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辅酶Q10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间期及QT变异的影响

张娴

关键词:辅酶Q10, 缺血性心力衰竭, QT间期, QT变异
摘要:目的 了解辅酶Q10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间期及QT变异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诊断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共60例. 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 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再入院率、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QTc、QTd、FS、LVEF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心功能NYHA分级、LVEDD、LAD、IVRT、E/A指标虽两组治疗后均有所改善,然改善程度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辅酶Q10在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心衰症状及QT间期和QT变异度方面有显著疗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卵磷脂络合碘胶囊在眼内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卵磷脂络合碘胶囊在眼内出血性疾病治疗中并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来治疗的78例眼内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研究,把7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眼内出血性疾病患者使用益脉康片治疗,观察组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患者均接受综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效果. 结果 使用益脉康片治疗及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使用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眼内出血性疾病患者使用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治疗并配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及时康复有良好效果,可临床推广.

    作者:杨会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性别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单纯前降支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不同性别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单纯前降支(LAD)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入选的60例受试对象分为男性组(34例),女性组(26例),测量各组别颈动脉IMT并计算颈动脉Crouse积分及冠脉造影评估LAD狭窄程度,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随着Crouse积分的增加,LAD狭窄程度也呈增加趋势,(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单纯LAD病变的冠心病患者,LAD病变的程度与颈动脉IMT及Crouse积分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冠心病LAD病变的高危患者[1-2].

    作者:李慧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和胸部HRCT联合诊断肺高压

    目的 探讨经超声心动图和胸部HRCT诊断肺高压. 方法 心超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36mmHg的124例患者,测量胸部HRCT下MAPD及肺段动脉与伴随支气管横径比值(ABR),测量肺动脉与同层面升主动脉直径比(rPA)评估他们相关性. 结果 15.7%的SPAP36-50mmHg组同时符合MAPD≥29mm且伴有3个或以上ABR≥1,而SPAP>50mmHg组为92.6%.SPAP>50mmHg组rPA显著较高.对SPAP及MAPD进行排除年龄影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r=0.486,P<0.001.讨论 本研究可看出,SPAP>50mmHg与MAPD≥29mm且有3个或以上ABR大于1,符合率明显提高. SPAP与MAPD存在低度正相关性. 所以对于无进行右心导管检查的医院,推荐SPAP>50mmHg,考虑存在肺动脉高压,联合胸部HRCT证据,以降低假阳性率.

    作者:黄浩;陈湘平;郭永明;刘歆;李程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心导管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提高经股血管入路心导管介入手术健康教育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相关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方法 将2015年1~6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经股血管入路行心导管介入手术的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后各项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对经股血管入路心导管介入手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可减少下肢血管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时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辅酶Q10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间期及QT变异的影响

    目的 了解辅酶Q10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间期及QT变异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诊断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共60例. 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 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再入院率、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QTc、QTd、FS、LVEF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心功能NYHA分级、LVEDD、LAD、IVRT、E/A指标虽两组治疗后均有所改善,然改善程度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辅酶Q10在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心衰症状及QT间期和QT变异度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临床探讨

    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 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三组, 分别是A组、B组、C组,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与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死亡率是5%,B组患者的死亡率是20%,C组患者的死亡率是45%,C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与A组,差异性显著(P<0.05).C组患者的24h、30d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是45%、55%、60%,A组分别是25%、5%、15%,B组分别是25%、25%、35%,C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诊治极为重要,尤其是正后壁、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主要是因为出现这种临床症状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及时给予有效处理,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病人对护理服务以及护士态度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病人抑郁和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采取人性化服务,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使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比较观察

    目的 研究静脉血栓性疾病运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我院对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实施诊治的58例静脉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所选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所选的30例患者口服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的28例患者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缓解时间、新的DVT出现以及心法的肺静脉血栓栓塞症均未见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出现出血时间的几率多于观察组. 两组患者口服药物治疗静脉血栓的效果未见明显差异,但是对照组换则会出血事件多于观察组,而且对照组药物调整的频率多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脉血栓性疾病运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是利伐沙班治疗出血的情况相对较少,而且不需要多次调整药物剂量,对患者来说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祁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研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 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确诊且收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共58例予以临床救治及护理. 结果 58例患者中,血压平稳下降的有20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38例住院治疗前血压水平降低18%-33%, 均得到合理且有效的救治. 结论 对于高血压危象患者而言,有效及时的院前救治与护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肠瘘患者皮肤护理体会

    目的 探析肠瘘患者皮肤护理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40例肠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实施基础护理,另一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皮肤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5%,护理成功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0%,护理成功率是60%,差异性显著(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 肠瘘患者的皮肤护理非常重要,能够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保证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能够缩减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与工作量,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陈琴梅;孔庆仙;张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相应措施,寻找合适护理方式. 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病历100例,按病例的单号和双号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50例仅进行一般护理(对照组),另外50例进行一般护理加心理护理(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的HrQOL指标进行测定以衡量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4%),且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82%). 结论 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毛玉荣;张金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后,对患者血脂水平以及炎症因子有何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40例,随机上述4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20例患者,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进行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经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内皮功能指标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内皮功能指标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对患者的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内皮的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心血管内科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心力衰竭改善、ST段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随访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恢复时间,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复发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韶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社区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高血压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确诊患者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分析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认知程度、血压水平变化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结果 患者健康教育后的高血压认知率、治疗依从性高于教育前,并且血压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教育前,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血压水平明显下降,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永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研究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于冠心病,本文探讨分析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冠心病患者共计216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108例患者接受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对照组及试验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效率.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得到改善,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0.19%),组间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应用双丹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临床疗效较高,病情恢复较快,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鲁团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和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肺部感染47例. 回顾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分析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对痰液标本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种类,观察患者的预后效果. 结果 年龄>60岁、住院时间>2周、侵入性操作、有抽烟史、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原菌以真菌为主(25.5%),其次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7.0%)、大肠埃希菌(17.0%)、金黄色葡萄球菌(10.6%)、肺炎克雷伯菌(8.5%)、粪肠球菌(8.5%). 患者经对症治疗处理后,45例感染得到控制(95.7%),2例感染加重死亡(4.3%).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治疗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较多.实施针对性的对策和护理措施,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进行合理用药分析,促进心血管内科的用药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20例患者中出现的用药问题并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 结果 4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26例存在用药问题,占总人数的6.2%. 其中,配伍用药不合理9例,占总人数的2.1%;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6例,占总人数的1.4%;用法用量不合理5例,占总人数的1.3%;用药与诊断不对应3例,占总人数的0.7%;忽略用药禁忌症3例,占总人数的0.7%. 结论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提出合理用药应对措施对促进心血管内科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费必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婴幼儿秋季腹泻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调查对象从我院接收秋季腹泻婴幼儿中抽选(共100例),将其分成不同临床处理组,即: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评定疾病效果. 结果 干预组患儿预后疾病缓解率为96%、护理满意率为98%,和常规组相比较高,两者有区别(P<0.05). 结论 临床针对秋季腹泻婴幼儿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疾病症状,缩短病程持续时间,提高总体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马赛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救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28例, 均给予急救护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急救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给予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冠心病病人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球囊高压后扩张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冠心病病人行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球囊高压后扩张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 将我院20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应用DES植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DES植入术后进行非顺应性球囊高压后扩张.结果 研究组管腔狭窄程度、管腔小直径以及绝对内径等指标和对照组对比P均<0.05;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变MLD、绝对内径丢失以及管腔狭窄程度与对照组对比P均<0.05.结论 治疗冠心病患者行DES植入术后进行非顺应性球囊高压后扩张,能够明显缓解轻管腔狭窄、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推广.

    作者:梁承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