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深良;梁华钦;欧希;叶建宇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经x-tube腰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月共收治1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L4/5节段7例.L5/S1节段6例,均行内窥镜下经x-tube腰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按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同时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功能评定按改良Macnab评分分级:优10例,良3例,优良率100%.未发现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45~105 min,平均60 min,失血量10-95 mL,平均30 mL.结论 METRx内窥镜辅助X-Tube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直视化、管道化特点,效果满意;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术中仔细操作,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忠羡;付朝华;梁胜根;范全;薛忠林;谢清华;赵振东;原向伟;秦英;刘一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头灯放大镜辅助下Focus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和技术要点.方法 自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在头灯放大镜辅助下采用Focus超声刀为主要手术切割工具完成甲状腺切除术211例.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传统手术方法行甲状腺切除术2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参数、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两组临床参数相近,有可比性.相对于传统手术组,Focus超声刀组平均切口长度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手术组88.2%无需放置引流管,常规手术组均放置引流胶管.两组手术并发症率和术后住院天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灯放大镜辅助下Focus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不增加并发症率,符合微创外科原则.
作者:彭汉伟;林建英;刘木元;郭海鹏;杨熙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就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病和诊断作简要综述.结果 绝大多数GIST可表达特异性的KIT蛋白(CDll7),但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经偶然发现,消化道钡餐造影、消化道内镜、超声内镜以及CT或MRI有助于诊断.GIST的预后与肿瘤大小和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肿瘤破裂具有高度危险性.结论 GIS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诊断手段,对无症状体征的腹腔内肿块要考虑到该病;肿瘤CD117(+)可诊断.
作者:单深良;梁华钦;欧希;叶建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46例严重混合痔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46例重度痔均一次性吻合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0 min,住院时间平均3.8d;随访平均13.4个月,患者均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肛周感染及复发.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文光;文武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四种入路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四种入路中心静脉置管在置管过程和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留置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在置管过程中穿刺失败,锁骨下静脉入路发生率高,为10.64%;②送管困难及导管头端异位、局部血肿,PICC发生率高;③气胸、误入动脉,锁骨下静脉入路发生率高;④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脱管、导管感染、非计划拔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入路发生率高;⑤导管断裂或导管漏液、机械静脉炎PICC发生率高.结论 四种入路中心静脉置管在不同期间都有其并发症,但PICC在置管过程、留置期间并发症处理效果满意,留置时间长、患者无不适感及严重并发症.
作者:吴惠文;丘宇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肝脏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的43例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断和治疗肝外伤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在腹腔镜下分别采用单纯腹腔引流、电凝辅以生物蛋白胶或明胶海绵填压及间断缝合,均止血成功.9例中转开腹.无术后死亡,并发胆瘘2例.出院后2~4周复查B超,无肝脓肿和腹腔脓肿.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诊断和治疗肝外伤是可行和安全的.
作者:何军强;吴超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应用术中结肠减压灌洗并一期切除吻合,结合术后应用抗生素及全胃肠外营养等综合治疗.结果 16例患者中,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15例,姑息性切除1例.所有患者全部治愈,无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仅一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经换药治疗痊愈.结论 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有效地的肠道灌洗,重视围术期综合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刚潮;陈勇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技术(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在损伤控制性处理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损伤控制性处理后的严重肝外伤病人进行血管造影,观察是否有再出血的表现,并对出血动脉进行选择性的栓塞.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13例肝动脉造影显示2例胆道出血,5例肝外伤创面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形成,3例无出血征象.1O例进行了出血肝动脉分支栓塞均成功止血.随访3个月至2年.无再出血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 血管介入技术是诊断严重肝外伤行损伤控制性处理后是否再出血以及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詹世林;陈建雄;彭林辉;霍枫;陆树桐;何邹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肠内营养支持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38例围手术期糖尿病病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病人术前均按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予饮食.术后开禁后对照组根据胃肠耐受性逐步选用流质、半流或普食.实验组口服补充含4%膳食纤维的糖尿病人专用型营养膳.两组病人能量摄入维持在84~105 kj/kg·d.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分别为7.2±1.3mmol/L和7.2±1.6mmol/L,组问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8天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为7.6±1.1mmol/L,显著性低于对照组(8.8±1.8mmol/L).术后第8天实验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淋巴细胞总数均较营养治疗前显著增高,且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出现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结论 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病人术后伤口的愈合,防止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泳谊;刘翠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盲肠不同部位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的研究,探索一种理想的、符合临床病理过程的脓毒症模型.方法 40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即盲肠结扎穿孔组(CLP)和假手术组(sham),前者根据盲肠结扎部位和程度又分为轻度脓毒症组(Min)、中度脓毒症组(Mod)、重度脓毒症组(Sev),每组10只,分别结扎盲肠25%、50%、75%(从盲肠远端起至回盲瓣),sham组仅行开腹、关腹程序.造模后24 h取血样.测定血清TNFα浓度;按照肠粘膜损伤分级评估肠粘膜损伤程度;另外40只C57bL/6雄性小鼠造模后做死亡生存分析.结果 TNF水平、肠粘膜损伤程度和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假手术组死亡率为0,轻度脓毒症为10%,中度为40%,重度为100%.结论 中度脓毒症模型是符合临床的一种理想动物模型.
作者:常瑞明;肖建强;杨涛;温立强;江志鹏;余凯;常建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可吸收生物膜对于预防术后颈前皮瓣粘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预防皮瓣粘连.方法 随机选择腔镜下甲状腺切除40例手术病人.治疗组将百菲米可吸收医用膜置于颈前皮瓣与颈前肌群之间.定期随访观察.对照组不使用可吸收膜,同时进行两组间比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部切口均I期愈合,无积液、发热及排异等不良反应,防粘连效果优良,美观效果好.结论 可吸收医用膜对于腔镜下甲状腺术后粘连预防是安全、有效的,更加保证了腔镜甲状腺手术美观的优势,可作为一种预防粘连的新方法.
作者:丁纪伟;汤治平;禤杏华;张伟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肝细胞肝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6月~2004年5月间107例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38项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其对生存率的影响.Kaplai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筛选出对肝细胞肝癌切除预后有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为85.0%,53.3%,43.9%.单因素分析:术前GGT,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后ALB,术后TBIL,术后ALP,术后GGT,肿瘤大直径,门静脉癌栓,术中失血情况,围手术期输血,术后是否复发以及手术是否根治切除等.多因素分析:术后ALB,术后ALP,门静脉癌栓,术后是否复发,手术是否根治切除与预后相关.结论 术后ALB,术后ALP,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根治性切除是影响肝细胞肝癌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王建国;刘剑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预后恶劣,5年生存率仅1%~5%,主要原因是胰腺癌具有早期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沿神经束膜扩散至胰外的生物学特征,目前手术是唯一的可以根治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尽管胰头癌的手术方式已经多达十余种,但切除率不高,仅为10%-15%,手术死亡率10%~44%,5年存活率<5%.近年研究报道胰周神经丛侵犯可能是导致胰腺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针对胰周神经清扫可能胰腺癌根治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汝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腹部手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l:2比例选择同期未合并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与年龄、性别构成、基础疾病、术前幽门梗阻、心理状态、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合并基础疾病45%、术前存在幽门梗阻30.00%、焦虑紧张心理35.00%、手术时间(3.89±1.11)h均高于对照组,是引起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相关因素.结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实施针对性措施预防和减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
作者:刘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胸腔镜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D1、D2和SF三组,手术结束前15 min,D1组和D2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和0.15 mg/kg,SF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ug/kg.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拔管后疼痛、躁动评分、需要再次镇痛的例数、不良反应和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 三组患者在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烦躁评分、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D1组相比,SF组患者拔管后SpO2明显降低(P<0.05),三组拔管后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舒芬太尼相比,地佐辛抑制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效果相当.
作者:卢丽雅;岑燕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封闭引流强负压吸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采用威通公司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护创材料,应用封闭引流强负压吸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7例.结果 27例切口均痊愈,切口水肿减轻无渗液,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时间为3~12 d,平均7.9 d.其中20例切口自然愈合,7例经二次缝合愈合.结论 封闭引流强负压吸引治疗可引流切口渗液,促进肉芽生长,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伤口治愈时间.
作者:刘伟燕;钟有限;戴惠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例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6例骨嗜酸性肉芽肿,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多为青年人,受累骨组织见朗格汉斯细胞和组织细胞不同程度增生,伴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S-100(+)、CDlα(+)、Vitnentin(+),CD68(-)、Syn(-).结论 骨嗜酸性肉芽肿组织病理学具有一定特点,需与多种疾病鉴别,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确诊有帮助.
作者:黄楚卿;吴艳云;李海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MP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分为6个处理组:对照组、MPI组(10ug/L)、MPII组(20 ug/L)、MPIII组(50 ug/L)、MPIV组(500 ug/L)、MPV组(5000 ug/L);流式细胞仪测定MP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的作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P对HepG2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浓度.结果 50~5000 ug/L的MP作用72 h,能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MP对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无影响;不同浓度的MP作用72 h后,HepG2细胞VEGF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MP在500 ug/L和5000 ug/L浓度时,VEGF mRNA表达量分别为(7.293±0.409)拷贝数/ul对数值和(8.231±0.216)拷贝数/uL对数值,高于对照组(4.761±0.624)拷贝数/uL对数值,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浓度分别为(11.153±1.552)ug/L和(11.456±1.517)ug/L,高于对照组(7.362±0.510)ug/L,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曾纪晓;夏慧敏;朱德力;何晓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拔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15例.D组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 ug/kg,15 min泵注完:C组则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诱导用药均为丙泊酚1.5 mg/ks,芬太尼3u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记录并比较下列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①注药前(基础值),DEX或生理盐水输注后5、10、15min:②插管前1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 min;③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min.记录两组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注药后10、15、插管前1 min的HR较基础值下降(P<0.05).D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拔管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C组(P12000的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显著减轻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
作者:张蓉;李玉娟;陈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个体化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46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复发5例,复发率为0.92%;术后阴囊肿胀27例;术后慢性疼痛26例,慢性疼痛率4.76%;术后恢复活动时间4.3±0.5小时,住院时候4.1±0.7天.结论 采用个体化的方案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可确保患者术后复发率低和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下床及进食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各项医疗费用低.
作者:蔡北源;杨丽明;庞凤舜;秦有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