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孙颖
目的:探讨强化后的护理措施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骨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强化后的护理,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水平、满意度两项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通过分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疼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后的舒适护理手段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和评价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9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参照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室一般性护理服务,并且收集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 享受手术室优质服务的实验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评分为平均(94.5±6.9);享受手术室一般服务的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服务的评分为平均(81.3±7.6),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手术质量、缓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紧张情绪、提高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质量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等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临床运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体会.方法: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2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3例患者症状消失、脑脊液化验基本正常,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者出院时双下肢活动障碍经治疗护理后基本可以独立行走.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1例患者死亡.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可转变患者概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巧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早癌筛查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定本院50例无痛胃肠镜早癌筛查患者,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均行无痛胃肠镜早癌筛查,同时予以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显著较护理前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无痛胃肠镜早癌筛查期间予以综合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心中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麦燕贞;罗艳贞;陈建清;夏惠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评价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小艳;杨勤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曹晓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医院放射科X线器械设备的更新,为提高X线照片质量,加强临床质量控制和医务人员专业素养,同时定期检修器械,提高投照技术和暗室的管理,提高患者和放射科技术人员的沟通和配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优影像参考.
作者:李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在分析脱发现象发病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外治中医理论,有针对性地选取了部分中药配制外用生发酊,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疗效,证实了配方的实际有效性,初步探讨了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同时也期待能进一步研究中草药外治法的作用机理,不断提高中药外治脱发的治疗效果,为发扬中医药优势、开发更好的配方而努力.
作者:许冬平;乔建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恶性肿瘤给生命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威胁,也同样成为社会所热议的焦点问题.对恶性肿瘤的护理来讲,不但与医院密切相关,而且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在恶性肿瘤护理方面的工作质量不高,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恶性肿瘤护理效果,文中探究我国恶性肿瘤护理中的问题以及对策.
作者:冯晓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患者274例,将按照分为研究组(镇静技术化管理,233例)、对照组(常规的护理管理,41例),对患者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1月后生存状况以及谵妄发生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应用效果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彭晓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仔细观察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节段性运动异常,并与患者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临床疑似冠心病,经心超发现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12例患者,将其超声所见与冠脉造影、EC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12例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中有1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诊断正确率为83.33%;有9例术前ECG提示ST-T异常,符合率为75.00%;2、1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均行PCI术;3、除了节段性运动异常,冠心病患者还常伴有其它征象.结论:疑似冠心病患者超声检查中所发现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与ECG改变、冠脉造影结果符合率较高,对冠心病的诊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琦;佘铜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92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2例患者分别应用CT诊断与MR诊断,对比病理结果.结果:经CT诊断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达79.35%,经MR诊断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达98.91%,MR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结果,CT诊断发生的漏诊率率明显多于MR诊断漏诊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MR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能有效降低漏诊率,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楼;黄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食管癌微创手术患者15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为7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乳糜胸、气管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气管插管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乳糜胸、气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姬云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35例AMI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17例,研究组18例.前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病患的抢救效率.结果 经统计分析,两组分诊时间、急诊科滞留时间和急救总时间分别为(1.1±0.3,2.7±0.6)min、(7.9±2.1,23.3±2.8)min、36.9±3.9,64.9±4.8)min,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急救护理路径合理运用于AMI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提倡推广.
作者:赵少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对症治疗加用红霉素与联合使用阿奇霉素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68例,分为行对症治疗与红霉素辅助对照组(n=34)与加用阿奇霉素方案干预实验组(n=34),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退热、止咳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症治疗同时采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用药方案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理想.
作者:冯淑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动态脉搏血氧监测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共124例经动态脉搏血氧监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以及其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影响SpO2监测准确性的因素包括手指插入探头的深度及方向不当、肢体活动过于频繁、指端皮肤温度过低、肢体及部分皮肤受压、皮肤过厚或色素沉着、探头异物、外界光源影响、接触不良、探头或电缆损坏.干预后,各影响因素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动态脉搏血氧监测能有效反映出患者动脉血氧的变化情况,但监测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手指插入探头的深度及方向、肢体活动、探头损坏等,临床中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这类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作者:陈敏亚;李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并探索早期肠内营养及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临床当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用随机数字抽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期间,对其施加精细化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施加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作者:杨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所实施的诊断方式,纳入标准磁共振组与CT组(n=70).在分别实施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后,比较其临床诊断检出率.结果:CT组检出率为85.71%,磁共振组检出率为98.57%,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检出率较高,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膝关节损伤位置、类型,对其诊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李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从2017年6月到2018年收治的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80例参与本次利拉鲁肽治疗观察,利用计算机的系统分类模式,按照不同时间短接受治疗的根据,将2018年前参与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治疗并采取二甲双胍的患者归纳为对照组,共有40例;另外2018年以后采取二甲双胍治疗并添加利拉鲁肽模式治疗的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患者归纳为观察组,共有40例.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糖尿病的控制状况,以临床的数据反馈分析治疗的有效性,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总结采取不同形式治疗中,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产生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通过二甲双胍治疗并添加利拉鲁肽模式治疗,不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来看,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治疗前后的BMI指数得到良性的波动.两组在相关的数据对比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于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来说,是一种特效药,按照传统的二甲双胍治疗方式添加二甲双胍联合用药,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肥胖和体质量超标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优化.
作者:曹杨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雌二醇与孕酮检测对先兆流产以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24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果,将患者分为继续妊娠组140例以及妊娠失败组100例,同时选取100例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雌二醇与孕酮的浓度.结果:先兆流产组患者雌二醇以及孕酮检测值较对照组患者低,而继续妊娠组患者雌二醇以及孕酮检测值明显高于妊娠失败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雌二醇以及孕酮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735,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32-0.853、0.665-0.8.6;cut-off值分别为286.54mg/L、13.13mg/L,证明对于判定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雌二醇敏感性显著优于孕酮检测结果.结论:使用雌二醇以及孕酮检测对判断先兆流产患者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为患者后续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邢江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