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华
目的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对其院内感染预防方面进行分析.方法 在我院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选取2014年至2017年的护理中的感染与预防管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会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应该分为两组,在2014年至2015年,在本院静脉配置中心,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而这一期间的所有研究对象命名为观察组;而在2016年至2017年,在本院静脉配置和中心,未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而这一期间所有研究对象命名为对照组.对本次研究过程中,患者在各环节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记录,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具有较多的优点,根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在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之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更为严格,在消毒合格率、药液运输等方面,实施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的患者明显优于未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的患者(P<0.05)结论 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而也降低了院内感染的情况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胡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改良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减少因静脉留置针固定不妥造成的贴膜固定松脱,致使静脉留置针脱管,渗出(渗血、渗液),贴膜使用时间缩短.方法 选取所在科室穿刺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后的固定方法,比较两种方法造成留置针贴膜使用时间的长短.结果 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贴膜使用时间较传统固定后贴膜使用时间延长.结论 改良后采用高举平台法及3M透明贴膜无张力固定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因贴膜固定松脱造成的静脉留置针脱管,渗出,延长了静脉留置针贴膜使用时间.
作者:高其欢;陈文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站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02例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大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吸气分数,残总比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时采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疾病症状,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元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能量消耗较摄入为多,体重常锐减,疲乏无力,生活质量降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肠道吸收糖分,加速肝糖原分解,但由于氧化利用加强,一般空腹血糖正常,仅有餐后血糖增高,耐量多异常,常使糖尿病加重,甲亢控制后减轻或恢复.此病并不多见,但二者相互影响,甲亢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了甲亢,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只有长期坚持饮食疗法,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王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对综合性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患者的总数为100例,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0例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进行护理,50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防止脑梗死的进一步恶化.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夏绍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76例青年女性乳腺癌(年龄≤3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85例同期老年女性乳腺癌(年龄≥65岁)为对照.结果 青年组肿瘤直径在2 cm~5 cm之间者占61.8%,浸润性非特殊癌占78.9%,浸润程度T3~T4者85.5%,临床分期Ⅱ~Ⅲ期占73.7%,均高于老年组,其中T分期及p TNM分期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老年乳腺癌中表达呈中度相关,在青年组中呈弱相关.结论 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注意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自我防护知识,并定期进行检查,时刻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并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
作者:杨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医院属于知识分子密集的专业领域,人力资源成为了行业竞争中取胜法宝.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变化,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作者:郝震敏;李树珍;李秀丽;谢坤;刘庆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本文梳理了妇科炎症治疗的相关研究成果,侧重从思想领域、愈后干预治疗的重要作用以及妇科疾病发病率治愈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在确保患者康复的同时,注重良好心态的培养、术后治愈的干预以及分类治疗效果,对于预防和提高妇科炎症治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于患有肢体骨折的病人实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之后,病人四肢出现的肿胀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选择在2015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肢体骨折的病人2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各100位.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比较两组病人四肢肿胀程度以及有关护理的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满意程度是78.0%,康复护理组的满意程度是91.0%.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病人对于医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病人四肢的肿胀程度,具有医学临床上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骨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肉瘤患者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疼痛状态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中度疼痛患者和重度疼痛患者多在对照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提高医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提高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医药行业来讲是个关键课题.文章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对影响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医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意义,力争建立一套针对医药企业的质量体系有效性分析的实际操作方法,以期使医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得到改善.
作者:缪世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聚焦解决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众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纳为试验对象,并根据其接受护理方案意愿的不同分别分为两组进行区别护理(常规组:传统护理;创新组:传统护理+聚焦解决模式).而后由临床观察小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好感度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创新组患者在上述所有相关指标的数据中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且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性质(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护理总好感度分别为72.73%(常规组)和96.97%(创新组).结论 在传统性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可在显著改善其心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好感度,值得推广.
作者:韦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曹晓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指导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医院治疗效果较好,出院后转入社区继续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例,采用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于脑梗塞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情况,同时依从性的提高,有利于患者的疾病预防及降低二次复发率,值得进一步全方面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伴随着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医疗数据库的开发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护理专业在医疗大数据的背景下,发展趋势也在发生着改变.护理人员在数据库资源的构建以及数据库的使用、开发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医疗大数据时代护理专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护理人员应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作者:于媛媛;朱婉;何静;姜冉;王秋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健康体检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体检效率、质量等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在体检效率、质量等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5%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提升体检效率、质量、体检者满意度等,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叶秋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当今阶段,风险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重视,本文主要是对急诊分诊管理中将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使用价值以及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应用做出探讨与研究,希望为更多的医生提供经验与借鉴.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过治疗的急诊科患者320人.患者均是在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的急诊救治.我们将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联合管理组和单一管理组,每组160人.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安全管理结合,联合管理组中主要是讲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相结合,在单一管理组中,主要是对患者实行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统计,可以明显看出联合管理组的患者整体状况要优于单一管理组,其中主要表现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后急诊科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提高急诊科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增强护理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董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心胸外科护士分层培训对于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进行的培训的15名心胸外科护士,将其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采用分层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的另15名心胸外科护士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种培训方式对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护士培训后理论笔试、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研究组护士工作的胜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胸外科护士分层培训能够大限度提升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可推广.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SAS(35.98±3.48分)、SDS(48.15±4.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48.15±4.06)、SDS(45.40±3.4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显著缓解,伴随的并发症少,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高,推广价值高.
作者:徐孙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嗅神经母细胞瘤(esthesioneuroblastoma,ENB)是一种约占鼻腔3%-5%的少见神经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现该病并非罕见.ENB主要发病部位与嗅粘膜分布一致,起源于筛骨骨板、鼻中隔上1/3、上鼻甲及前组筛窦粘膜的嗅神经上皮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异位嗅粘膜的存在,其他鼻窦腔、鼻咽、蝶鞍、鞍旁及嗅沟等亦可发病.本病的男女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存在两个高峰发病期,分别为11-20岁及50-60岁.
作者:尹鹏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