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艳;黄守春;黄桂芳;陈桂纯;王妙婷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提示卡对开胸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寻求一种简单、实用易懂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将入选的27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5例,采用健康教育提示卡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135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对健康教育配合程度、掌握程度、术后胸管停留时间、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发生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配合程度及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术后胸管停留时间比对照组短,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提示卡使患者易于配合与掌握,缩短了术后胸管停留时间,减少了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王敏;刘莉;李金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胆结石发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憩室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十二指肠憩室与胆结石的关系.结果 在接受ERPD的462例受检者中,19.9%h患者发现有十二指肠憩室,平均年龄61.8岁,其中72例十二指肠憩室合并胆结石,发生率为78.3%(72/92),而同期检查的非十二指肠憩室受检者中,97例合并胆结石,占26.2%(97/370).十二指肠憩室中,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结石的发生率为88.06%(59/67),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合并胆结石的发生率32%(8/25).乳头旁憩室患者中结石中胆色素结石结石占54.17%(26/48)、胆固醇结石占45.83%(22/48),而乳头周围憩室患者中结石中胆色素结石结石占28%(7/25)、胆固醇结石占72%(18/25).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胆结石发病率较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患者及非憩室患者有显著增高.
作者:陈浩军;林树洪;邝杰思;张文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微型腹腔镜下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探讨其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微型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集束丝线高位结扎术的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45 min,平均32 min,术中无并发症,术后1~2天出院,56例随访3~12个月,1例复发,无睾丸萎缩、鞘膜积液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微型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集束丝线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具有安全可靠、创伤极小、手术疤痕小、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黄韬;龙兆麟;吴世皓;钟新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复合氟比洛芬酯在乳腺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90例全麻下行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3组:A组(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 mg;B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 mg+右美托咪啶0.02 μg/(kg·h);C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50 mg+右美托咪啶0.04 μg/(kg·h),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手术前(T0),手术后2 h(T1),4 h(T2),8 h(T3),24 h(T4),48 h(T5)时的心率(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疼痛(VAS评分法)和镇静评分(Ramsay分级法).并观察术后48 h内有无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三组术后的血压均高于术前,但术后B、C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均较A组更稳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8 h内B、C两组和A组比较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有统计学意义.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大于B、C组,C组嗜睡发生率大于A、B两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2 μg/(kg·h) 的右美托咪定与氟比洛芬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术后镇痛.
作者:陈美贤;卢桠楠;杨涛;叶西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包皮环切术与包皮环扎术的优缺点.方法 总结包皮环切术300例患者与包皮环扎术250例患者的回顾性资料,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 包皮环扎术手术简单快捷,出血少,切除包皮标准,外观疤痕少,避免术后包皮粘连,但术后康复时间较长;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较多,术后疤痕较多,儿童术后易发生包皮粘连,但术后康复时间较短,并可完成一些包皮环扎术不能完成的手术.结论 包皮环扎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包皮环切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欧红运;苏劲强;冯少林;李荣均;张汉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术前采用hook-wire穿刺定位肺部单纯性磨玻璃样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39例患者,共41个直径小于2 cm的肺部pGGO病灶,行全胸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术前均在DSA Innova CT引导下采用hook-wire对病灶穿刺定位,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指触诊阳性率与病灶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手指触诊与hook-wire定位的成功率,总结hook-wire定位定位的并发症等.结果 术中触诊12个病灶(29.3%)可触及并明确定位;3个病灶(7.3%)术中发现穿刺针移位;病灶的大小、深浅、病理类型、所在部位以及穿刺定位过程的时间长短,与触诊的阳性率无显著关系,39个(95.1%)病灶可通过hook-wire准确定位,与触诊比较准确性有显著差异(P<0.01);常见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5例(12.8%),血胸2例(5.2%),严重胸痛1例(2.6%).结论 对于小于直径2 cm的肺部pGGO,胸腔镜手术有必要常规进行病灶的定位,其中采用Hook-wire对病灶进行穿刺定位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技术.
作者:叶红雨;黄伟钊;吴颖猛;梁毅;郑俊猛;姜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地奥司明对于包皮环切术后包皮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152例拟行包皮环切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8例,术后给予抗感染、镇痛及抗勃起药物外,另给予复方地奥司明(爱脉朗)口服7 d,对照组74例,术后仅给予抗感染及镇痛药.术后1、3、7、14 d随访观察,记录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4例出现水肿,对照组13例出现水肿.两组水肿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地奥司明对于防治包皮环切术后水肿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嘉辉;彭水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报告气肿性肾盂肾炎致突发呼吸心跳骤停1例及进行文献回顾总结.方法 报告1例气肿性肾盂肾炎导致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既往文献报道.结果 本例患者由于延误就诊,病情危重,拟急诊行患肾切除术,在进入手术室后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 气肿性肾盂肾炎广泛气肿破坏肾实质需行肾切除术,延误治疗可导致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需密切监护及预防.
作者:王轩久;王艳玲;杨磊;柳伟;杨锐;张维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局部氧气治疗对皮肤撕脱回植伤口肢端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和伤口愈合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手足皮肤撕脱回植术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换药、护架烤灯照射局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局部氧气治疗.比较2组伤口的肢端血氧饱和度和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和愈合时间明显优胜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氧气治疗可以提高伤口局部的血氧饱和度,是治疗皮肤撕脱回植伤口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黎艳;黄守春;黄桂芳;陈桂纯;王妙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难点及对策.方法 手术治疗88例Pilon骨折患者,包括闭合性骨折41例,开放性骨折47例.开放性骨折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价治疗效果,根据不同Gustilo分型的手术治疗比较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9(22.4±6.57)月,采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优31例,良35例,可17例,差5例.开放性骨折优良率61.7%,闭合性骨折优良率90.2%.两种骨折治疗结果差异明显(P<0.05).开放性骨折GustiloⅡ型优良率71.8%;ⅢA 型优良率45.4%;ⅢB型优良率25.0%,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软组织处理和骨折复位程度是治疗Pilon骨折的关键.
作者:何健飞;姜世平;王建云;李俊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脐0.5 cm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间采用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手术用普通外科缝针荷包缝合内环口.结果 治疗小儿斜疝31例,单侧斜疝17例,双侧斜疝14 例,其中隐匿性疝4例.单侧疝手术时间平均12 min,双侧疝26 min,无阴囊水肿、感染、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结论 经脐0.5 cm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美观并且操作简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潘德强;李美荣;陈伟强;吴桂堂;张锐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基因、脑血流动力学因素、血管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参与部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已经获得共识,而且动脉瘤常与某些遗传疾病伴发.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可能与颅内动脉瘤发病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这些基因的确定对于动脉瘤从基因水平上进行筛选、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曹德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初治的56例青年人胃癌(年龄≤40岁)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56例老年人胃癌(年龄≥60岁)作对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56例青年人胃癌女性比例高于男性(χ2=11.593,P=0.001),肿瘤多位于胃窦部,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为主,高于对照组(χ2 =16.586,P<0.001),临床分期以中晚期多见;术后生存中位时间为39.56个月,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2.0%、24.0%,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生存率高于姑息性手术患者(χ2=5.836,P=0.016);手术方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影响青年人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青年人胃癌以女性居多,起病隐匿,确诊多为中晚期,恶性程度高,应重视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向仍运;曹斌;侯婧瑛;陈淑芬;王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对肠腔内异物所致机械性小肠梗阻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的肠腔内异物所致机械性小肠梗阻的CT表现.结果 8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肠梗阻,7例术前均正确的做出肠梗阻诊断,其中小肠食入性异物小肠梗阻3例,粪石性小肠梗阻 2例,胆石性小肠梗阻 2例.另1例粪石性小肠梗阻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所有患者均无肠缺血坏死、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典型的征象分析,CT能术前诊断肠腔内异物所致机械性小肠梗阻.
作者:程佑;何永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根据细胞表面分子CD45RA(或CD45RO)、CD62L、CCR7的表达情况,可将记忆T细胞分中央记忆T细胞和效应记忆T细胞等,这对研究记忆T细胞的功能、组织分布及抗肿瘤和抗感染的免疫特点有重要的价值.在抗感染及抗肿瘤免疫中,通过恢复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的功能,调节炎症及肿瘤组织局部免疫微环境,对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免疫治疗及相关疫苗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袁晓东;刘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对术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年内我院ICU收治腹部手术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32例行肠外营养(PN)+延迟肠内营养(DEN).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率、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与DEN 组比较,EEN 组机械通气率低、CRRT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住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肠内营养是脓毒症患者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部分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曾丽萍;何清;叶华;唐启彬;孙健;王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自动痔疮套扎术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自动痔套扎术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160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法治疗156例(对照组)比较,通过随访观察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和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动痔套扎术配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可以提高传统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周伟进;方芳;戴秋安;朱建红;佘雪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观察吸入不同浓度七氟烷对小儿腺样体手术术后烦躁的影响.方法 38例ASAⅠ级接受腺样体手术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七氟烷维持高浓度组(H组)和七氟烷维持低浓度组(L组).两组均用七氟烷、芬太尼2 μg/kg、顺阿曲库胺0.2 mg/kg诱导.H组患儿呼出七氟烷浓度为(2.7%~3.0%),术中相维持BIS于40~60;L组将患儿呼出七氟烷的浓度降低至维持于(1.3%~1.8%),不按照BIS值的指导.两组均根据术中生命体征调节瑞芬太尼并记录其用量.在围拔管期,记录两组拔管所需时间;记录拔管后Watcha评分及PAED评分烦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运用两种烦躁评分方法,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浓度与腺样体手术术后烦躁发生率无明确相关性,但运用低浓度七氟烷可减少拔管所需时间.
作者:杨小宇;周雪;周智斌;谢洁;冯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中度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术后处中度昏迷的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63例.手术当天行气管切开的有27例(超早期组),其余36例在开颅手术3天以后行气管切开(晚期组),比较两组之间继发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术后意识恢复清醒的时间、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本组63例均治愈出院.超早期组开颅术后清醒恢复时间平均为18.6d,而晚期组平均时间为27.5 d.超早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达Ⅱ级19例,占70.4%(19/24);而ADLⅢ~Ⅳ级8例;站29.6%(8/27).晚期组术后3个月ADL达Ⅱ级16例,占本组44%(16/36),ADL Ⅲ级20例,占本组55.6%(20/36).超早期组的继发肺部感染率66.7%(18/27);而晚期组为91.7%(33/36).结论 超早期气管切开术应用于基底节脑出血术后中度昏迷患者其有明显改善预后作用.
作者:岑庆君;高忠恩;殷万春;彭立基;冯荣亮;黎海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小儿肠套叠需手术复位时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小儿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失败需手术复位病例40例,其中选择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各2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减少(P < 0.05),而住院费用方面则明显增加(P < 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无差异(P > 0.05).结论 肠套叠腹腔镜复位与传统开腹复位一样安全、有效,腹腔镜组较传统开腹组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等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作者:彭永辉;林伟斌;聂向阳;何永忠;龚独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