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梅;周惠娜;郑丽云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平片进行诊断,结合检查结果对比2组患者的病症状态。结果多层螺旋CT结合三维动态呈现技术,对肠梗阻患者的病症状态,如:发病因素、梗阻位置、病症程度等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本次多层螺旋CT诊断48例,确诊率96%;常规X线平片诊断32例,确诊率64%;2组诊断结果差异显著(P<0.01)。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肠梗阻诊断价值更高,临床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马炳莲;田甜;潘绍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讨论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2.04%)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28.57%);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13.3±0.4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9.7±0.6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后良好。
作者:林永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的母婴加强优质护理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优质护理,比较两种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3.33%)、术后感染(1.67%)、新生儿窒息(0)、胎儿窘迫(5.00%)、胎儿早产(6.67%)等母婴结局均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30.00%)、术后感染(26.67%)、新生儿窒息(25.00%)、胎儿窘迫(30.00%)、胎儿早产(31.67%),观察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在护理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母婴结局,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符倩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分析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均是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以用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组,实行硫酸镁治疗的孕妇设为对照组,同时实行予硝苯地平和硫酸镁治疗的孕妇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孕妇在用药前后的血压的控制情况以及孕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观察组孕妇的出现抽搐、早产以及新生儿出现供血不足、心肺衰竭和脑部病变等不良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中联合使用硝苯地平和硫酸镁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且对孕妇与新生儿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邢秀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并发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86例COPD合并慢性感染肺炎衣原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淀粉安慰剂,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观察两组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组间治疗后在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Hs-CRP、Cpn-IgG阳性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阿奇霉素能显著改善COPD并发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的症状,良好改善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蔡江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大肠息肉的发病特点,对比内镜下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法,共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录的100例大肠息肉患者资料,对内镜下检查大肠息肉效果回顾性分析。本次采用分组法,老年组、中青年组,每组50例;经过内镜检查与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大肠息肉数量、部位、大小;术后并发症、切除方式、平均住院时间等;为临床治疗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本次100例分组观察发现,大肠息肉多发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少数;中青年男性肠息肉比例大于老年组;老年组合并症人数大于中青年组;老年组肠息肉枚数多于中青年组,直径大小在1.0cm-2.0cm;2组患者在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身体组织差异明显,大肠息肉病症状态有明显区别,临床治疗需拟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作者:郑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步上升,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就目前的临床治疗实际情况来看,仍旧存在一些局限性,还尚不能改变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然病程及结局。本文通过检索2000年~2016年3月中国维普、万方、知网、Cochrane图书馆等中国期刊网关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进行讨论。
作者:李连海;陆元吉;唐峰;徐忠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行介入溶栓疗法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中抽选29例作为对象,按患者的入院编号将其分成两组:14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15例实验组患者行介入溶栓疗法,统计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血栓复发率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由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栓复发率后遗症发生率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介入溶栓疗法作用突出,可立即缓解病症,预防复发,减少后遗症值得借鉴。
作者:曹生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应用安慰剂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选自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拔牙治疗者,依据随机对照双盲法的给药方式,对照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口服,观察组患者予以安慰剂口服,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降压效果等不同药物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方面的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另两组患者间用药前后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差值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慰剂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可对其术中血压、心率等指标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还能避免药物交叉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用便捷性高、降压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安装DDD起搏器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右室心尖部(RVA)组,一组是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组,比较两组起搏进行置入时以及术后3个月的起搏参数与左室射血(LVEF)分数。结果 RVA组的起搏阈值、感知、导线阻抗与RVS组的起搏阈值、感知、导线阻抗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的术后QRS波时(154.9±15.84)明显高于RVS组的术后QRS波时(124.1±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RVS组的LVEF分数(0.56±0.03)明显高于RVA组的LVEF分数(0.51±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对心功能的影响明显优于心尖部起搏,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钱剑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oronary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进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两种方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可以发现在轻度狭窄患者的CTA检查准确性要低于冠状动脉造影,且P<0.05,有明显差异;在中度、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中,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相近,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320排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对中度以上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操作简单,无创,检查费用适中,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卉荣;梅勇;赵雄;王慧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医院“全景导诊”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将我院建立后“全景导诊”与常规导诊方式进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56例患者对两种导诊方式效果的满意度。结果采用“全景导诊”方式后,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满意度90.4%高于常规导诊方式73.2%,与常规方式比较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创建“全景导诊”能够提高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燊;陈凤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当中适用性比较广泛,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等,经过长期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森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6年0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43例)给予氨氯地平。观察并比较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其血压以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77.30±18.00)mmHg、收缩压(120.60±30.00)mmHg以及总有效率(90.70%)均优于对照组舒张压(85.20±21.00)mmHg、收缩压(134.30±31.00)mmHg以及总有效率(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治疗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改善其预后。
作者:黄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的右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在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右肺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形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形式,对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食欲、疼痛情况、认知度、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人数有9例,满意率为60%,观察组的满意人数有13例,满意率为86.7%,观察组的满意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右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章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1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他们划分成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即:对照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6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总有效率(93.48%)、并发症发生率(2.17%)以及护理满意度(91.30%)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7.14%,17.14%,65.71%),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淑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详细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有效率。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收缩压降为(113.5±6.1)mmHg,舒张压降为(84.6±3.6)mmHg,与治疗前的水平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分娩均未发生新生儿窒息或死亡事件,且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产后并发症,占2.5%;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7.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临床效果好、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燕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经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导管室)入院的STEMI患者与经传统通道(门诊-病房-导管室)入院的患者,比较血运重建及预后的优劣。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就诊的STEMI患者共29例,经急诊绿色通道入院14例,与经传统通道入院的患者15例进行对照,探讨两组血运重建及预后的优劣。结果急诊绿色通道组的发病起到医院时间为(25.5±6.5)min、血运重建的时间为(55.1±11.6)min、首次ECG时间为(4.36±3.5)min、首次给药时间为(15±3.7)min,均优于经传统通道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急诊绿色通道PCI患者,具有更快的血运重建时间及更好的预后。
作者:张霞;徐海堂;李贵超;安黔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9%显著高于对照组85.88%,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3%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仅效果好,且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毅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不同时期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回顾性研究,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比较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与2014年4月-2015年4月两个时间段共收集的3000例标本(粪便标本;胸腹水、血液及脑脊液标本;呼吸道标本;伤口分泌物、穿刺液、尿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感染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采集的样本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中胸腔水、血液及脑脊液标本7.58%;粪便标本1.26%;呼吸道标本37.26%;伤口分泌物、穿刺液、尿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34.63%。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采集的样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别是9.37%;1.11%;30.84%;30.38%。粪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呼吸道标本;伤口分泌物、穿刺液、尿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在两个时间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水、血液及脑脊液标本;呼吸道标本;伤口分泌物、穿刺液、尿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差异为感染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保证医护人员对临床标本采集、储存和运输的操作规范,保证了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真实性。
作者:姜键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