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信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护理干预及临床效果.方法 择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治疗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明显优于一般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一般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腹腔镜术切除胆囊结石,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临床治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颜梅烟;黄碧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总结老年女性急性心梗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62例老年女性急性心梗患者,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同时满意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老年女性急性心梗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玉叶;白美龙;林素琴;王爱治;柯丽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70例以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添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更快的缓解症状.
作者:李小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予以冠心病患者采取运动平板实验和冠脉造影进行诊断的效果,并且进行应用价值的对比.方法 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2月门诊符合运动平板试验适应症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120例,均行运动平板实验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此外,比较运动平板实验阳性的患者的冠脉造影血管狭窄情况.结果 运动平板试验阳性43例(35.8%),冠脉造影有改变者30例(30.8%);运动平板实验阴性77例,冠脉造影有改变15例,运动平板试验与冠脉造影对比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为30.2%和32.4%;运动平板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8%和80%.在运动平板实验中呈现阳性结果的患者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血管病变.结论 实施运动平板实验和冠脉造影进行诊断的方法,均具备各自的优缺点,均不能完全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但运动平板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是一种无创、简单、安全的冠心病诊断方法,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患者尽早接受对症治疗.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CCU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CCU心力衰竭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的LVEF、LVEDd和LVESd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护理后的LVEF、LVEDd和LVESd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前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护理后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CCU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陈锦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的35例患者归入观察组.接受单纯抗心衰治疗的3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纬经;王建锋;沈新宇;孟云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机性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心梗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疾病转归的具体情况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观察出院一年内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和心肌梗死的复发率.结果 通过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和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有效的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与心肌梗死的复发率.
作者:姜少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音乐放松想象训练的应用对腹腔镜肝切除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的67例患者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在试验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音乐放松想象训练,选取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1)试验组患者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患者轻(P<0.05).(2)两组患者术前的心率、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的心率、血压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3)术后6小时两组患者皮质醇、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试验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更小.(4)试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早(P<0.05),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P<0.05).结论 音乐放松想象训练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参照患者入院进行诊疗的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个小组,入选对照组的病人均通过老年慢性心衰疾病的常规对应护理方法予以操作,观察组则在其护理基础上通过舒适护理予以临床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临床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气喘缓解时间、心律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在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对比对照组在统计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促进患者症状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萍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我院心血管内科房颤住院患者的抗凝情况,进一步规范抗凝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病例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CHA2DS2-VASc评分、INR值、华法林剂量、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评价其抗凝治疗的规范性.结果 房颤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房颤类型以非瓣膜性房颤为主;CHA2DS2-VASC评分为0分的AF患者中14.28%采用NOAC抗凝治疗;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AF患者中68.97%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CHA2DS2-VASC评分≥2分的AF患者中64.96%接受华法林治疗、8.67%采用NOAC治疗.而瓣膜性房颤患者中92.45%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结论 我院心内科房颤患者抗凝基本符合指南要求,但是还存在一些抗凝不规范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规范抗凝治疗.
作者:洪珊珊;吴娜梅;张清泉;林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护理急救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老年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科学和合理的临床护理急救,对护理急救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R、RR、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 科学和合理的临床护理急救方法,能对重症肺炎合并心衰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对其缺氧现象进行快速纠正,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戴春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组43例,腰硬联合麻醉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率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前、手术后比较无差异(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的睁眼和应答时间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的拔管时间无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12h、24h、72hMMSE评分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会使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更大.
作者:缪竹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时间段内在医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宫缩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心率、胎心率,与对照组产妇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椎管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痛镇痛方式,能够实现有效镇痛、不影响胎儿的镇痛效果.
作者:黄燕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66例效果.方法 选取66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列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施以门冬氨酸钾镁进行治疗,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列为参照组,均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3.03%,研究组为81.82%,研究组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期前收缩次数、血钾浓度和血镁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具有确切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钟晓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拔鞘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实施冠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为16%,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成护理干预措施对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使手术的成功率大大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培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阶段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早期终止妊娠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观察组人流前2小时阴道后穹窿塞米索0.2mg,对照组患者不用米索直接人流,对宫颈软化及出血量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20.8+2.37)ml少于对照组(35.6+4.23)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52,P=0.000).观察组宫颈软化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67.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658,肚0.000).结论 在妇产科早期终止妊娠实施人工流产术,术前2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0.2mg,使宫颈扩张顺利,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高,显著减少出血量,从而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俞宝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七情调和对脑卒中早期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近两年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依照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0例,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七情调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七情评定量表(QAS)、疲劳量表-14 (Fatigue Scale-14)、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 康复治疗前两组患者QAS、Fatigue Scale-14、SDS、SAS、SCL-90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早期心理康复中采用七情调和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作者:陈祺;眭承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循环护理对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患者在术后给予循环护理,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严密的进行监测,对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出血以及心包填塞等症状应该及时的发现并纠正,并且应该给予有效的监护,谨遵医嘱对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低心排综合征,17例患者发生了心律失常,死亡2例,剩余16例患者都治疗痊愈后出院.结论 对于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循环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大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丽琴;林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23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腹腔镜切除术的治疗手段;同期抽取23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主要实施开腹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所花费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均比较良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3.17±20.21)ml、(2.54±0.68)d、(5.61±1.18)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2.45±21.47)ml、(4.12±1.26)d、(7.46±1.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肝血管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快患者胃肠道恢复速度等,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蜀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行为转变理论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冠脉介入术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转变理论康复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康复干预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血压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个体心功能Ⅰ-Ⅱ级个体明显多于对照组(37 vs 33),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给予行为转变理论心脏康复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管理控制能力,从而达到降低血脂、调控血压、提升心功的目的.
作者:陈尧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