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李连海;陆元吉;唐峰;徐忠波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进展
摘要: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步上升,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就目前的临床治疗实际情况来看,仍旧存在一些局限性,还尚不能改变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然病程及结局。本文通过检索2000年~2016年3月中国维普、万方、知网、Cochrane图书馆等中国期刊网关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文献资料,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进行讨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法的效果。方法本次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从我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挑选,按照患者的入院编号将其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厄贝沙坦疗法,50例实验组患者则行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法,治疗结束后评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治疗后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实验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少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症状、血压指标,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甘富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健康管理服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健康管理服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148例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4例,观察组采取健康管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降压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74例患者中,73例患者降压有效果,总有效率为98.65%,对照组中62例患者降压有效果,总有效率为83.7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管理服务,让患者了解高血压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与治疗的依从性,降压作用明显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治病的费用,意义重大。

    作者:廖光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80例,均行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患儿治疗和护理后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儿在治疗和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显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三种治疗方法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

    目的:旨在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采用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差异。方法根据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144例、急诊PCI组115例、择期PCI组188例。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和三年随访时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用K-M法比较三组患者远期无MACE的生存情况。结论急诊PCI与静脉溶栓治疗的远期无MACE生存情况优于择期PCI组,而前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作者:吴月环;赵瑞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及动脉血气监测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RR、HR及SpO2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向临床推广。

    作者:陈城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综合救治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综合救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病患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间,将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40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经统计软件对比,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5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低血压改善、心律失常消失、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缩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群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目的:分析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一共有7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试产分娩的产妇一共有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观察指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阴道试产是安全有效的,可是在临床当中需要对相关适应性给予严格掌握,与产妇以及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产程当中要给予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及产后常规检查子宫腔,使母婴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林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对手术室加强护理干预,积极预后切口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9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切口感染机率并分析导致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有17例患者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9%。经细菌培养后共培养出病原菌22株;切口感染因素与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年龄、是否接台手术、手术时间有密切联系。结论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应在手术室中采取相关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从而把切口感染机率有效减少。

    作者:任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16年0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43例)给予氨氯地平。观察并比较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其血压以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77.30±18.00)mmHg、收缩压(120.60±30.00)mmHg以及总有效率(90.70%)均优于对照组舒张压(85.20±21.00)mmHg、收缩压(134.30±31.00)mmHg以及总有效率(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治疗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改善其预后。

    作者:黄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

    目的:对不同时期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回顾性研究,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比较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与2014年4月-2015年4月两个时间段共收集的3000例标本(粪便标本;胸腹水、血液及脑脊液标本;呼吸道标本;伤口分泌物、穿刺液、尿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感染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采集的样本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中胸腔水、血液及脑脊液标本7.58%;粪便标本1.26%;呼吸道标本37.26%;伤口分泌物、穿刺液、尿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34.63%。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采集的样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分别是9.37%;1.11%;30.84%;30.38%。粪便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呼吸道标本;伤口分泌物、穿刺液、尿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在两个时间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水、血液及脑脊液标本;呼吸道标本;伤口分泌物、穿刺液、尿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差异为感染类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通过保证医护人员对临床标本采集、储存和运输的操作规范,保证了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真实性。

    作者:姜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内科病人危险症状的急救护理对策分析

    心血管科疾病具有突发性特点,患者入院后必须及时急救护理方法,才能进一步抑制病况加剧,为后期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高血压急症是心血管科突发疾病之一,由于病况严重且引起脑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护理则会引起诸多异常症状。结合高血压急症病症特点,本文介绍了病人急救过程中的检查与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的有效性。

    作者:郑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9%显著高于对照组85.88%,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3%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仅效果好,且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毅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症状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6%,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2%,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存在统计意义(χ2=5.969,P<0.05)。结论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病人实施胺碘酮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同时没有不良反应出现,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魏忠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给予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术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出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4%(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够显著降低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向临床推广。

    作者:林明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临床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与盐酸胺碘酮片同时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只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中,8例患者为显效,15例患者为有效,7例患者为无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中,12例患者为显效,15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1例恶心,2例头晕,1例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观察组中,1例头晕,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采用参松养心胶囊与盐酸胺碘酮片联合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谢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究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分析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均是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以用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组,实行硫酸镁治疗的孕妇设为对照组,同时实行予硝苯地平和硫酸镁治疗的孕妇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孕妇在用药前后的血压的控制情况以及孕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观察组孕妇的出现抽搐、早产以及新生儿出现供血不足、心肺衰竭和脑部病变等不良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中联合使用硝苯地平和硫酸镁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且对孕妇与新生儿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邢秀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解析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行介入溶栓疗法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中抽选29例作为对象,按患者的入院编号将其分成两组:14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15例实验组患者行介入溶栓疗法,统计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血栓复发率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由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栓复发率后遗症发生率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介入溶栓疗法作用突出,可立即缓解病症,预防复发,减少后遗症值得借鉴。

    作者:曹生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究54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 Q10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分析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时,应用辅酶Q10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54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均先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以随机数字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无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辅酶Q10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流动力的变化情况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和心功能均发生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3.82±1.26)min×m/L、射血速度指数(50.43±17.43)×10-3s、心输出量(6.43±2.54)L/min、心搏指数(45.43±13.54)ml/m2与对照组患者的心脏指数(2.43±0.84)min×m/L、射血速度指数(44.32±13.65)×10-3s、心输出量(5.22±1.43)L/min、心搏指数(39.43±13.74)ml/m2相比显著较好;观察组患者的LVEF(62.43±30.43)%、LVESD(33.53±11.15)mm、LVEDD(55.32±13.43)mm与对照组患者的LVEF(57.33±15.34)%、LVESD(29.43±8.54)mm、LVEDD(49.32±13.54)mm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在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治疗中起着重要辅助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病况,加快患者的治疗进程。

    作者:吴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86例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并发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86例COPD合并慢性感染肺炎衣原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淀粉安慰剂,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观察两组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组间治疗后在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Hs-CRP、Cpn-IgG阳性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阿奇霉素能显著改善COPD并发肺炎支原体慢性感染的症状,良好改善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蔡江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和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孕妇34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心脏畸形56例,分析各类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根据胎儿心脏畸形各切面的检出情况,判断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在56例确诊心畸形病例当中,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符合率为91.1%。结论基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结合二维超声检查以及五步法筛查方法,联合应用多切面扫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符合率,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