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硬膜外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曲明月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 阴道分娩, 临床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产科硬膜外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的临床影响。方法从我院产科2011年3月-2014年5月所挑选产妇80例作为调查对象,均于阴道分娩期间行不同镇痛模式,即:研究组产妇行硬膜外镇痛处理,对照组产妇不行镇痛处理,于临床产后观察母婴结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临床疼痛评分、新生儿评分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存在临床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经阴道分娩产妇行硬膜外镇痛处理作用突出,可减轻临床疼痛度,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学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进展

    目的:我国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人群的患病率在2000年~2010年增加了近12倍,目前我国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指南中提出“饮食、教育、运动、药物”为4大基本治疗方案。因此本文拟收集近3年国内外关于“食物交换法”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检索国内近3年有关食物交换法的相关文献。结果本次研究从食物交换表的概念、食物成分表使用方法、食物交换法医院教育形式、食物交换法目的及食物交换法的意义出发,归纳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食物交换法的新研究进展。结论食物交换法教育能良好控制患者血糖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薛美芳;吴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00例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改变明显比对照组的血压改变好;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和难产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和难产率轻;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满意度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减低患者的血压,并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也大大降低了胎儿在子宫内的危险程度,进一步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志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肾脏透析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脏透析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于血液透析前1h、血液透析开始后1h、透析结束时、透析后3d分别测定患者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与组织纤溶酶原活物。结果血液透析开始后,血小板计数下降,且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透析后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活物显著增高,与透析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脏透析对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有影响,能启动患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及继发性纤溶功能。

    作者:雷云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研究对象是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大骨瓣开颅术与改良小骨窗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6.7,对照组是5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是6.7%,对照组是23.3%,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改良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保证患者血肿清除的彻底性,安全性、有效性良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

    作者:郑本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辅酶Q10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析

    目的:研究在慢性心衰患者中使用阿托伐他汀以及辅酶Q10对其心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患有慢性心衰的患者90例,将他们平均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B组患者仅用阿托伐他汀,C组患者仅用辅酶Q10,观察三组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以及C组患者,A组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素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内科临床中生脉注射液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心内科临床中生脉注射液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受的心内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例给予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另外60例给予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59例(98.3%)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例(8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57,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54例(90.0%)心率恢复正常,有56例(93.3%)的心理衰竭情况得到改善,有50例(83.3%)心肌炎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46例(76.7%)心率恢复正常,有47例(78.3%)的心理衰竭情况得到改善,有38例(63.3%)心肌炎恢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内科疾病患者采取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昌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观察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60例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果糖二磷酸钠单用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的患者设为治疗组,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血管再通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后,同对照组患者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单用治疗相比,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其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果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此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春花;张克忠;陈选年;马效钢;王开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发生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患者共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躁动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有麻醉用药类型、有害刺激、呼吸系统和内环境不稳定以及术前焦虑情绪等。结论对于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要根据其发生原因不同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做好患者的护理,保证患者苏醒期的安全,避免由于躁动产生其他伤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雪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加强防治措施的应用与改善生存质量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加强防治措施的应用与改善生存质量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随访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健康选件、运动疗法及饮食控制,对照组不给予防治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精神健康等指标。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及精力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适度运动、合理膳食等防治措施的应用,可有效控制高血压,预防相关并发症,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药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加强临床药物服务力度,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要把临床药学技术服务当作核心内容,要保证临床药物应用科学合理性[1]。此外,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当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大,应用作用比较显著,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临床药学服务效率。本文主要进行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作用研究。

    作者:刘雅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急诊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口服胺碘酮联合注射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胺碘酮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1%和67.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5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4例(11.8%)和5例(14.7%),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1.021, P﹥0.05)。结论口服胺碘酮联合注射治疗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植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发病过程中,降钙素原所起到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2月时间范围内,从本院选取重症肺炎患者总共为120例展开分析调查,将其作为实验组。与此同时,从本院选取轻型肺炎患者同样总共为120例展开分析调查,将其作为对照组。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都对患者采集静脉血,然后对两组患者开展血常规检验。对实验组及对照组降钙素原进行比较,同时对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和体温指标也要进行对比,按照PTC水平方面不同,将实验组分为I、II、III、IV不同四组。其中,I组PTC不超过0.5μg/L,II组PTC介于0.5μg/L-2μg/L范围内,III组PTC介于2μg/L-10μg/L范围内,IV组PTC水平超过10μg/L。对实验组及观察组进行观察研究,主要包括抗生素应用情况、患者有无出现病死及其患者住院期间呼吸机使用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无论是C反应蛋白还是降钙素原,都呈现出一定上升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随着PTC水平不断增高,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其呼吸机使用次数也在不断增加,抗生素应用率也在不断加大,时间逐渐变长。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而言,降钙素原能切实起到良好应用效果,非常有利于病情诊断评估。

    作者:舒海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加味保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气虚衰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保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气虚衰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阳气虚衰型患者100例,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保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阳气虚衰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加味保元汤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敬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与单用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与单用硫酸镁两种方案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9%v s 71.1%),胎心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终止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用于治疗妊娠高血压与单用硫酸镁相比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剑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孕前与孕期保健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而在孕妇当中,患有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比例也逐渐升高,严重影响了孕妇以及胎儿的远期健康,因此,加强对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孕前和孕期保健至关重要。本文分别论述了肥胖症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孕前和孕期保健的要点,并对糖尿病合并妊娠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说明,希望可以提高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孕前和孕期保健的水平和效果,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作者:赖丽燕;钟晓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试论硬膜外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产科硬膜外镇痛对经阴道分娩母婴的临床影响。方法从我院产科2011年3月-2014年5月所挑选产妇80例作为调查对象,均于阴道分娩期间行不同镇痛模式,即:研究组产妇行硬膜外镇痛处理,对照组产妇不行镇痛处理,于临床产后观察母婴结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临床疼痛评分、新生儿评分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存在临床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经阴道分娩产妇行硬膜外镇痛处理作用突出,可减轻临床疼痛度,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学习。

    作者:曲明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药物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单使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全血粘度是(5.22±0.58)mpa/s,治疗后为(4.67±0.66)mpa/s,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全血粘度为(5.33±0.70)mpa/s,比(5.17±0.61)mpa/s,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来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智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分析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常规组(n=50)。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及合并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奥拉西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MOCA、MMSE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OCA、MMSE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常规组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3,P﹤0.05)。结论在常规脑血管病及合并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奥拉西坦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提高MOCA、MMSE评分,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作者:和红英;罗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4年10月,选取我院诊治的9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治疗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口服10mg/d,治疗6周,观察分析治疗前后血脂四项(TC、TG、LDL-C和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经瑞舒伐他汀治疗6周后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HDL-C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hs-CRP、FPG和HbA1c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分别P﹤0.05、﹤0.01和﹤0.01),治疗过程中仅少数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未影响治疗。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合并血脂异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C、TG、LDL-C和hs-CRP水平,对血糖未见明显负面影响。

    作者:陈毓青;陈毓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30例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30例患者均进行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左心射血分数,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0例患者经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其心功能各项指标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其中2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显效,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结论对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

    作者:娄占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