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人理
目的:研究分析美托洛尔以及稳心颗粒联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将其按照每组42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两组患者常规降压治疗,对照组在此前提下采用美托洛尔进行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另外使用稳心颗粒实施治疗。两组患者均坚持接受1年的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取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P﹤0.05);试验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博患者,同时采用美托洛尔以及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维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早中期终止妊娠的风险与安全性,并对其围手术期处理与避孕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4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总结患者于早中期终止妊娠的处理与避孕情况。结果本组44例患者给予其相应处理后,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先心病与风心病为早中孕终止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给予患者必要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帮助手术取得成功;心衰病史及其合并症以及心功能分级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手术成败,心功能Ⅲ级者手术顺利程度不及Ⅱ级者,心功能Ⅱ级且无合并症者手术顺利程度明显优于伴合并症者;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在妇产科、麻醉科、心脏科医生的联合会诊下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中孕剖宫取胎者手术安全性明显高于中引,但因剖宫取胎术具创伤性,应尊重患者的选择;心脏病者应采取相应的避孕措施。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某社区确诊为高血压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给予患者系统性健康教育;观察教育前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血压水平等,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教育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对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大于教育前;而且教育后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小于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认识度,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兆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胆性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本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就其不同阶段的病情特点及体征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术后疗效有效率为80%,观察组术后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患者在治疗期间加强对其临床观察与监测,针对患者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临床特点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与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方法选取于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对射血分数和心率变异性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SDNN、SDANN、TP以及pNN50、RMSSD、HF均处于正常水平,而冠心病患者均呈下降趋势。但两组LF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冠心病患者射血分数分为正常组和下降组,正常组射血分数≥50%,而下降组射血分数﹤50%,其中下降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TP、HF的射血分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两组LF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三组,三组患者的SDNN、TP以及RMSSD、pNN50、LF、HF、T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射血分数均会降低,进一步加重了自主神经的损害。
作者:普国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心血管病患者采用缬沙坦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112例都是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包括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都进行了6~12个月不等的随访。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血压控制情况与治疗后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组间对比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上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预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毕绍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微量泵治疗肺结核肺心病心衰患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1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硝普钠和多巴胺微量泵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有29例患者的心衰症状得到缓解,总有效率为94.29%,心衰症状改善平均5.8天。血压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心率减慢;对照组中有25例患者的心衰症状得到缓解,总有效率为66.67%,心衰症状改善平均10.4天。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微量泵治疗肺结核肺心病心力衰竭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输液量的控制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作者:宋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动脉硬化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好转,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宝娣;郭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冠心病(CA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呈升高趋势,给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CAD的综合预防和管理中,加强社区老年CAD研究和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下面本文主要社区老年冠心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廖周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与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在给予所有病人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全方位健康教育措施,并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较之健康教育实施之前,所有病人的舒张压、收缩压、体重以及心率等指标均有明显降低,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健康教育效果十分突出,不仅能控制后遗症的出现,还能加快其康复速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赵芝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进行吡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09年1月-2011年8月接收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接受保肝治疗的同时并行吡喹酮治疗,随访3年,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期间采用B超行腹部检查联合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以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组60例患者随访期间,大部分患者的肝脾肿大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其中,经治疗1年后随访,未见1例转阴,转阴率为0;第2年见9例转阴,转阴率为15.0%;第3年见31例转阴,转阴率为51.67%;部分患者见轻度恶心呕吐、疲倦、头痛、皮疹等症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行吡喹酮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子宫及纵隔子宫超声诊断的价值和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患者30例,双子宫18例,纵隔子宫12例,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资料,分析双子宫及纵隔子宫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双子宫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纵切面探查宫体狭长,左右对称;而纵隔子宫超声显示,横切面上可见2个宫内膜回声,与病理对照,诊断均准确。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双子宫与纵隔子宫,准确率较高,对于患者的进一步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莉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胺腆酮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与单用胺腆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共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与常规组(n=31),常规组采用单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腆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BP、DBP、HR分别为(138.8±3.1)mmHg、(95.2±8.5)mmHg、(73.4±10.1)次/min,明显低于常规组(151.2±10.1)mmHg、(130.2±10.8)mmHg、(100.2±13.1)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6.535,tb=14.179,tc=9.021,P均小于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常规组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73,P﹤0.05)。结论采用胺腆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杨顺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针对病毒性心肌炎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超声心动图诊断,观察诊断特征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具体包括为心肌回声异常、心腔扩大、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降低等。结论目前针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缺乏临床特异性,超声心动图异常诊断是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重要的观测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晓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不安全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护理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来源于护理人员、医院及患者三方。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多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减少不良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钟会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缺血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例心力衰竭合并缺血性肝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强心及血管活性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疾病特征。结果患者的肝脏酶学明显升高,特别是AST、LDH和ALT,升高尤为显著,并出现合并肾功能Bun、Acr异常,存活8例,死亡2例,治疗的有效率为80%。结论心力衰竭合并缺血性肝炎病死率高,可逆性肝脏酶学改变升高,应积极有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该病的病死率。
作者:汪雪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40例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非宫颈癌女性为对照组,通过设置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对检查结果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危险因素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HPV感染(OR=8.744);STD(OR=7.562);工作压力(OR=4.739);吸烟史(OR=3.553);盆腔炎(OR=2.378)。结论根据数据显示,引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主要危险因素为HPV感染和STD,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其中工作压力、吸烟、盆腔炎等相关因素也要进行控制。
作者:黄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针对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6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收集的血样NT-proBNP测定结果以及对照组的血样NT-proBNP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样NT-proBNP值,在观察在患者当天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治疗2天后,其血样中的NT-proBNP含量依然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患者连续治疗16天后,其血样中的NT-proBNP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16天后的血样NT-proBNP含量与发病当天的血样NT-proBNP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NT-proBNP的检测,便于对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心力衰竭程度等进行评价和观察,所以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中,有较高的价值,是重要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作者:孙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7%,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69.8(P﹤0.05)。结论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翠;杨娟;钱家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50例,分为甲组与乙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甲组为20mg/d,乙组为40mg/d。结果治疗后,乙组的HDL-C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LDL-C、TG、TC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与乙组的3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指标,且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引发的不良反应也会增加,虽增加的幅度不明显,但仍需重视,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适合的剂量治疗。
作者:陈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