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任颖

关键词:骨科, 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手术室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对手术室加强护理干预,积极预后切口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9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切口感染机率并分析导致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有17例患者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9%。经细菌培养后共培养出病原菌22株;切口感染因素与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年龄、是否接台手术、手术时间有密切联系。结论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应在手术室中采取相关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从而把切口感染机率有效减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解析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行介入溶栓疗法的效果。方法从2012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中抽选29例作为对象,按患者的入院编号将其分成两组:14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15例实验组患者行介入溶栓疗法,统计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血栓复发率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由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栓复发率后遗症发生率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介入溶栓疗法作用突出,可立即缓解病症,预防复发,减少后遗症值得借鉴。

    作者:曹生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介入术治疗的心血管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予以循证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开展测评与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测试与SAS、SDS自评分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江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9%显著高于对照组85.88%,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3%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仅效果好,且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毅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目的:分析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一共有7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试产分娩的产妇一共有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观察指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阴道试产是安全有效的,可是在临床当中需要对相关适应性给予严格掌握,与产妇以及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产程当中要给予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及产后常规检查子宫腔,使母婴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林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措施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术结束后病人疼痛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腰椎压缩性骨折术的相应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疼痛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以及术后48小时无痛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存在统计意义(χ2=11.960,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在其腰椎压缩性骨折术结束后予以舒适护理手段,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同时减少镇痛药量,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黄柳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给予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术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出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4%(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够显著降低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向临床推广。

    作者:林明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应用于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连续性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均采用64层螺旋CT主动成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并对诊断中得到的全部数据进行MPR、MRP以及VRT重建分析。结果 CT主动脉成像结果显示,30例患者均有明显的撕裂内膜片与真假腔,且动脉期真腔的平均CT值明显高于假腔高(P<0.05);30例患者的初始破口位置均得到明确,其中24例患者例显示为一个或者多个再破口,2例患者无再破口显示;其中22例III型患者的初始破口位置处于主动脉弓降部位或者是降胸主动脉附近端,且扫描图像均显示出了全部患者的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与假腔中的血栓形成等情况。结论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技术,拥有快速、无创以及准确度较高等多种特点,在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中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吴文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综合救治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综合救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病患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间,将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40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0%,经统计软件对比,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5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的低血压改善、心律失常消失、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缩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群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接收的98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98例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已经达到了100%,总计5类9个品种,依据药物使用频率来看,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哌拉西林,预防性用药时间相对合理,没有出现联合用药情况,但存在更换药物的现象。用药疗程4-15d,平均7.9d。结论对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予以抗菌药物预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在临床中可以积极扩大这一方面的研究,强化用药指导。

    作者:陈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高血压加强优质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的母婴加强优质护理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优质护理,比较两种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3.33%)、术后感染(1.67%)、新生儿窒息(0)、胎儿窘迫(5.00%)、胎儿早产(6.67%)等母婴结局均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30.00%)、术后感染(26.67%)、新生儿窒息(25.00%)、胎儿窘迫(30.00%)、胎儿早产(31.67%),观察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在护理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母婴结局,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符倩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究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分析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均是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以用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组,实行硫酸镁治疗的孕妇设为对照组,同时实行予硝苯地平和硫酸镁治疗的孕妇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孕妇在用药前后的血压的控制情况以及孕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观察组孕妇的出现抽搐、早产以及新生儿出现供血不足、心肺衰竭和脑部病变等不良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中联合使用硝苯地平和硫酸镁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且对孕妇与新生儿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邢秀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4(46.7%)例、8(20.0%)例、5(12.5%)例、3(10.0%)例,有效率为90.0%,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2,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LVEDV、LVESV和LVEF分别为(78.3±12.3)次/min、(211±52)、(131±41)、(41.2±5.4)%,,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4、7.223、9.028、8.023,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在HR、LVEDD、LVESD、LVEDV、LVESV和LVEF方面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9、10.439、5.954、9.257、5.083、7.285,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达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0例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及观察组2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65.0%,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危重心血管疾病急救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耳鼻喉科患者手术后期并发症情况,对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资料,主要疾病有:慢性中耳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120例均为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结果共有11例出现并发症,发病率9.16%,主要症状为伤口炎症、呼吸道感染、术中及术后出血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等均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经过临床针对性治疗,11例并发症全部得到有效控制,术后3个月回访调查,全部康复。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有效方式,应提前预防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作者:袁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践分析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践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单一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有效人数27例,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的有效人数40例,总有效率为87.5%,87.5%>69.2%,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的PT、APTT、Plt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治疗效果明显,出血风险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田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94例,随机进行分组,分别是A组与B组,每组有患者47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则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吴小梅;周惠娜;郑丽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65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塞发生偏瘫的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的65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的患者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接受上述治疗30d后,对两组患者的FMA和Barthel量表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在FMA和Barthel量表评分上不具有对比性(P>0.05),在接受不同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在FMA和Barthel量表评分上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的提升程度大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伴有偏瘫的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刘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我管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出院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规范化自我模式对冠心病PCI术后出院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根据出院日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门诊随访方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年评价患者康复知识知晓情况,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药物使用依从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心脏康复知识知晓情况,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出院后1年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的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有助于冠心病PCI术后出院患者保持良好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心脏的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华玲;黄雪嘉;赵惠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oronary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进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两种方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可以发现在轻度狭窄患者的CTA检查准确性要低于冠状动脉造影,且P<0.05,有明显差异;在中度、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中,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相近,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320排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对中度以上狭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操作简单,无创,检查费用适中,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卉荣;梅勇;赵雄;王慧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院“全景导诊”系统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医院“全景导诊”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将我院建立后“全景导诊”与常规导诊方式进行对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456例患者对两种导诊方式效果的满意度。结果采用“全景导诊”方式后,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满意度90.4%高于常规导诊方式73.2%,与常规方式比较差异显著,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创建“全景导诊”能够提高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燊;陈凤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