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

朱丽虹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 临床表现, 误诊原因, 川崎病
摘要:目的:对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早期误诊5例(误诊率25%),且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影响率为50%,典型川崎病患儿为25%,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早期与多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因此误诊率较高。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全面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并与患儿的多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有机结合,降低不完全川崎病的误诊率,缩短确诊时间,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综合护理要点探究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96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参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25%,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3%,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33%,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愈效果,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凌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妇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妇科老年患者40例,根据患者病情与性格特点、习惯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妇科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减退、多合并内科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按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特点和身体耐受麻醉能力、手术耐受程度等,开展围术期护理,确保术后无感染、低血压等并发症,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结论妇科老年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对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清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血流图在脑血管硬化中的应用及诊断分析

    目的:对脑血流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将40例体检健康无脑血流图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脑血流图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陡直波多于观察组,转折波小于观察组;观察组圆顶以及平顶波在所占比例是对照组患者的5倍以上;对照组患者重搏波以存在和明显为主,而观察组患者中以隐见以及消失为主;观察组患者上升时间长于对照组,波幅低于对照组,峰谷深度较低,但其血管阻力则明显比对照组高,血流流入及流出容积速度则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流图在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云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8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分析应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观察组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6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P<0.05)。结论应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方式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性,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维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心内科收治冠心病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服用麝香保心丸,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变。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T波倒置、心律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V例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波倒置、心律不齐以及ST段下移<0.1mV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舒张压、收缩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践可知,杞菊地黄丸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米力农治疗小儿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米力农治疗小儿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儿9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吸氧治疗、镇静治疗以及强心和利尿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米力农应用于小儿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付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的内科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和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溶栓治疗后注射肝素钠,治疗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后随访12个月。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内科治疗,48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内科治疗无效中转心脏搭桥手术。随访12个月,48例经内科治愈的患者,心肌梗塞复发的有3例。结论血管内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显著疗效,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和预后的生活质量越佳。

    作者:王祖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COPD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全程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临床成效。结果本组选取病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与治疗前PaO2、PaCO2、SpO2、pH值比较,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护理水平,消除临床症状,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杨树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分辨率影像诊断显示器对孤立性肺结节识读影响的ROC评价

    目的:探究不同分辨率影像诊断显示器对孤立性肺结节识读影响的ROC评价。方法选取非钙化孤立性肺结节(DR胸片上直径<30mm=100例,多发肺结节(直径<30mm,两肺数目≤3,且分布在24例与15例疑似病例中。2位工作经验≥10年医生、3位工作经验≤4年的医生,在型号为Barco MGD521 MKII、2560×2048,75Hz的两种不同显示器,21英寸医用单色RCT与EIZO21英寸医用单色LCD上,4次独立阅片,分别使用或不使用放大处理功能,对胸片上的肺结节、结节个数进行观察,客观记录其准确位置,而评价标准有五个等级。阅片间隔30d,每位医师每次均可按照需要借助窗宽、窗位调位等功能,不限定阅片用时。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主要是分析受试者ROC曲线法,通过计算,显示系统诊断精确度。结果采用放大处理功能,医师诊断准确率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工作经验≤4年的医师,准确率提升更显著,2种显示器上Az值增幅,均高于工作经验≥10年的2位医师(P<0.05;工作经验≥10年的医师用2k显示器阅片时,采用放大后处理功能前后,Az值无显著变化(Az=0.765~0.769,均值P=0.314>0.05)。在不同条件下阅片,其诊断准确率均显著低于前者(P<0.05);2位高年资医生,用1k显示器,在采用放大后功能时,得到的Az值比如2k显示器下,不采用放大功能时Az值,两种观察值差异小,但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在1k显示器下,采用放大功能,Az均值(Az=0.67)大于2k显示器下不采用放大功能时的Az均值(Az=0.651),两值差异小,但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临床医师来说,在1k显示器下,采用放大功能(Az=0.702),对比在2k显示器下,采用放大功能(Az=0.703)相比,诊断效果无差别(P>0.05)。结论采用放大功能能提高影像分辨率,改善诊断疗效。与高年资医师相比,影像分辨率准确度的提升,在改善低年资医师的诊断效果方面更为显著,可降低诊断医师个体水平差异发生的不良影响;从成本角度看,科室低年资医师了采用1k显示器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采用放大后处理功能,而高年资医师采用2k显示器,确保诊断结果可靠性。在处理急诊报告时,前者仍采用1k显示器。

    作者:熊增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例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填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脏介入治疗是心血管领域近30年发展快的学科之一,即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某些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治疗少见且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是由于心包内液体短时间内急剧增多,心包囊不能迅速舒展扩大,导致心包腔内压力增高,阻碍心脏舒展充盈,从而导致进行性的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全身出冷汗、周围循环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作者:杨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经相应针对性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行为均发生明显性变化,观察组患者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仕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乳腺超声B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价值比较

    目的:对乳腺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维超声进行诊断,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造影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为87.5%,误诊率是7.5%,漏诊率是5%;对照组患者诊断率为85%,误诊率是12.5%,漏诊率是2.5%,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乳腺癌诊断技术快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检出率,保证乳腺癌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备很高的诊断价值。如果有必要的话,医护人员还可以联用多种诊断方法,以保证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和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群体有氧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心理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在群体有氧康复运动环境中,有氧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康复疗效。方法选取三峡大学第一附属临床医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住入心内科40例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要求规律有氧运动训练3个月,实验组需在10人以上群体中进行,对照组对群体运动环境不做要求;在试验前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结果两组患者试验后各项指标对比提示,实验组精神心理问题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群体有氧运动环境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康复。

    作者:朱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分析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降压幅度。结果患者治疗显效32例,有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同时,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降低,并且降压幅度较大。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增大降压幅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药物。

    作者:冯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对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HOCM)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接诊的20例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例,女8例,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进行PTSMA术前以及术后两周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间隔厚度、心肌酶谱变化、心率失常等指标。结果观察得知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室间隔厚度以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都优于手术前,其中室间隔厚度以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低于术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反应,部分患者可在几日内自行恢复,部分患者采用药物辅助后也可迅速恢复正常。结论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可以有效的防止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并发症产生,对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临床成效,值得加以推广运用。

    作者:刘纯丽;王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脏手术后肺不张的影响因素及膨肺吸痰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心脏术后肺不张的影响因素及膨肺吸痰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不同吸痰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8;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68%,具备统计学意义(χ2=12.856;P<0.05),观察组患者肺不张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是16%,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7;P<0.05)。结论膨肺吸痰法在心脏手术后合并肺不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

    作者:胡培谦;张丽莉;张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静吸复合麻醉对脑动脉瘤夹闭术中收缩和舒张血管物质的影响

    目的:分析静吸复合麻醉对脑动脉瘤夹闭术中收缩和舒张血管物质的影响。方法以29例择期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麻醉诱导前(T1)、动脉瘤夹闭即可(T2)、夹闭后2h(T3)、夹闭后4h(T4)、夹闭后24h(T5),取中心静脉血,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AT-Ⅱ)、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T2时间段AT-Ⅱ水平高于T1时间段,T3、T4、T5时间段低于T2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间段ET水平低于T1时间段,T5时间段ET低于T2时间段,T5时间段高于T4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间段CGRP水平低于T1时间段,T3高于T2,T4低于T3,T5低于T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脑代谢、血供受到显著影响,影响可持续至术后4h。

    作者:杨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应用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10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明显大于观察组患者,两组之间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提升其总体护理质量,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加强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春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与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硫酸镁在妊娠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将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降低患者的血液粘度,为胎儿的生长发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