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符倩莉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 高血压
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住院的6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没有较大区别,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顺产率(77.42%)高于对照组(51.61%),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顺产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目的:对比观察左西孟旦、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加用左西孟旦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加用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1)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2)随访发现A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3)A组在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米力农,且安全性也高于米力农,患者使用左西孟旦具有更明显的临床获益。

    作者:邱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对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药物治疗方法,对25例观察组患者则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焦虑评分,观察组治疗1星期后的焦虑评分和对照组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2星期后的焦虑评分和对照组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就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来看,观察组改善幅度和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8%,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常规西药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且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品质,更值得在临床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翁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探讨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影响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针对2015年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3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按照死亡与否将其分成死亡组和未死亡组两组,其中死亡组13例,未死亡组20例。总结影响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并探讨相应的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在上述所选的重症监护室中的3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有13例患者终死亡,死亡率为39.39%,以上死亡患者中10例死于肺源性因素,其余3例死于患者由于肺外源性因。临床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致死原因有很多,主要因素为心功能衰竭和脓毒性休克,由呼吸衰竭致死的病例较少。结论临床中针对处于重症监护室中并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必须加强心脏衰竭的防治,同时还应注意感染性休克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综合、全方位防治才能提高患者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马丽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医院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与自护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强化自护行为。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康复护理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CNS、FMA、MMSE与CDR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红菊;钱海波;戴志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260例纳入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血脂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9%与75.38%,P<0.05;实验组患者血脂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涛;周宇;冷茹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03月至2016年2月期间,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有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系统化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和SA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SAS评分为(45.09±6.75)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69.54±6.09)分(P<0.05);实验组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徐高阳;鲍荣琦;赵笑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患者一共有118例,对118例患儿采取相对应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118例患者临床手术时间为6-22min,平均时间为(10.31±2.15)min,术中出血量为1-6ml,平均出血量为(1.49±1.18)ml;术后住院时间为2-4d,平均住院时间为(3.1±0.8) d。另外,当中96例患儿机体康复,没有出现睾丸异位、鞘膜积液、睾丸萎缩以及精索粘连等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腹胀,2例患儿阴囊水肿,16例患儿出现牵拉疼痛,经过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患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临床医护人员一定要熟练掌握腹腔镜器械以及手术操作特点,熟悉患儿生理,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对患儿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许树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心电图诊断高血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共收录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例高钾血症患者资料,对其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心电图诊断结果,对高钾血症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心电图变化可翻译高钾血症的血清钾浓度高低,对高钾血诊断具有借鉴意义;本次19例均确诊为高钾血症,通过降低血清钾治疗后,心血管症状、神经肌肉症状等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操作简单、便捷,值得推广。

    作者:江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00年4月到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共40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对照组使用普罗帕酮静脉点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转复成功率是95.0,转复时间是(5.4±1.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转复成功率是70.0%,转复时间是(67.8±18.7)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两组患者转复成功率、转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接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和心功能改善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还能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率。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应用左卡尼汀治疗高龄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高龄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糖尿病并心衰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对照组进只行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O(5.00±1.30)L/min、LVEF (48.00±12.00)%、E/A (1.40±0.40)以及总有效率(98.00%)均高于对照组CO (4.20±1.10)L/min、LVEF (40.00±10.00)%、E/A(0.97±0.23)以及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FPG(6.50±1.60)mmol/L、TC(6.46±1.62)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FPG(8.80±2.20)mmol/L、TC(6.80±1.7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有效改善高龄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降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

    作者:吴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和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99例,分为观察组,并选取75例同期住院治疗的非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的水平,以及BNP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浆的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心功能不全分级的上升,BNP水平逐渐升高,治疗后心功能不全Ⅲ级以及心功能不全郁级患者BNP水平变化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考虑血浆BNP水平可以用于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分级以及治疗预后效果的判断。

    作者:刘艳霞;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安全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科收治的15例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人,观察组7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37.5%、50.0%;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分别为0及85.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结论安全护理应用于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患者围术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段其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35例。均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试验组用药剂量分别为10mg、20mg,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2.9%;治疗后TC、TG、LDL-C、HDL-C为(4.5±0.3)、(1.7±0.5)、(2.4±0.4)、(1.2±0.4)mmol/L,对照组为(5.6±0.7)、(2.2±0.7)、(3.2±0.5)、(0.8±0.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14.3%,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疗效确切,大剂量用药调脂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在冠心病一、二级预防中应加强推广。

    作者:周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应用在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2015年5月到2016年1月期间,选取8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全部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都接受贝那普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氯沙坦,并记录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方案后,与对照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的总有效率(66.67%)相比,观察组患者(93.33%)明显提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同时接受调查的8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联合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变小,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卢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讨论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妊娠高血压患者共计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58例患者另接受心理健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自然分娩率、新生儿阿氏评分、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8.62%、(6.7±0.44)分、72.41%,观察组分别为86.21%、(8.8±0.37)分、9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健康护理应用到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可有效提高妊娠质量。

    作者:刘俏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4例临床比较

    目的:探究采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不同的剂量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样本容量为84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该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各有病例42例,治疗组1予以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治疗组2予以小剂量缬沙坦治疗,对比观察两种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组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发现,治疗组1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组2,并且治疗组1对于心室重塑的效果也明显优于治疗组2,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予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剂量缬沙坦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并且抑制心肌重塑,同时还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健;徐冉;张春茹;郝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高血压患者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采取常规西药降压时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并温胆汤治疗时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0%);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类中药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好转有明显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伍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胺碘酮在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重度左心衰(SLHF)合并阵发性房颤(阵发性AF)治疗中的效果,为今后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综合内科及重症监护室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SLHF合并阵发性A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与观察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胺碘酮,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期间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一过性低血压1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1例,药物副反应发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腹胀2例,一过性低血压2例,静脉炎1例,药物副反应发发生率为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LHF合并阵发性AF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胺碘酮,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阵发性AF转复率,改善心功能,而且药物副反应少。

    作者:黄千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