等内容;还有胸痛原因分析,包括内容:心源性、主动脉夹层、带状疱疹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胸痛部位、有无并发症等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病症诱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胸痛原因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 2=27.228,P<0.05).结论 男、女性非创伤性胸痛基本都是心源性胸痛,男性年龄大的比女性多,而且具有饮酒史和吸烟史的患者,需要根据病症的特点进行治疗.

    作者:文家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上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分析重点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电图,观察组予以动态心电图,对比2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但是,组间明显差异不存在;然而,观察组对于心律失常临床检出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2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 对于诊断冠心病方面,实施动态心电图有着更为便捷、更为快速以及无创的诊断特征,同时具有很高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相关检出率,所以在临床上具备更加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袁燕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小儿长QT综合征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长QT综合症的心电图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因“晕厥”来我院就诊的22名患儿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观察22例心电图有6例见有QT间期延长时间为0.45-0.47秒,并伴有T波切迹、T波基底部变宽或T波顶部变尖等现象.结论 当小儿有晕厥病史,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并伴有T波形态上改变的现象要重视QT间期的监测.

    作者:朱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腹部切口治疗的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及切口愈合时间都比观察组患者时间长;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32.5%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2.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手术后,使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极大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率,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也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