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救治策略

陈小玲

关键词:产后出血, 救治策略, 原因
摘要:目的 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进行救治方法的探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产科中发生产后出血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和原因进行探索的同时运用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结果 根据调查研究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且产妇的分娩次数、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出血存在紧密的联系,组间数据分析差异明显(P<0.05).结论 多种原因都会引起产后出血,分析并解决相关因素和原因,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产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腹腔镜技术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生产实习60名学生的实习资料,所有学生在普外科实习期间,均参与常见病传统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在手术结束后,采用考核专业知识、问卷调查效果的方式,对学生的生产实习效果做出评估,判断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的价值. 结果 学生在腹腔镜技术的实习中,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在传统手术的学习,而操作能力及参与度均低于在传统手术的学习,比较两种学习方式,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生产实习中,腹腔镜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的图像信息,帮助学生增加解剖学及手术步骤的理解,但学生的手术参与感不强、缺乏动手操作能力,需要加以改进.

    作者:马明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和实验组(54例,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62%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选择和应用推广.

    作者:王伟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检测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57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57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等级分为三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心功能患者及对照组血清CRP、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胱抑素C(Cys-C)、降钙素原(PCT)及前白蛋白(PA)水平,同时比较不同NYHA心功能等级患者血清CRP的水平. 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CRP、BNP、cTnI、Cys-C、PCT及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CRP水平与心功能等级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CRP水平可作为心功能不全患者重要的临床诊断指标,其水平与心功能等级显著相关.

    作者:高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共有60例,根据临床就诊时间分为4组,其中包括A组(0<VT≤2h)、B组(2h<VT≤4h)、C组(4h<VT≤6h)、D组(VT在6h以上),对四组的心电监测结果给予对比分析. 结果 在本文60例病人当中,心电图检查结果呈现阳性一共有16例,占总体的26.67%,其中包括有Q波改变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3.3%;R波改变一共有3例,占总体的5%;ST段改变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8.3%;T波改变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10%;四组病人的心电图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心电图阳性率要比C组和D组高(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间的心电图会发生明显改变,同时大部分出现在发病以后的2-4小时当中,主要为T波改变,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方法 选择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术后合并切口感染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治疗的60例阑尾炎术后切口未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体质指数BMI、化脓性穿孔例数、逆行法切除例数、手术时间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t=1.021,P>0.05). 结论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由手术时间、病理类型、肥胖等多种因素引起,必须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加以科学防治,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肖天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 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比较两组置入动脉鞘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置入支架数、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效果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相当,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德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体重指数与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探讨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和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探讨体重指数是否引起该病危险因素加大. 方法 从2015年3月-2015年7月时间范围内,选取事业单位员工作为调查分析对象,并对其开展健康体检. 员工共有3000人,全部对其开展体检,主要针对于体重指数方面,在体检完成之后,根据员工体重指数不同,将其分为体重偏轻、体重正常、体重偏重以及体重过于肥胖等不同类型.结果 根据体重指数划分,体重正常(55.7%)人数多,要高于体重偏重(32.3%)、体重偏轻(6.5%)和体重肥胖(5.5%). 在3000名接受体检人员中,血脂异常(51.2%)、高血压(30.8%)患者人数较多,另有一定糖尿病患者(2.7%).根据性别来看,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对于高血压而言,体重偏轻(26.7%)、体重正常(27.1%)、体重偏重(40.2%)以及体重过于肥胖(67.3%)明显呈现不较大区别,体重指数加大患病率也越高. 对于血脂异常而言,体重偏轻(13.8%)、体重正常(37.3%)、体重偏重(73.6%)以及体重过于肥胖(87.8%)同样呈上述规律.对于糖尿病而言,体重偏轻(0.5%)、体重正常(1.3%)、体重偏重(3.2%)以及体重过于肥胖(7.9%)同样呈现明显差异. 结论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体重指数越高,越容易产生心血管疾病,无论是血脂异常还是高血压,甚至于糖尿病都会明显加大患病几率,且男性患病率普遍大于女性.

    作者:马雪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和研究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以及临床护理的方法和干预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以来,在心内科进行临床诊治的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88例. 根据抽签法将他们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4例). 对他们诱发心绞痛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心绞痛相关因素基本相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30.68%为精神高度紧张,21.59%为未按时服药,18.18%为早期强行活动,12.50%为睡眠时心绞痛,11.36%为治疗配合度差,5.68%为护理人员因素.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95.45%)、临床总有效率(93.18%)以及护理总满意度(95.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45%,75.0%, 79.55%),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诱发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绞痛的主要因素为精神高度紧张以及未按时服药. 经过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好,临床治疗效果高,因此,是一种有效、科学、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李红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益气活血法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例基础并均采用西医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气活血法中医药剂,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对照组病例则加用维生素B和B肌肉注射,每天1次持续两周.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病毒性神经病变,不但能够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还能够使得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提升.

    作者:白发臣;刘尧斌;张明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选,共120例,将其分成不同疗法组,即:西医组行基础西医疗法,中西医组于上述基础上行中医疗法,评定预后效果. 结果 中西医组患者预后疾病缓解率96.7%高于西医组83.3%,存在临床差异(P<0.05).结论 临床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疾病症状,提高整体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曹荣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4例急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7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2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44%,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为5.26%,对照组复发率为19.30%,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祥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衰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衰在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26例进行再同步化治疗, 观察患者手术前3d, 手术后3个月, 手术后6个月的QRS波时限、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右室同步性差值、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血浆脑钠肽(BNP).结果 心衰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疗效经比较,QRS波时限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变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变宽,左右室同步性差值与手术前比相比明显减少、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高于手术前步行的距离,血浆脑钠肽(BNP)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 手术后的指标与手术前的指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衰再同步化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降低心衰患者的猝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20mg的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对病人采取40mg的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给予对比分析. 结果 临床治疗以后,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血脂水平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病人的TC、TG以及LDL-C水平明显要比对照组低,HDL-C水平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采取辛伐他汀使用剂量在每天40mg的时候,治疗效果明显,并且不良反应较低,使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段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镇痛、吸氧、抗心律失常个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和研究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20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采用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经过对两组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患者心绞痛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提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钟晓东;赖丽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体会,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日期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患者均接受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采用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三项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0%(35/3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58%(31/38),但组建差异不显著(P<0.05). 观察组的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在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上应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可以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玄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男性心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对阿司匹林抵抗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需要进行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300例,年龄在60-9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6.53±7.65)岁. 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低剂量组(100ml/日)和阿司匹林高剂量组(300ml/日). 所有的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均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五项等检查,并详细了解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病史情况,并详细记录所有的数据. 所有的患者在进行各自所需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阿司匹林药物的治疗, 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时间均大于一个月,对其进行随访,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的结果显示,无论剂量多少均可能导致TBX2和血小板聚集率的降低,但,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比较发现,低剂量组占40%,高剂量组占30.3%.在UAP和AP中阿司匹林抵抗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阿司匹林抵抗的老年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生临床不良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作者:冯国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的准确性,探讨两种不同途径的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拟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00例,分别接受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的检查,研究人员将所有患者的两次超声检查图进行存档并分析得出异位妊娠的诊断,比较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 后经手术和病理诊断共有95例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腹部超声(95.8%对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80%对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临床中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阴道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 为了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应该大力推广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

    作者:颜向民;陆艳富;郑礼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4月~2015年4月以来,我院妇科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 将她们依照数字表法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围术期综合护理进行临床手术干预,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和护理效果. 结果 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93.48%)、患者满意度(95.65%)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82.61%),各项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好,控压显著,患者满意度高,生命质量高,是一种有效、理想的临床手术护理方法.

    作者:许凤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间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各项指标. 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健康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呈显著正相关,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平行上升趋势,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的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以及并发症防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蜂盛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