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潇潇;朱应昌;王捷
目的 观察急诊休克病人在床旁超声引导下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方法 72例急诊休克患者中,采用床旁彩超引导下的右锁骨下静脉穿刺38例(观察组)和传统体表定位组34例(对比组).比较两分组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穿刺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成功率92.1%,优于对比组61.7%(P<0.05);观察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均少于对比组(P<0.01);两分组穿刺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休克病人在床旁彩超引导下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提高明显,缩短穿刺时间,减少穿刺次数.
作者:饶广浩;徐招柱;谢锋;王东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的经验.方法 2010年8月至2015年1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5例,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61~79岁,平均68岁.术前临床诊断:T2N0M0~T3N0M0.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全膀胱切除,前列腺切除或子宫全切除、阴道壁部分切除.尿流改道方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4例;回肠通道术9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例.结果 15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20~550 min(平均400 min).出血量100~800 mL(平均240 mL);术中、术后输浓缩红细胞0~400 mL(平均200 mL).术后3~8 d恢复饮食,3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原位膀胱术者4周拔除尿管.随访1~4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中操作精细、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恢复快,可作为全膀胱切除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南辉;邓汪东;黄志成;陈智林;彭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Roux-en-Y消化道重建手术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住院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1例,行胃癌根治及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术,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体重、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0、餐后2小时血糖(2hPG)、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2小时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变化.结果 术前31例患者中27例给予胰岛素治疗,2例给予口服药物治疗,2例给予单纯饮食运动控制血糖.术后6个月随访,14例患者继续给予胰岛素治疗,6例口服药物治疗,11例未使用任何降糖药物单纯饮食运动控制血糖良好,术前与术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对象体重、BMI、FPG、2hPG、FINS、2hINS、HbA1c及HOMA-IR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但术后6个月患者FCP及2hCP水平高于术前(P<0.05).结论 Roux-en-Y胃肠道重建术能改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欧国维;褚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相关肿瘤标志物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院治疗的30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上述患者人院后经直肠实施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两组,其中前列腺癌88例,非前列腺癌212例(前列腺增生138例,前列腺炎7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F-PSA/T-PSA、PSAD与(F-PSA/T-PSA)/PSAD水平,评估上述指标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检测F-PSA/T-PSA、PSAD与(F-PSA/T-PSA)/PSAD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SA指标相同敏感度情况下,(F-PSA/T-PSA)/PSAD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中,(F-PSA/T-PSA)/PSAD的水平变化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具较高特异性.
作者:刘毅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7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留置胃管肠内营养组(A组,n=33)、非留置胃管肠内营养组(B组,n=32)及肠外营养组(C组,n=32).A组给予术后间断夹闭胃管并给予肠内营养,B组术后早期给予拔除胃管同时给予肠内营养,C组给予肠外营养.比较三组患者营养指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不良反应、术后感染及治疗费用.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及清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短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患者短于C组患者(P<0.01).三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分别为A组5例(15.2%)、B组4例(12.5%)、C组9例(28.1%),A组、B组患者术后感染数显著低于C组(P<0.05).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B组及C组(P<0.05),B组少于C组(P<0.05).结论 术后留置胃管并同时给予肠内营养能够更好的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黄玉宝;杨家君;黄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在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78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制定个性化营养管理策略,包括健康教育、控制血糖、运动处方、纠正和预防营养不足以及预防并发症等.结果 7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76例切口愈合良好,2例切口延期5~9天愈合,无营养治疗并发症发生.结论 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通过医护一体化的营养管理,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冯惠平;苏雁甜;蒋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描述广州市2010~2011年胃癌发病情况及其人群特征分布,为胃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主动收集和被动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广州市162家具有肿瘤诊治能力医院2010~2011年入院的所有胃癌患者资料,死亡补发病例来源于死因监测系统.ICD-10编码范围为C16.结果 广州市2010~2011年胃癌的新发病例数为1835例,粗发病率为11.39/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5.22/10万和7.45/10万.从40岁开始,随着年龄增加胃癌发病率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胃癌发病率达高.35岁以上各年龄组胃癌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广州市胃癌发病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应进一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居民健康.
作者:吴伍林;吴德庆;冯新宇;褚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足踝开放性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优势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62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在伤口护理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A组)患者37例,采用传统伤口换药联合被动执行医嘱模式护理干预(B组)患者25例.观察比较两组创面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T1)、第一次清创至植皮的时间(T2)、术前VAS评分、术后3天平均V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共62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56例行二期网状植皮或邮票植皮,6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植皮区或皮瓣均成活.A组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疼痛缓解上明显优于B组.结论 VSD治疗有利于保持足踝软组织缺损创面清洁,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二期植皮或皮瓣移植提供良好前提条件,针对VSD治疗开展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规范化VSD护理流程,加强护患双方有效沟通.二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曾丹阳;潘月枝;陆丽君;施权峰;卢小健;张建春;吕厚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根刺激器在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NBD)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脊髓损伤所致NBD患者72例,分刺激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每天2次口服托特罗定(2 mg/次)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根刺激治疗,其中刺激组依据治疗方法又分为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ES)治疗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尿流动力学、尿道压力和日均排尿次数.结果 在尿流动力学方面,NES组残余尿量和大膀胱容量明显优于SNS组(P<0.017),而SNS组残余尿量与大膀胱容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在逼尿肌压力水平与日均排尿次数方面,治疗后60d,NES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治疗后120 d,NES组明显优于SNS组与对照组,SNS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结论 神经根刺激治疗有利于改善脊髓损伤所致NBD患者膀胱功能.
作者:王亮;谷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并与降钙素原(PCT)比较,探讨其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68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终诊断分为脓毒症组和非感染性SIRS组,比较两组间血清SAA和PCT含量,绘制诊断脓毒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血清SAA、PCT浓度显著高于非感染性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PCT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057、0.938±0.02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SAA、PCT各自截断点的诊断准确率为70.6%和85.3%.结论 SAA、PCT两项指标对早期诊断脓毒症均有一定的价值,PCT的诊断效能强于SAA.
作者:谢春明;刘宏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1 概述胰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诊断与治疗仍然是医疗工作者的一大挑战.据统计,2014年美国预计有46420人患有胰腺癌(2013年约45220人),约39590人死于胰腺癌(2013年约38460人)[1].目前,胰腺癌仍然是美国人群中第四位肿瘤相关的死亡原因.近美国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发布了2015年的新胰腺癌诊疗指南(Version 2),本文将对该指南更新逐一解读.
作者:周振宇;王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技巧,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从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功能恢复及有无并发症方面,对64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的骨折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75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0 mL,术后平均下床时间6天,经过6个月~4年随访,按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5分)评定,优良率为84.5%,术后未见有感染、松动、下沉的现象.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有效的方法,熟练的掌握其手术技巧,可以早期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屠永刚;任绍东;陈坚;马邦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66例进展期胃癌,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行SOX(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对照组给予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28/33,84.9%,对照组为24/33,72.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51,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食欲下降等;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27±7.15个月和17.84±4.5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33,P<0.05).结论 替吉奥+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未明原因的慢性不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2000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21例原因不明的、未曾接受手术的非器质性病变所致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部分结肠切除术或结肠脾曲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适应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以长期的、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便秘与腹泻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就诊,X线钡剂灌肠显示结肠脾曲较高,不同程度成角、狭窄或扭转,左结肠空虚萎缩而右半结肠胀大积粪.手术方法:13例行结肠脾曲松解术、6例行横结肠部分切除术、2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术后半年内、一年内发生腹痛、腹胀、便秘与腹泻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4例.术后2年随访,19例大便通畅、食欲良好、体重增加、腹痛腹胀消失,属恢复良好;2例恢复不良:包括1例行结肠脾曲松解术术后便秘无改善,1例行近段结肠大部切除术后因抑郁症术后腹胀症状无改善.结论 对于长期的、找不到原因的慢性不全性肠梗阻,手术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作者:查保国;王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单孔腹腔镜在小儿隐匿疝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12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病例1864例,隐匿疝病例534例(28.6%),隐匿疝病例中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436例(腔镜组),传统开放手术98例(传统组).通过隐匿疝的发现率,治疗总费用、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统计和分析,评估腹腔镜诊治小儿隐匿疝的优势.结果 单孔腹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放手术组在小儿隐匿疝发现率、治疗总费用、住院天数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行小儿疝高位结扎术不但能同时发现术前漏诊的对侧隐匿疝,并可同时手术治疗,避免了患儿再次手术的痛苦,减少了经济负担,具有传统开放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
作者:翁汉钦;蒋基令;孙宏武;尹润龙;莫燕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TNF-α抑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凝血功能及钙离子的影响,为TNF-α抑制剂治疗SA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制做SAP大鼠模型;对照组:假注射组,20只,制备成SAP模型,尾部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SAP模型大鼠60只,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三个亚组各20只,模型制作成功后,分别按照0.15 mg/kg、0.30 mg/kg、0.45 mg/kg剂量水平,经阴茎背静脉注射TNF-α抑制剂;24h后,麻醉,采血针抽取各组大鼠颈总动脉血3 mL,行凝血系列检测及观察血钙水平.结果 试验期间,大鼠均存活,治疗组大鼠状态稍好,部分仍有自主活动、进食;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的APPT、FIB水平低于假注射组,治疗组血清离子钙水平高于假注射组;治疗组内3组间PT、APPT、FIB、血清离子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3组间血清总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可致大鼠凝血功能减退,血钙水平降低,TNF-α抑制剂有助于改善SAP模型大鼠凝血功能及血清离子钙水平,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且呈较明显的剂量依赖,在0.45 mg/kg剂量水平,改善效果更显著.
作者:黄冬凌;林建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非金属胆道支架内引流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非金属胆道支架内引流治疗的35例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胆管梗阻原因为单纯肝外胆管结石30例,恶性肿瘤导致梗阻4例,胆道术后良性狭窄1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通过十二指肠镜行非金属胆道支架内引流进行胆道减压.结果 35例均成功放置胆道支架,术后无急性胰腺炎、胆道穿孔、十二指肠穿孔、出血等重大并发症发生,行非金属胆道支架置人引流后5天,血白细胞总数、血清总红素、直接胆红素、酶学指标均显著下降.结论 非金属胆道支架内引流作为一种AOSC治疗手段,具有创伤轻、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痛苦减少、符合现代医学治疗微创发展方向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方法.
作者:何威;王卫东;吴志强;刘清波;孔丽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肝细胞腺瘤(HCA)少见,肿瘤生长缓慢,但发现时一般瘤体较大,容易瘤内出血.患者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CT或MRI检查很难能确诊,往往需要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有效、实用的治疗方式,手术效果和预后均良好.本文报告一例HCA伴瘤内破裂出血病例并进行文献资料综述.
作者:黄潇潇;朱应昌;王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比较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疗效、预后和生存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经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接受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保乳术组61例和改良根治术组49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外观疗效、长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保乳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较改良根治术组显著性减少(P<0.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改良根治术组明显改善(P<0.05);保乳术组患者术后外观优良率较改良根治术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两组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和生存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乳术组患者3年后SF-36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显著性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结论 对于35岁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保乳手术具有美容佳、创伤小、并发症少和生存质量好等优点,且能保持与传统方式相似的生存率,为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尚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徐泰;赖烨钤;黄杰文;范苑林;李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再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策略.方法 选取我科32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术中精细解剖,清晰暴露甲状腺解剖标志——Berry韧带和Zuckerkandl结节,明确喉返神经“起点”与“终点”,完整切除腺体,保护喉返神经完好;术后3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予以神经营养和理疗,2例患者术后两周内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四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再手术者,喉返神经毗邻结构因粘连而层次不清,术者掌握必要的手术技巧和精细操作,暴露关键的甲状腺解剖标志以显露喉返神经,是避免其医源性损伤的重要方法.
作者:何俭东;林泽宇;吴潇;陈治平;俞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