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基层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探讨

林芳

关键词:基层医院, 供应室, 质量, 管理控制, 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基层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对控制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所基层医院的3个科室作为研究对象,将2008年到2009年着3个科室手术,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记为对照组;2013年到2014年对这3所基层医院的供应室的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并调查者一年中这3个科室手术,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将这一年记为观察组,调查对比两组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经过质量管理控制后的这3所医院)的感染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未经管理控制的这3所医院)明显要降低(P<0.05)。结论加强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可以提高医院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水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超声B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价值比较

    目的:对乳腺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维超声进行诊断,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造影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87.5%,误诊率是7.5%,漏诊率是5%;对照组患者诊断率为85%,误诊率是12.5%,漏诊率是2.5%,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乳腺癌诊断技术快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保证乳腺癌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备很高的诊断价值。如果有必要的话,医护人员还可以联用多种诊断方法,以保证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和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48例进行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疗法。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68例,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57例,总有效率77.03%,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范有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群体有氧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心理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在群体有氧康复运动环境中,有氧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康复疗效。方法选取三峡大学第一附属临床医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住入心内科40例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要求规律有氧运动训练3个月,实验组需在10人以上群体中进行,对照组对群体运动环境不做要求;在试验前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结果两组患者试验后各项指标对比提示,实验组精神心理问题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群体有氧运动环境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康复。

    作者:朱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规范化管理制度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制度在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三年来在我社区接受社区管理的1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社区管理中采用规范化管理制度进行干预,经社区管理满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率、血压控制率以及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结果经社区管理满一年后,治疗组患者的药物依从率高达97.8%,显著高于对照组药物依从率为80.0%(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达92.2%,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为64.4%(P<0.05);治疗组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疾病患者在社区管理中采用规范化管理制度进行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率、血压控制率以及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无创正压通气(BiPAP机)治疗,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临床效果加以评判。结果经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较之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论是呼吸频率还是心率都佳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可进一步缓解患者临床体征,且治疗有效率较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研究利用中医中药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中药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经过中医中药的治疗后其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患者治疗结束后恢复状况良好,服药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且病情发展稳定,未出现复发等症状。结论在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中医中药法相对于其他传统疗法有着起效快,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轻且发生几率小以及患者停药后病情不易复发等优点,适于推广治疗。

    作者:李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短期小剂量米力农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衰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小剂量米力农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4年5院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按照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以短期微量泵恒速泵入米力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顽固性心衰患者使用小剂量米力农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要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衰患者接受小剂量米力农治疗后,其心功能的恢复情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减少了常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COPD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全程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临床成效。结果本组选取病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与治疗前PaO2、PaCO2、SpO2、pH值比较,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护理水平,消除临床症状,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杨树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尼可地尔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心绞痛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等心绞痛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8.68% vs 81.6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 vs 32.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尼可地尔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有显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其痛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聪吉;张德波;叶素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对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早期误诊5例(误诊率25%),且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影响率为50%,典型川崎病患儿为25%,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早期与多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因此误诊率较高。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全面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并与患儿的多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有机结合,降低不完全川崎病的误诊率,缩短确诊时间,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朱丽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妇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妇科老年患者40例,根据患者病情与性格特点、习惯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妇科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多合并内科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按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特点和身体耐受麻醉能力、手术耐受程度等,开展围术期护理,确保术后无感染、低血压等并发症,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结论妇科老年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对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清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天津地区冠心病心衰的再入院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冠心病心衰的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调查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次入院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性别、心功能、合并症等因素对再入院情况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伴发焦虑和抑郁情绪是治疗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心功能、合并症等因素与冠心病心衰患者再入院的发生有关。

    作者:龙丹;王林;赵园园;花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服用麝香保心丸,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变。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T波倒置、心律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V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波倒置、心律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V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脏手术后肺不张的影响因素及膨肺吸痰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心脏术后肺不张的影响因素及膨肺吸痰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不同吸痰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8;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68%,具备统计学意义(χ2=12.856;P<0.05),观察组患者肺不张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是16%,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7;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在心脏手术后合并肺不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

    作者:胡培谦;张丽莉;张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静吸复合麻醉对脑动脉瘤夹闭术中收缩和舒张血管物质的影响

    目的:分析静吸复合麻醉对脑动脉瘤夹闭术中收缩和舒张血管物质的影响。方法以29例择期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麻醉诱导前(T1)、动脉瘤夹闭即可(T2)、夹闭后2h(T3)、夹闭后4h(T4)、夹闭后24h(T5),取中心静脉血,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AT-Ⅱ)、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T2时间段AT-Ⅱ水平高于T1时间段,T3、T4、T5时间段低于T2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间段ET水平低于T1时间段,T5时间段ET低于T2时间段,T5时间段高于T4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间段CGRP水平低于T1时间段,T3高于T2,T4低于T3,T5低于T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脑代谢、血供受到显著影响,影响可持续至术后4h。

    作者:杨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华法林在基层医院51例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华法林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情况,增加华法林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本文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60-91岁,平均71.4岁,>75岁11例,华法林疗程3个月-5年。给予华法林2.5mg/日(1片),每晚6时口服,开始3-4天查INR一次,7-8天INR未达标者,华法林增加到3.75mg/日(1片半)。结果华法林维持用量0.125-5mg/日。达到INR目标值的时间6-15天。49例(96.1%)INR达到目标值。4例(7.8%)病人在用华法林的过程中3-6个月时出现不明原因的INR数值的波动,波动范围1.4-4.3,有36%的病人在2个月后不能按时来医院复查INR。3例轻微出血,1例停药,死亡2例。华法林用于预防心房颤动脑梗塞比例为2.0%。结论在充分的沟通后,定期复查INR,华法林能在基层医院的老年病人中安全应用。

    作者:沈一同;吴国海;周利;单建芳;杨为亚;季文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诊84例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加行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延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抗感染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茯苓四逆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茯苓四逆汤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极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姚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对高血压病人恢复期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对高血压病人恢复时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78例患有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9例,在进行麻醉时,予以观察组患者右美托咪定,予以对照组患者丙泊酚,对两组患者的躁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对比,其观察组患者的躁动例数为10例,躁动率为25.65%,对照组患者的躁动例数为21例,躁动率为53.85%,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缩短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恢复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的内科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溶栓治疗后注射肝素钠,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后随访12个月。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内科治疗,48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内科治疗无效中转心脏搭桥手术。随访12个月,48例经内科治愈的患者,心肌梗塞复发的有3例。结论血管内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显著疗效,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生活质量越佳。

    作者:王祖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