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镇痛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王丽

关键词:镇痛, 护理, 效果
摘要:在临床上,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普通外科手术治疗后,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镇痛护理的应用还具有提升患者舒适度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术后镇痛护理的措施,还阐述了为手术患者实施术后镇痛护理的效果分析.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肿瘤患者放疗后皮肤护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临床治疗肿瘤患者的方式有:(1)手术治疗、(2)化学治疗、(3)放射治疗、(4)生物治疗等四种方式.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患者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放射治疗中所采用的放射线不仅仅会对肿瘤细胞产生破坏,还会对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害,从而导致患者放疗后的皮肤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轻微的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红斑,同时伴随着刺痛和瘙痒以及烧灼感等症状,重度不良反应则会导致患者出现湿性的蜕皮以及口腔溃疡,此时应立即暂停放疗.而放疗后实施皮肤护理的目的则是为了使放疗的照射区域皮肤处于清洁和舒适的状态,同时减少应不良反应所造成的疼痛,预防皮肤的感染以及加快伤口的康复速度,大程度的在放疗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南立静;王力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手术室的应用实践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手术室的应用实践.方法:择选本院外科的手术室所收治病患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平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干预组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相比较常规组,干预组病患在接受护理服务后期的焦虑情绪指标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评分等,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外科的手术室来说,通过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能缓解病患对于外科手术的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作者:王玉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行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心率、呼吸频率、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护理干预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梅;王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原性肺水肿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性肺水肿采用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01月14日至2018年03月10日,均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且对诊断后结果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经CT技术诊断后,存在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20例,其中右下叶背段共4例、右下叶背段及后基地段共4例、右下叶共4例、双下叶背段共8例;存在云絮状密度增高影共12例,其中右上叶前段、后段下叶背段及左上叶前段、下叶后基底段共6例,右上叶、中叶内侧段、下叶背段、后基底段、左上叶前段及下叶背段共4例,右上叶后段及右中叶内侧段共2例;尚未发生晚期病变.按照CT影像分为四种类型,即中央型15例、百分比46.88%,局限性8例、百分比25.00%,弥漫型5例、百分比15.63%,间质性4例、百分比12.50%.结论:CT诊断高原性肺水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工作提供客观、可靠依据,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罗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 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采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后,比较分析其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参照组与研讨组.参照组单独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而研讨组单纯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发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讨组治疗效果较参照组更佳,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时不良反应与参照组相近,P>0.05.结论 分别采用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通过研究表明两中药物治疗效果相近,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莫沙必利药物治疗不良反应优于多潘立酮,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曾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400例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200)和对照组(n=200).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的ADL评分、满意度以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的差异性十分显著,统计学为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脑梗死患者护理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保证日常生活质量的提升,确保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李会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焦虑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焦虑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伴焦虑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仅用兰索拉唑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改善程度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焦虑糜烂性胃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

    作者:孟春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推拿配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推拿联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01例,通过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比照组(n=49)和探讨组(n=52),为比照组患者实施推拿治疗,探讨组患者联合应用推拿、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VAS评分.结果:比照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81.63%,探讨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98.08%,探讨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明显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照组患者VAS评分为(7.89±1.28)分,治疗后为(6.18±1.14)分,治疗前探讨组患者VAS评分为(7.91±1.23)分,治疗后为(3.74±1.09)分,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推拿联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病情改善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其疼痛感.

    作者:高振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我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患者75例以及实验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实验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加优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更加良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可以分析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环丙沙星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实现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各项肺功能情况,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并且具有极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永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细菌感染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用传统的头孢噻肟治疗,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治疗,连续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治疗早产儿重症细菌感染,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作者:陈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对策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对策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及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2组,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另1组为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两组各纳入病患30例.结果:对比两组止血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均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施以急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洁;周静;高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入路及钢板放置位置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入路、钢板放置位置,对外踝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外踝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51)、对照组(n=51).对照组经腓骨外侧入路+钢板外侧固定,观察组经腓骨后侧入路+钢板后侧固定,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统计学意义均不存在,P>0.05.结论:外踝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外侧入路+钢板外侧固定、腓骨后侧入路+钢板后侧固定,均存在一定的利弊.所以,治疗前需结合患者的病情、骨折分型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入路,确定钢板放置位置,以此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

    作者:杜岩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产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干预组和传统组各45例.90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治疗,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明显改善,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5%,传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2.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传统组,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高,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54例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均分,各27例,纳入实验组的患者行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后Barthel指数、护理后SAS评分、护理后SD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方欣;张秀娟;谢春花;徐荣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出2015年3月-2018年5月80例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至开始抢救、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从接诊至开始抢救、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急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在临床护理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柔鲜古丽·亚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非骨损性腰腿痛给予中医理疗联合硬膜外腔注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采取中医理疗联合硬膜外腔注药对非骨损性腰腿痛进行治疗的临床医学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80名非骨损性腰腿痛患者中,随机选取出其中的100例患者.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50例为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中医理疗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的中医理疗治疗外,还进行硬膜外注药治疗.实验观察中进行数据记录、对比与分析,发现两组的愈显率比对明显.结果 显示对照组的愈显率仅为82%,而观察组的愈显率则高达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5.79,P<0.05).两组的治愈结果对比,发现对非骨损性腰腿痛患者进行中医理疗联合硬膜外腔注药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仅进行常规中医理疗治疗.结论 采取中医理疗联合硬膜外腔注药对非骨损性腰腿痛进行治疗的临床医学效果更好,具有广泛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郭佳鑫;郭振阳;郭子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麻醉护理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对其他国家比如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麻醉技术发展情况,这些国家的发展比较早并且很成熟的麻醉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我国的麻醉护理现状,把将要开展的适合我国国家发展的麻醉技术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刘志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合手法复位-外侧双克氏针与内外髁交叉双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期随访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与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中期随访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手术并行闭合手法复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9例,按两种手术方式分为A组(14例)与B组(15例),A组患者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B组患者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石膏外固定.结果:术后A组患儿上肢负载所需时间,肘屈伸功能、前臂旋转功能、提携角、Baumann角及前倾角恢复度数与B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z=-0.148,P=0.883);结论:闭合手法复位-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与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在术后负载所需时间、肘屈伸、前臂旋转、提携角、Baumann角及前倾角恢复度数均无明显差异,克氏针内外髁经皮交叉固定与单侧双克氏针经皮固定相比易于发生尺神经损伤.

    作者:张晓军;刘青超;杨金杰;王延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体会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腹股沟疝10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用传统疝修补术为患者治疗,观察组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把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1.30±7.85min)、住院时间(4.25±1.21d)、术中出血量(23.34±5.60ml)都优于对照组;术后1d、4d、7d的VAS评分都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6.98%).结论: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比使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患者,效果更好且能减轻术后患者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评估及操作现状调查

    从临床实践来看,针对窒息或者呼吸衰竭等一系列比较危重症的患者进行抢救,比较常用的措施就是经口气管插管,然而针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经口气管插管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口腔护理的难度,趁着这个机会,细菌或者病毒呈现出爆发式的大量繁殖,这样就从根本上为口腔和肺部感染提供了契机,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本文着重分析和探究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评估及操作现状,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作者:武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