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竹花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择本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共接收的60例心肺复苏病患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为急诊护理,对照组是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血气指标、心理状态、预后质量.结果 SAS(焦虑评分)研究组是(26.30±1.34)分比对照组(51.22±2.53)分低(P<0.05);PaO2在研究组是(71.30±2.11)mmHg比对照组(96.48±5.52)mmHg高(P<0.05);GCS及NIHSS评分在护理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应用于心肺复苏后患者中可缓解不良情绪,改善血气指标与预后.
作者:袁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替米沙坦治疗,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以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作者:徐泰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予以冠心病患者采取运动平板实验和冠脉造影进行诊断的效果,并且进行应用价值的对比.方法 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2月门诊符合运动平板试验适应症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120例,均行运动平板实验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此外,比较运动平板实验阳性的患者的冠脉造影血管狭窄情况.结果 运动平板试验阳性43例(35.8%),冠脉造影有改变者30例(30.8%);运动平板实验阴性77例,冠脉造影有改变15例,运动平板试验与冠脉造影对比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为30.2%和32.4%;运动平板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8%和80%.在运动平板实验中呈现阳性结果的患者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血管病变.结论 实施运动平板实验和冠脉造影进行诊断的方法,均具备各自的优缺点,均不能完全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但运动平板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是一种无创、简单、安全的冠心病诊断方法,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患者尽早接受对症治疗.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参照患者入院进行诊疗的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个小组,入选对照组的病人均通过老年慢性心衰疾病的常规对应护理方法予以操作,观察组则在其护理基础上通过舒适护理予以临床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临床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气喘缓解时间、心律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在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对比对照组在统计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促进患者症状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萍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七情调和对脑卒中早期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近两年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依照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0例,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七情调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七情评定量表(QAS)、疲劳量表-14 (Fatigue Scale-14)、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QAS、Fatigue Scale-14、SDS、SAS、SCL-90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早期心理康复中采用七情调和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作者:陈祺;眭承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干预及临床效果.方法 择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治疗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明显优于一般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一般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腹腔镜术切除胆囊结石,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临床治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颜梅烟;黄碧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行为转变理论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冠脉介入术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转变理论康复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康复干预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血压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个体心功能Ⅰ-Ⅱ级个体明显多于对照组(37 vs 33),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给予行为转变理论心脏康复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管理控制能力,从而达到降低血脂、调控血压、提升心功的目的.
作者:陈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斜仰截石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350例肾结石患者案例,其中肾结石15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00例,均采取斜仰截石位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成功,减少了摆放体位的次数与时间,平均手术时间约7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约52ml.结论 斜仰截石位术中无需更换体位,术中出血少,取石速度快,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在预防手术并发症发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静宇;刘晓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CCU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CCU心力衰竭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的LVEF、LVEDd和LVESd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护理后的LVEF、LVEDd和LVESd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前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护理后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CCU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锦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以往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心律失常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冠心病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仅有2例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心律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心律表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符福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需要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恢复皮肤屏障,减少皮肤炎症反应.常用的药物包括:皮肤保湿剂,抗组胺药,维生素D,局部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总之,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系统的治疗过程,遵医嘱用药及医患配合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敏琪;邓列华;胡羽添;李霆峰;陈兆威;郑嘉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佐治慢性收缩功能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心功能Ⅲ和Ⅳ级的CHF患者共2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5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及相关基础疾病治疗;治疗组10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20mg静脉泵入,盐酸曲美他嗪片每次20mg,3次/d,连用14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3.73,P<0.05).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和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寿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拔鞘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实施冠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16%,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成护理干预措施对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培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护理急救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老年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科学和合理的临床护理急救,对护理急救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R、RR、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 科学和合理的临床护理急救方法,能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对其缺氧现象进行快速纠正,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戴春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的35例患者归入观察组.接受单纯抗心衰治疗的3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纬经;王建锋;沈新宇;孟云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组43例,腰硬联合麻醉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率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前、手术后比较无差异(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的睁眼和应答时间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的拔管时间无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12h、24h、72hMMSE评分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会使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更大.
作者:缪竹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循环护理对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患者在术后给予循环护理,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严密的进行监测,对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出血以及心包填塞等症状应该及时的发现并纠正,并且应该给予有效的监护,谨遵医嘱对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低心排综合征,17例患者发生了心律失常,死亡2例,剩余16例患者都治疗痊愈后出院.结论 对于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循环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大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琴;林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影响CYP2C19基因为中间代谢的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探讨ADP抑制率对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行择期PCI术,且CYP2C19基因为中间代谢的患者202例,术后1年内复查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n=28)和非再狭窄组(n=174);比较两组临床基线情况,并分析CR等因素对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BMI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架内再狭窄组与支架内未见再狭窄组相比:吸烟率更高、置入支架个数更多、支架总长度更长、CR发生率更高(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示,CR[OR=11.3,95%可信区间(CI):(3.59-36.1),P<0.05]、支架总长度[OR=1.09,95%CI:(1.05-1.13),P<0.05]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CR、置入支架总长度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郑小芳;吴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实施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T2~T4时观察组的HR显著低于To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两组患者的SBP、DBP均较To时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5~6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效果显著,可提高镇静效果,对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艳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腹部切口治疗的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及切口愈合时间都比观察组患者时间长;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32.5%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2.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手术后,使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极大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率,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也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