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静脉全麻下ERCP治疗的临床分析

刘奇

关键词:静脉全麻,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20例静脉全麻下ERC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并择期进行静脉全麻下ERCP治疗的患者20例进行研究,观察手术结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安静入睡,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无恶心呕吐等反应,无患者不能耐受治疗终止手术.经过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7.32±6.43)分、(77.41±6.42)分、(78.55±6.72)分、(78.47±6.18)分、(78.32±6.45)分,均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静脉全麻下进行ERCP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耐受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氨氯地平对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用于医治劳心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100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咳嗽、低血压、低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周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总率(14.35%)低于对照组(30.8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劳力性心绞痛临床医学应用上,氨氯地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何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0例进行观察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5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也帮助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邵艳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方法 调取2017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80例小儿水痘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利巴韦林与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疗法,评估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SAS、SDS评分,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好(87.50%vs.65.00%)(p﹤0.05);观察组瘙痒消失、皮疹结痂、退热所用时长均较短(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结果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状况的发生几率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水痘的临床治疗中,给予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负面情绪,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高巧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营养膳食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营养膳食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切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营养膳食护理.并观察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对于切口愈合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实施营养膳食护理的观察组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放置引流物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中切口皮肤裂开、切口感染以及切口皮肤坏死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营养膳食护理,能够对患者营养结构进行调节,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国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50例处于COPD缓解期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住院人次为10,住院率为40%,对照组疾病复发住院人次为19,住院率为76%;研究前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2.17±1.14,研究后评分为1.98±1.06,研究组则分别为2.09±1.18和1.79±1.07,研究组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COPD发作次数减少,生存质量得到提高,临床推广意义较大.

    作者:吴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50例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实际治疗措施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存货组的各项时间长于死亡组.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分析,存活组的生命体征参数比较明显.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需要进行病症分析,结合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具体参数等,对危险因素对比后进行治疗,针对性治疗,优势明显,符合要求.

    作者:苏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分析

    目的:剖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相对比优势明显,具有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闫中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ZIM用于PIC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评价经B超引导下肘上佳位置选择法(ZIM)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将穿刺点选择在肘上1-7cm或14cm以上位置处;B组患者将穿刺点选择在肘关节上7-14cm处,均采用B超引导下完成PICC置管.B组在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分、静脉炎发生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ZIM提供了一个系统和标准的方法,是可测量和复制的方法.在B超引导下使用赛丁格技术按照ZIM提供的中间绿色区间置入导管可以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辉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临床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的研究有其特殊涵义且非常重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仅可有效减少艾滋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病死率,同时还能够提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生活质量,但影响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含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效改善社会支持也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终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15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尽快恢复.

    作者:谭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改良式无菌敷贴在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式无菌敷贴在静脉输液留置针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无菌敷贴和弹性绷带固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改良式无菌敷贴和弹性绷带固定留置针.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改良式无菌敷贴固定留置针效果好,操作方便,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的固定时间.

    作者:蒋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析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

    内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护患沟通的内涵、目的与影响因素,进而研究了了护患沟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护患沟通的方法,如建立护患信任桥梁、树立护患平等观念,采取预防性与治疗性的护患沟通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王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2017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医师院外抢救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心肺复苏.2018年1月-2018年4月我院医师院外抢救的3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肺复苏后的气管插管及电除颤,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情况.结果:实验组颈动脉搏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肺复苏后的气管插管及电除颤可以提高患者的复苏率,并稳定血流及血氧饱和度的作用.

    作者:陈宇坤;顾耀峰;郁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外科术后规范化疼痛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手术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病人疾病的方式,手术后病人疼痛是普外科很常见的临床上的现象,这是病人在进行手术后机体产生的正常的生理反应,这种手术后的疼痛对于病人来说是身体和精神上同时的难受的感受.而手术后病人疼痛时,如果能够接受疼痛护理,则可以有效的缓减病人的痛苦程度,同时对于病人心灵上也具有抚慰作用,可以促进病人更好的康复,减少病人产生系列并发症和不良的精神焦虑等的风险,术后疼痛护理对于病人术后修养身体和逐渐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魏蕾;田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析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

    目的 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5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检验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一共有49例存在一致性,所占比例为96.07%,对照组中有42例存在一致性,所占比例为82.3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验总有效率为96.07%,对照组我78.4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生化检验方式,检验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乔少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内科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内科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选取本院100例内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脑梗塞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在常规脑梗塞护理模式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以此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治疗效率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常规组治疗效率为70.2%,满意度为80.3%,对照组治疗效率为91.5%,满意度为95.6%,其两组对比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脑梗塞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治疗与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司开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手术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年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6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而余下60例患者组成观察组,接受手术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观察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护理路径可提高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在急诊抢救多伤患者中施以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76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各38例.施以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施以急诊护理的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发伤患者在急诊抢救中采用急诊护理,其抢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小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

    目的 探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患儿6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进行观察研究,即对照组(39例)和实验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则使用小儿热速清颗粒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36%,明显低于实验组的89.74%,且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0.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卓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神经内科急、危重及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多,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亚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