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邱燕妮

关键词:左西孟旦, 米力农, 急性心力衰竭,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左西孟旦、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加用左西孟旦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加用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1)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2)随访发现A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3)A组在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米力农,且安全性也高于米力农,患者使用左西孟旦具有更明显的临床获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入院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的患者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40例患者经过血液净化治疗后,有26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好转,其中2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并且本组患者的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BUN情况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显著,其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情况,还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应用在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2015年5月到2016年1月期间,选取8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全部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都接受贝那普利,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氯沙坦,并记录患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方案后,与对照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的总有效率(66.67%)相比,观察组患者(93.33%)明显提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同时接受调查的8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联合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变小,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卢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目的:采用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探讨其运用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7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护理组开始喂养时间为(8.7±0.7)d,完全喂养时间为(14.7±0.9)d;对照组开始喂养时间为(16.3±1.1)d,完全喂养时间为(21.6±0.6)d;对比发现护理组经口喂养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早产儿经口喂养阶段喂养良好率、喂养不良率分别为91.4%,8.6%;对照组早产儿经口喂养阶段喂养良好率、喂养不良率分别为68.6%,31.4%。护理组早产儿经口喂养阶段喂养良好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喂养不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孕<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应用左卡尼汀治疗高龄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高龄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糖尿病并心衰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对照组进只行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O(5.00±1.30)L/min、LVEF (48.00±12.00)%、E/A (1.40±0.40)以及总有效率(98.00%)均高于对照组CO (4.20±1.10)L/min、LVEF (40.00±10.00)%、E/A(0.97±0.23)以及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FPG(6.50±1.60)mmol/L、TC(6.46±1.62)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FPG(8.80±2.20)mmol/L、TC(6.80±1.71)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有效改善高龄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降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水平。

    作者:吴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对比4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

    目的:评价分析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妊娠高血压孕妇,均是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以用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组,实行短效硝苯地平治疗的孕妇设为对照组,实行予长效硝苯地平治疗的孕妇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孕妇在用药前后的血压的控制情况以及孕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一周后血压降低情况与对照组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半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观察组孕妇的顺产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着孕妇的;观察组孕妇出现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出现供血不足、体重减轻等不良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中使用长效硝苯地平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且对孕妇与新生儿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秋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4例临床比较

    目的:探究采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不同的剂量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样本容量为84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该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1和治疗组2),各有病例42例,治疗组1予以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治疗组2予以小剂量缬沙坦治疗,对比观察两种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比较两组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发现,治疗组1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组2,并且治疗组1对于心室重塑的效果也明显优于治疗组2,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予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剂量缬沙坦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并且抑制心肌重塑,同时还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健;徐冉;张春茹;郝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共计70例。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效果情况。结果护理组中非常满意例数21例,满意例数13例,不满意1例,有效率97.1%;对照组中非常满意例数9例,满意例数14例,不满意12例,有效率65.7%。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有效改善晚期癌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邓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和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99例,分为观察组,并选取75例同期住院治疗的非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的水平,以及BNP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浆的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心功能不全分级的上升,BNP水平逐渐升高,治疗后心功能不全Ⅲ级以及心功能不全郁级患者BNP水平变化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考虑血浆BNP水平可以用于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分级以及治疗预后效果的判断。

    作者:刘艳霞;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血管介入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护理后S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17.5%),SAQ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入院接诊治疗的128例心力衰竭患者,经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方法进行。经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实验组为96.88%,对照组78.13%,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也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把多安在临床治疗心理衰竭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缓解的临床症状,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因此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可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雷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律失常伴发焦虑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律失常伴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对实验组54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对照组35例仅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和焦虑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心律失常改善率达90.74%,对照组为6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心律失常伴焦虑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李晔蕾;陈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住院的6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没有较大区别,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顺产率(77.42%)高于对照组(51.61%),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顺产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符倩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探讨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影响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针对2015年间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3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按照死亡与否将其分成死亡组和未死亡组两组,其中死亡组13例,未死亡组20例。总结影响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并探讨相应的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在上述所选的重症监护室中的3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有13例患者终死亡,死亡率为39.39%,以上死亡患者中10例死于肺源性因素,其余3例死于患者由于肺外源性因。临床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致死原因有很多,主要因素为心功能衰竭和脓毒性休克,由呼吸衰竭致死的病例较少。结论临床中针对处于重症监护室中并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必须加强心脏衰竭的防治,同时还应注意感染性休克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综合、全方位防治才能提高患者临床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马丽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心电图诊断高血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共收录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例高钾血症患者资料,对其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心电图诊断结果,对高钾血症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心电图变化可翻译高钾血症的血清钾浓度高低,对高钾血诊断具有借鉴意义;本次19例均确诊为高钾血症,通过降低血清钾治疗后,心血管症状、神经肌肉症状等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操作简单、便捷,值得推广。

    作者:江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各指标、治疗有效率等。结果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各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中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吕美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治护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治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2组,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各项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反映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更佳。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能有助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继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ECG)ST段的某些特征性改变对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5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析比较IRA开通前ECG改变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资料的对应性关系。结果(1)单支病变患者中,ST玉引、STI I尹/STI尹>1、STV1尹/-预测IRA为RCA具有统计学差异。STI尹/-、STI I尹/STI尹≤1、STV1引预测IRA为LCX具有统计学差异。(2)STV4-V6引、STI、I I、aVF尹>0.2mv且无STaVR尹预测患者合并冠脉多支病变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ECG其ST段某些特征对判定患者合并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病变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灵佳;贺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究应用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该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3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口服坎地沙坦酯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情况及用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用药一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较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63例(96.92%),对照组治疗有效45例(69.23%),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坎地沙坦酯相比于常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显著优势,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玉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高血压患者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在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采取常规西药降压时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并温胆汤治疗时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50%);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类中药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好转有明显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伍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接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成不同护理组,即:基础护理(常规组)、综合护理(干预组),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疾病缓解率为94.0%、护理满意率为98.0%,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综合性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疾病效果及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邹开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