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英
目的 探究小儿心肌炎患者运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入院的小儿心肌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运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变化情况,包括LDH、CK、CK-MB、肌钙蛋白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几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LDH、CK、CK-MB、肌钙蛋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心肌炎患者运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谱情况,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马培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血管介入患者护理中微创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按照微创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血管介入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微创临床路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彭旭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急性中毒临床诊断标准及紧急治疗方法.方法 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中毒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诊断与救治方法进行分析.50例均是由于突发因素造成的急救病症,短时内出现突发性器官损伤,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不适感.本次按照中华医学会标准,从毒物接触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3种方法,对急性中毒者病症情况作进一步分析;急救治疗主要采取脱离现场、清除毒物、毒物排出等方式,与急救后30d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临床诊断中,以体格检查为主要方式,对患者神志、血压、瞳孔、皮肤等进行综合治疗观察,5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中毒者采取对症治疗方式,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等方式;本次48例治疗有效,仅2例中毒严重,需延长救治时间,无死亡.结论 急性中毒发病急、症状凶险,及时救治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为治疗争取时间.
作者:郭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比较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脉病变程度的检测结果,对其诊断结果以及冠状病变的相关度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确诊40例,漏诊10例,诊断符合率为80%(40/50),动态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和三支或左主干病变阳性率较高,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的诊断阳性率,动态心电图诊断重度狭窄的阳性率较高,显著高于轻度狭窄和中度狭窄的诊断阳性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冠状动脉三支或左主干病变和双支病变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单质病变的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阳性率逐渐攀升,患者动态心电图显示的ST段的抬高和压低程度、持续时间、次数与冠状病变存在一定的相关度,动态心电图无创无痛、可长期监测和使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德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乳突根治术伴鼓室成型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常规方法联合综合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6月到2016年3月间收治通过随机分组而得;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其中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护理乳突根治伴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杨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培朵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痛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度到2015年度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6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利尿等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朵普利进行治疗,3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朵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血流变学指标和TC、TG以及LDL-C等血脂参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血流变学指标和TC、TG以及LDL-C等血脂参数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的临床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 培朵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慢性心衰疗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单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急诊科在救治过程中要面临诸多突发性事故,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及预处理工作,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为后期治疗工作争取事件.随着急诊科内部工作体制深化改革,急诊护理模式也要重新调整与规划,“安全护理”是急救护理流程的核心原则,也是急诊科护士临床工作的重要指导.结合急救护理工作流程,本文从“安全护理”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作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成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为后期临床癫痫治疗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入的癫痫患者78例,对每位患者分发调查问卷,对照量表按照评分规则进行评分,汇总整理临床观察资料.结果 影响成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情绪障碍、发作频率、病程、经济情况、文化程度、就业情况等;其中婚姻状况、情绪障碍、文化程度以及病程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结论 婚姻状况、情绪障碍、文化程度以及病程是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相关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患者病情复发率,值得在后期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莫洪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缺血后处理对于患有重症心脏瓣膜病人的心肺保护的功能.方法 选择在2014年9月到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有重症心脏瓣膜的62名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手术,观察组病人在实施常规手术后,为病人提供缺血后处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在进行手术后的临床指标以及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以其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观察组病人在进行手术后,其血流动力学与对照组病人对比,观察组病人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病人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病人要短于对照组病人,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有重症心脏瓣膜的病人进行缺血后处理,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心脏缺血再进行灌注时发生损伤,这对于实施手术治疗后的病人,能够保护其心肺.
作者:陈德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于我院近两年(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抽取85例参与研究,依据接诊序号奇偶数分组,奇数者43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偶数者42例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临床效果高(P<0.05);两组LSIA评分、PSQI评分,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改善,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慢性胃炎护理干预中开展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满意度,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余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并将其归为对照组,对另外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并将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7月间收治,经过不同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针对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97.5%相比对照组77.5%而言,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的LVEF和LVEDD比较发现,在治疗前两组并没有明显差异,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因此值得我们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过程中使用.
作者:丁伟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辅酶Q10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抗心肌缺血+抗心衰),研究组在常规抗心肌缺血+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辅酶Q10.记录两组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LVEDD、NT-proBNP)、心功能分级(NYHA)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LVEF、LVEDD、NT-proBNP等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LVEF、LVEDD、NT-proBNP等指标均较之前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0.05);研究组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经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对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尼可地尔联合辅酶Q10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传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一般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试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一般组患者早(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一般组患者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和94.9%,与一般组患者的23.1%和76.9%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张彩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100例,经由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其平分两组: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疗法,50例观察组实施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治疗好转者47例,占比94.0%;对照组疾病治疗好转者38例,占比76.0%,两组疾病好转率有区别,P<0.05;观察组疾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 临床给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生存现状,增强疗效,值得学习.
作者:郭月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心绞痛患者中对其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20例,依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0)采用综合护理,应用SDS、SAS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同时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8.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3.3%(P<0.05);两组护理前SDS、S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2.18±4.55)分,SAS评分为(40.54±5.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两组护理后SDS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余欢欢;林文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桡动脉无鞘技术进行普通7F指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入选3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普通6F桡动脉鞘行冠状动脉造影.造影后再沿造影导管送入长260cm,直径0.035英寸普通J型导丝至升主动脉;撤出造影导管和桡动脉鞘,保留260cm的长导丝在桡动脉内.往100cm长的7F指引导管内送入110cm长的6F猪尾巴导管,猪尾巴管头端突出于指引导管头端外形成组件;沿着260cm的导引导丝,将导管组件通过皮肤切口送入桡动脉,保留导丝调整指引导管到靶病变冠脉口.结果 30例单支血管病变2例,双支血管病变6例,三支血管病变22例;合并左主干病变3例.指引导管均成功通过桡动脉,到达靶冠状动脉开口,完成介入治疗后撤出指引导管.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随访无桡动脉闭塞.结论 采用无鞘技术经桡动脉行7F普通指引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安全可行.
作者:许天宝;陈林;胡文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补阳还五丸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冠心痛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观察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丸,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脏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胸痹)可采用补阳还五丸联合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邓君进;周渭;李玲;陈永华;郭佳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讨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SV 、CI、CO、CF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评分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提高幅度要大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社区居民中的脑梗塞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基层卫生服务部门大力推广.
作者:袁亚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2例尿毒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46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17.39%,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与对照组的78.26%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降低合并心衰发生率,稳定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同时,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肖雅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