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脉搏血氧监测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陈敏亚;李倩

关键词:动态脉搏血氧监测, 影响因素, 干预, 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脉搏血氧监测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共124例经动态脉搏血氧监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以及其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影响SpO2监测准确性的因素包括手指插入探头的深度及方向不当、肢体活动过于频繁、指端皮肤温度过低、肢体及部分皮肤受压、皮肤过厚或色素沉着、探头异物、外界光源影响、接触不良、探头或电缆损坏.干预后,各影响因素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动态脉搏血氧监测能有效反映出患者动脉血氧的变化情况,但监测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手指插入探头的深度及方向、肢体活动、探头损坏等,临床中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这类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

    目的:脑梗死患者当今医疗的治疗阶段中,仍然存在着难治愈的特点,本文主要是针对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等进行概述,探讨对脑梗死患者中的偏袒肢体进行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希望为更多的医疗工作者提供经验.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患者均是患有脑梗死疾病,选取了5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了两组,并命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我们将传统的常规护理应用在常规组中,实验组中则使用肢体康复训练护理配合常规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我们设置专业的调查问券,有家属和病患共同完成,目的是对护理期间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且根据患者的生活实际,来进行评估分级,主要关注患者的肌力变化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自理,是否能够正常生活.结果:经过数据的统计,实验组患者的精神面貌以及生活状态较好,并且实验组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相处融洽,有着较高的满意度,高达9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2%;我们对患者的肌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进行测评了,实验组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自主生活,对家属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将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运用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患者可以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这就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并且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放轻松,与医护人员和谐相处,对患者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值得在临床界所推广.

    作者:张雪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在小儿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112例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普罗帕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在小儿心律失常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顺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粘膜下子宫肌瘤的宫腔镜电切除术—附7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妇科收治的7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子宫肌瘤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宫腔镜电切除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2组妊娠结局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粘膜下子宫肌瘤实施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促进患者及早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朝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目的 研究导致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办法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以从2013年10月份到2017年9月份期间于我科进行过呼吸机治疗的18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其病例信息,对上述患者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进行计算分析,对导致该病发生的一系列因素进行讨论.结果 通过整理分析得知,在所有病人当中,患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人有40名,其概率达到22.22%,借助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导致病人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包括食物的反流,以及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再者是长期使用呼吸机,然后是抗酸剂的使用,后是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上述致病因素的对应发病率分别为36.96%、31.46%、38.16%、25.74%、23.74%;经过测量,上述项目的OR值为5.45、4.13、3.39、3.23、2.98.结论 使用过呼吸机的病人当中,有很多患者都会患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种病,该病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在进行具体治疗时,需要让病人采取半卧位,增强身体机能,改善健康质量,在使用抗菌药消炎药时要把握好适应症,严格按国家规定进行用药,尽量不要让患者持续性的使用呼吸机,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作者:雷君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桧木精油主要成分分析及其功能性研究

    桧木是柏科侧柏属的一种古老树种,其提取物(桧木精油)具有抗衰老、抗病毒、抗癌变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微观图谱的形式,了解其主要成分,并以柏木脑等为例,分析桧木精油具有抗衰功能的原因.研究结果是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清除自由基方面,包括柏木脑、烯类化合物等三个维度;减少脂质过氧化方面,包括鞣质、黄酮类化合物两个维度.

    作者:黄雪妮;石榆锋;赵芷嘉;李东昱;陈玉兰;蒋筱;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雷贝拉唑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面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内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病人用电脑程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人.对于A组患者,每天让其服用一千毫克阿莫西林、五百毫克克拉霉素、后是二十毫克的雷贝拉唑,一天两次;而对于B组患者,我们每天同样让他们服用两次的一千毫克阿莫西林、五百毫克克拉霉素,只是将雷贝拉唑替换成了同样剂量的奥美拉唑.每组患者都一样服用以上药物连续三周.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高达97.7%,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87.7%,P<0.05;同时A组的不良反应率只有6.67%,显著低于B组患者18.9%,P<0.05.结论:和奥美拉唑比起来,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方面,雷贝拉唑所起到的效果明显高于前者,同时它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较少,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地使用.

    作者:王翠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实际调查,观察并分析出血性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效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首先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42例,医护人员为这42例患者提供CT和MRI的检查,并且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之后对患者进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内压治疗.结果: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发病位置在大脑中动脉主干区的患者有21例,患者的发病位置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去的患者有8例,在大脑前驱动脉供血区的患者有5例,将这些患者的发病病灶形态不同,可以将患者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除此之外,参与研究的42例患者有5例血肿型患者,占全部人数的11.9%,非血肿型患者37例,占所有人数的88.1%,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终有2例患者发生了多脏器功能性衰竭,并终宣布死亡,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发病后4周内,患者的病灶都被完全吸收,患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发现,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有脑梗死和高血压,通过利用CT和RMI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诊断,然后对患者进行及时、有针对的治疗,合理调整抗凝和血栓的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谈湿性愈合方法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患有压疮的病人应用湿性愈合治疗手段对于病人伤口愈合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压疮的病人8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些病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是康复治疗组,对比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患有压疮的病人的状况.结果:在康复治疗组的40位病人中,有92.48%的病人压疮情况好转或是痊愈,在和常规治疗组的病人压疮情况比较中,相关差异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通过应用湿性愈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病人承受的压疮痛苦,有助于加速病人压疮的痊愈,通过应用湿性愈合治疗手段来治疗压疮的效果要好于应用干性愈合治疗方法的效果.

    作者:陈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微创手术治疗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疗法将其分入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微创手术治疗对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得更好.

    作者:王谋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提高X线照片质量的方法之研究

    随着医院放射科X线器械设备的更新,为提高X线照片质量,加强临床质量控制和医务人员专业素养,同时定期检修器械,提高投照技术和暗室的管理,提高患者和放射科技术人员的沟通和配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优影像参考.

    作者:李雄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60例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实验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效果与不良反应均好于参照组,数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尼莫地平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用于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亚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中则除了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措施外,还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并将两组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出现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中加以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存在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罗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讨口腔癌伴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中的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对于患有口腔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在围术期间应用医学临床护理手段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这一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口腔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人9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有45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也有45位病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均使用联合根治手术,其中,康复护理组的45位病人接受拟定的医学临床护理手段进行护理以及治疗工作,常规护理组的45位病人接受普通的护理手段,对比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住院开销,住院时长,对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对相关病症知识的了解度的差异性.结果:康复护理组的病人住院开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住院时长,对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对相关病症知识的了解度方面要好于常规护理组的病人,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针对患有口腔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在围术期间应用医学临床护理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长,降低病人的住院开销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水平.

    作者:张胜娟;崔小欢;刘娜娜;刘运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区段切除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区段切除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1-2018.6在我院接收治疗的乳腺炎患者总共6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且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有32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则使用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6.88%与71.87%,前组明显高于后组(X2=7.59,P=0.006).结论 在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过程当中,相比服用药物,区段切除术的疗效更加显著,可以达到更高的有效率,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的使用.

    作者:王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泌尿外科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是由于护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近年来泌尿系统的感染所导致的病情恶化的发生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泌尿外科疾病的治愈情况和患者的康复情况与临床的有效护理有着直接的关联[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质量和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护患纠纷呈上升的趋势,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便成了人们日益增高的需求,使得护理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沟通对于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方式.同时有助于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终也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我修养.本文分析如何有效进行人性化护患沟通和人性化护患沟通的技巧,以及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对泌尿外科护理工作的作用.

    作者:赵小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8例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患者分为比对组(n=39)和探析组(n=39),比对组患者应用阿维A胶囊口服治疗,探析组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23,P=0.0846),治疗后比对组患者PASI评分明显高于探析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2674,P=0.0161).比对组患者用药后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探析组患者用药后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x2=0.9291,P=0.0734).结论:银屑病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单红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与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曹晓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我国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恶性肿瘤给生命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威胁,也同样成为社会所热议的焦点问题.对恶性肿瘤的护理来讲,不但与医院密切相关,而且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在恶性肿瘤护理方面的工作质量不高,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恶性肿瘤护理效果,文中探究我国恶性肿瘤护理中的问题以及对策.

    作者:冯晓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方式.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感染症状,纳入参照组与感染组(n=39).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评估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不适宜的备皮、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低体温及合并慢性病等,均为常见的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常见影响因素.感染组患者数据对比与参照组差异明显,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外科围手术手术部位易于受到年龄因素、手术操作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基础疾病因素等影响,发生感染问题.在明确调查高危因素的基础上,需要为患者实施预防性治疗,降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更好的发挥手术治疗作用.

    作者:范晓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研究是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某院在2017年8月份至2018年5月份治疗的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88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给予对照组43名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45名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再对他们的住院时间,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花费的治疗费用也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花费的费用,还能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因此,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贺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