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54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 Q10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吴微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辅酶Q10, 冠心病, 早期心功能减退, 作用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时,应用辅酶Q10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54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均先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以随机数字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无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辅酶Q10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流动力的变化情况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和心功能均发生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3.82±1.26)min×m/L、射血速度指数(50.43±17.43)×10-3s、心输出量(6.43±2.54)L/min、心搏指数(45.43±13.54)ml/m2与对照组患者的心脏指数(2.43±0.84)min×m/L、射血速度指数(44.32±13.65)×10-3s、心输出量(5.22±1.43)L/min、心搏指数(39.43±13.74)ml/m2相比显著较好;观察组患者的LVEF(62.43±30.43)%、LVESD(33.53±11.15)mm、LVEDD(55.32±13.43)mm与对照组患者的LVEF(57.33±15.34)%、LVESD(29.43±8.54)mm、LVEDD(49.32±13.54)mm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在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治疗中起着重要辅助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病况,加快患者的治疗进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硫酸镁在妊娠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详细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有效率。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收缩压降为(113.5±6.1)mmHg,舒张压降为(84.6±3.6)mmHg,与治疗前的水平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分娩均未发生新生儿窒息或死亡事件,且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产后并发症,占2.5%;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7.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临床效果好、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燕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应用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以及调查问卷的填写。结果患者遵医行为得分按照遵医行为判定标准,其分数<39分的人数为60人,这部分人的遵循医嘱的行为差,其分数>39分的人数为40人,这部分人的遵循医嘱的行为较好,遵循医嘱的行为较好的人数低于遵循医嘱的行为差的人数,说明患者对遵循医嘱的重视程度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遵循医嘱得分高的组别中,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出现明显的降低,且较遵循医嘱得分低的组别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的降低效果明显,因此循证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应用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郑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0例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及观察组2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65.0%,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危重心血管疾病急救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介入术治疗的心血管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予以循证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开展测评与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测试与SAS、SDS自评分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江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中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门诊自2013年12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20mg/d治疗,观察组给予40mg/d治疗,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P<0.05);且观察组TC、TG、LDL-C三项血脂水平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向临床推广。

    作者:韦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9%显著高于对照组85.88%,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3%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仅效果好,且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毅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平片进行诊断,结合检查结果对比2组患者的病症状态。结果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动态呈现技术,对肠梗阻患者的病症状态,如:发病因素、梗阻位置、病症程度等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本次多层螺旋CT诊断48例,确诊率96%;常规X线平片诊断32例,确诊率64%;2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肠梗阻诊断价值更高,临床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马炳莲;田甜;潘绍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救治心脏急症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救治心脏急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9例心脏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动态心电监测下,对59例患者实施床旁经静脉穿刺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治疗。观察5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9例患者中,57例患者置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后起搏成功,成功率为96.6%。平均操作时间为(6.2±1.3)min,平均植入深度为(34.2±5.1)cm,平均留置时间为(3.9±0.8)d。共3例患者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1%。结论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救治心脏急症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作者:周雪峰;谢泽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给予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术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出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4%(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够显著降低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向临床推广。

    作者:林明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行丹红注射液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2011年1月-2015年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中抽选120例作为调查对象,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不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疗法,实验组于基础疗法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评定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病症好转者57例,占比95.0%,和83.3%的对照组缓解率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于基础疗法治疗冠心病患者中加用丹红注射液作用突出,可缓解病症,改善生活现状,增强总体效果。

    作者:吕健;李大鹏;张春茹;郝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血管内科中卡维地洛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当中适用性比较广泛,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等,经过长期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森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6年0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43例)给予氨氯地平。观察并比较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其血压以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77.30±18.00)mmHg、收缩压(120.60±30.00)mmHg以及总有效率(90.70%)均优于对照组舒张压(85.20±21.00)mmHg、收缩压(134.30±31.00)mmHg以及总有效率(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治疗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改善其预后。

    作者:黄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80例,均行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患儿治疗和护理后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儿在治疗和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显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剂量胺碘酮在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小剂量胺碘酮在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市第三医院2013年至今住院的78名心律失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将患儿分成每组39名的研究组和比较组,比较组患儿服用心律平接受治疗,研究组患儿服用小剂量胺碘酮药物接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和不适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和比较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7.40%和66.6%,研究组患儿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比较组患儿;研究组和比较组药物治疗不适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0.20%和17.90%,研究组患儿药物治疗后不适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比较组患儿,两组间对比显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在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患儿出现的不适反应较少,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林鼎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骨伤科收治的118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59人。比较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经过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后,住院平均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比较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6.77%,比较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8.64%,研究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比较组;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6.61%,比较组总满意率为76.27%。研究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比较组,两组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使骨折后发生并发症几率有效降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作者:林琼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综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常规疗法与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早期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为调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66例,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nthel指数日常生活评分、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并发症对比,总结综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康复组经综合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与Ban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更加明显,并发症改善更加显著。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相关临床症状的发生。

    作者:陆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观察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并探索其护理重点。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观察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对对照组进行基础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和止血时间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4.12%,对照组为64.71%,护理总满意率组间对比,P<0.05。结论严密监护产妇分娩过程,高度重视高危产妇的分娩和保健,围产期做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为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碧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和糖尿病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行有效的改善,并减少并发症,帮助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社区护理干预对于家庭和患者都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我国当前逐步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开始减退,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疾病,其中为常见的是高血压联合糖尿病,该病的并发症比较多,对人体有着较为严重的损害,对此开展积极有效的社区护理显得格外重要。文章针对当前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开展进行综述。

    作者:唐柳枝;唐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94例,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A组与B组,每组有患者47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吴小梅;周惠娜;郑丽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产前B超对胎儿心内强回声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产前B超对胎儿心内强回声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产前B超检查的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胎儿筛查中发现的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灶资料,并分析超声图像改变及追踪预后情况。结果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灶18例,16例是单纯性心室内强回声灶,其中3例在30周到32周之间复查消失,13例复查中减少;另外2例合并其他异常情况,合并肠管强回声1例,合并心内膜垫缺损1例,并在染色体检查中为21-三体。结论产前B超检查对胎儿心内强回声灶的检测意义较大,是染色体异常的重要标记方式,对产妇和胎儿的健康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临床推广价值较为突出。

    作者:刘洪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