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溶性清创结合外科清创处理乳腺癌术后胸壁皮瓣坏死的临床实践

梁明娟;林瑞燕;区咏仪

关键词:清创方法, 皮瓣坏死, 伤口处理, 湿性愈合
摘要:目的 探讨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坏死伤口的方法.方法 作者对2008年3月~ 2011年3月采用自溶性清创结合外科清创的方法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坏死伤口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上述方法处理的坏死创面全部愈合.其中,清创期5~12天,肉芽生长期7~19天,上皮爬行期6~14天,总愈合时间为20~45天.结论 自溶性清创结合外科清创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伤口能有效帮助伤口愈合,不需再次手术.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肋软骨移植Ⅰ期耳再造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肋软骨移植Ⅰ期耳廓再造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肋软骨移植Ⅰ期耳廓再造术的手术配合要点,包括术前访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物品、药物的准备齐全;术中巡回护士熟悉手术步骤,为患者摆放舒适、恰当体位,密切监护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位置的正确及通畅;术中器械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积极、密切的配合等.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未出现明显护理差错.术后仅耳廓伤口轻度疤痕增生1例、局部表皮缺失1例、皮肤色泽颜色暗红3例,经创面换药、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后好转;无软骨外露或皮瓣坏死;再造耳廓位置、形态、大小和对侧相似,家属均表示满意.结论 有效的护理及手术配合有利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肋软骨移植Ⅰ期耳廓再造的手术成功、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黄敏仪;李凤卿;陈穗俊;梁伟强;谭淑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肾绞痛急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急诊科急性肾绞痛治疗的回顾性分析,对常用的几种治疗药物组合进行比较,探寻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佳方案.方法 急诊科640例急性肾绞痛确诊病例资料,根据我院常用的止痛方法分4组:①弱阿片类药(曲马多)+M受体阻滞剂(654-2);②NSAIDs(尼松)+M受体阻滞剂(654 -2);③NSAIDs(尼松)+平滑肌解痉剂(间苯三酚);④强阿片类药物(哌替啶)+M受体阻滞剂(654-2).评价给药30 min内疼痛缓解的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弱阿片类+M受体阻滞剂组显效率为64.80%(完全缓解),尼松+M受体阻滞剂(654-2)显效率为84.32%,尼松+平滑肌解痉剂(间苯三酚)显效率为84.78%,强阿片类+M受体阻滞剂组显效率88.89%,后三组的显效率无统计学差异,均优于第一组;12 h复发率两组NSAIDs均低于与弱阿片类及强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率以尼松+间苯三酚组低.结论 尼松+M受体阻滞剂及尼松+间苯三酚可代替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急性肾绞痛.

    作者:温立强;常瑞明;江志鹏;杨涛;常建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综合治疗8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并分析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 我院2005年9月-2010年9月共收治11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中83例获得随访,并对其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肠镜、B超、CT、MRI可明确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CEA、CA199、CA125同时检查是肿瘤转移与复发的重要标志物;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辅助化疗、超声介入治疗,肝动脉插管或门脉插管化疗.其中原发灶+肝转移灶切除术患者共38例,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26.3%、21.1%、13.2%.平均生存时间30.9个月.单纯行原发灶切除患者共19例,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8%、15.8%、0%、0%.平均生存时间13.3个月.非手术治疗患者共26例,1、2、3、5年生存率为7.69%、3.8%、0%、0%.结论 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取积极的以原发结、直肠癌切除+肝转移灶手术为主导,辅助化疗,介入治疗等相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罗自通;褚忠华;曾育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Proseal喉罩与支纤镜联合Aintree导管用于颈椎不稳患者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与清醒经鼻支纤镜插管对比,研究Proseal喉罩与支纤镜联合Aintree导管用于颈椎不稳患者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因颈椎骨折或严重颈椎间盘突出拟行颈椎减压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配至以下两组:A组20例,清醒表麻后行经鼻支纤镜引导插管,然后麻醉诱导;B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置入Proseal喉罩,沿喉罩在支纤镜引导下将Aintree导管插入气管内,退出喉罩后经Aintree导管置入气管插管.监测插管前(TO)、开始插管(T1)、插管成功时(T2)、插管成功后1 min (T3)、插管成功后3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支纤镜插管时间、插管总时间(表麻时间或置喉罩时间加支纤镜插管时间)和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有1例因不能配合改为诱导后支纤镜插管,B组所有病例插管成功.T2和T3两时点,A组HR(92±17次/分,95±18次/分)显著高于B组(78±13次/分,83±17次/分);T3时点A组MAP(93±28 mmHg)显著高于B组(80±24 mmHg) (P<0.05);A组在T2、T3两时点的HR、MAP均显著高于各自的TO时点基础值(P<0.05).插管的总时间两组相当(A组184±55 s,B组179±27 s,P>0.1),而B组支纤镜插管时间较短(A组62±32s,B组39±18 s,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任何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Proseal喉罩与支纤镜联合Aintree导管用于颈椎不稳患者气管插管与传统支纤镜清醒插管效果相当,但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是安全有效的困难气道处理新技术.

    作者:赵一凡;胡楚文;王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创伤性滑囊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创伤性滑囊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自2001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手术治疗创伤性滑囊炎患者51例,总结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的配合、术后护理、日常护理、康复训练等多方面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本组51例中,术后伤口甲级愈合50例,1例因皮下组织刨削过多引起约2 cm2皮肤坏死,经再次清创缝合后愈合.本组1次手术治愈48例,3例复发,其中1例1个月后因摔倒而复发,2例因过早进行体育活动而复发.所有患者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治疗创伤性滑囊炎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其治愈率高,不影响关节功能,瘢痕形成小,效果满意.

    作者:彭湛贤;黄丽珊;陈兴彦;陈为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用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灌胃治疗,一周后取血,测定血清ALT、AST活性,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测体重、肝脏重、脾重和胸腺重,计算脏器指数,取肝组织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中、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水平(P<0.05或P<0.01),高、低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血清SOD活性(P<0.05),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MDA及NO含量(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狭基线纹香茶菜治疗组小鼠肝脏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狭基线纹香茶菜低温压差式提取物对Con 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署贤;林继宗;潘楚芝;侯少贞;叶木荣;赖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心脏围手术期手术风险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特点及心脏手术的风险.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不同类型心脏手术病人255例,分为A组(≥70岁)55例,B组(<70岁)200例.分析两组间病人术前危险因素、手术策略及围术期监护的特点,对比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术前危险因素中,原发性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在A组占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5),EuroSCORE评分A组(5.56±2.26)高于B组(2.14±2.21,P<0.05).术中体外循环时间A组(102.61±38.36min)显著短于B组(119.66±47.57min,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A组( 63.57±27.08min)显著短于B组(79.46±35.29min,P<0.05).术后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均高于B组(P<0.05);术后脑梗塞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总引流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准确识别高龄患者围术期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策略,缩短体外循环时间,积极预防并正确处理围术期并发症,可有效降低高龄患者群体心脏手术的风险.

    作者:江慧琦;华平;王铭辉;敖翔;王萌;谭颖媚;李嘉杰;杨艳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在腹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是一种高分辨的体部DWI技术.本文目的在于探讨DWIBS在腹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腹部共142枚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进行研究,包括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67枚,炎性增生31枚,淋巴瘤44枚.采用DWIBS序列扫描,测量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比较腹部良性淋巴结、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淋巴瘤ADC值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采用诊断试验的ROC曲线分析确定ADC值的诊断阈值.结果 DWIBS对腹部淋巴结病变显示良好.良性淋巴结实质部分的ADC值为(1.31-0.09)×10-3mm2/s,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组为(0.94±0.71)×10-3mm2/s,淋巴瘤组为(0.61±0.16)×10-3mm2/s.三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以ADC值等于1.20×1 0-3mm2/s作为鉴别良恶性的诊断指标,其诊断价值为优(Az值=0.973,P<0.05),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91.0%.当以ADC值等于0.78× 10-mm2/s作为恶性肿瘤转移与淋巴瘤鉴别诊断的阈值时,诊断效果良好(Az值=0.901,P<0.05),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81.8%.良、恶性淋巴结坏死区之间的ADC值分别为(1.39±0.10)×10-3mm2/s和(1.35±:0.10)×10-3mm2/s,两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 DWIBS在腹部淋巴结病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ADC值可用于腹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陈玥瑶;林笑丰;谢明伟;沈君;梁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溶性清创结合外科清创处理乳腺癌术后胸壁皮瓣坏死的临床实践

    目的 探讨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坏死伤口的方法.方法 作者对2008年3月~ 2011年3月采用自溶性清创结合外科清创的方法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瓣坏死伤口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上述方法处理的坏死创面全部愈合.其中,清创期5~12天,肉芽生长期7~19天,上皮爬行期6~14天,总愈合时间为20~45天.结论 自溶性清创结合外科清创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伤口能有效帮助伤口愈合,不需再次手术.

    作者:梁明娟;林瑞燕;区咏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对少见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临床少见病因肠梗阻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证实的少见病因肠梗阻的MSCT表现.结果 18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肠梗阻.术前病因诊断正确率达72.22%,其中,先天性小肠壁神经节细胞减少1例,小肠阴性异物3例,小肠粪石2例,腹茧症1例,腹内疝2例,闭孔疝4例,小肠扭转5例.2例肠扭转并缺血坏死,3例并穿孔.结论 MSCT能用于少见小肠梗阻的病因及判断严重程度,还能够判断小肠梗阻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田铁桥;冯洁萍;刘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及文献综述

    目的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例报道及文献综述.方法 对作者近期发现右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增生的瘤细胞呈多角形,胞浆丰富,明显核异型,核分裂易见,细胞角化,可见明显角化珠和细胞间桥,肿瘤旁见多个癌细胞弥漫浸润,部分星小叶癌化,符合乳腺鳞状细胞癌病理诊断.结论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乳房恶性肿瘤,同其它乳腺肿瘤一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作者:黎颂铭;洪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手术过程中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0年间187例甲状腺癌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喉返神经损伤与术式、喉返神经在术中是否被分离保护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10例,发生率约为5.3%.所有病例术后均有声嘶,间接喉镜检查证实有单侧声带运动障碍.经严密观察随访,15例3月后发音恢复正常,间接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正常,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率为80%;3例严密观察随访6个月仍声带麻痹、声音嘶哑,间接喉镜检查声带运动障碍,喉返神经永久性性损伤率为20%.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主要与术式有关,多为暂时性损伤.手术者的经验和手术技巧是防止此类损伤的关键,术中明确找到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将会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

    作者:成显黔;黄泽坚;马靖;张克林;张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早期胆漏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胆漏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1例早期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迷走胆管或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5例,胆囊管残管漏4例,经开腹探查发现胆囊管夹闭不全3例,胆囊管破损1例(系胆管侧钛夹用力不当造成胆囊管损伤);右肝管及副肝管损伤各1例,均经开腹手术证实.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胆漏有其特点,多数为迷走胆管未结扎和胆囊管残端漏,重视胆囊三角解剖,术中仔细检查及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可避免再次手术,及时中转开腹是防止进一步损害的必要措施.

    作者:陆昌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和外科治疗效果.结果 6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Whipple三联征,CT和MRI诊断符合率均为100%(6/6和3/3),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均为良性胰岛素瘤.肿瘤位置:胰头部1例,胰颈部1例,胰腺体部表面1例,胰体部1例,胰体尾部2例.手术方式:单纯肿瘤剜除2例,胰颈部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3例,其中保留脾脏的2例.随访期间无高血糖症状复发.结论 术前CT和MRI对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准确率高,术中触摸结合术中超声提高了定位的准确率和手术安全性,外科治疗是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吉奎;尹耀新;林泽伟;欧希;田配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肠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病人全面恢复.

    作者:叶义标;罗兴喜;陈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处理方法对腹部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选取腹部术后腹胀或术后3~4天不能排气的患者,采取随机分为三组.①行气通便贴组84例,采用行气通便贴外敷脐部.②灌肠组68例,采用14#一次性肛管,0.9%生理盐水500ml插管人肛门15~20 cm.③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三种处理方法对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对解除腹部术后腹胀程度效果不一,行气通便贴组的效果接近灌肠组,两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行气通便贴用于预防及治疗腹部术后腹胀,具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使用方便、安全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优点,值得推荐在临床使用.

    作者:陈冬梅;李结媛;张大伟;叶义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1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低能量级别冲击波治疗.对照组给予体外电场热疗.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4次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NIH-CPSI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不适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NIH-CPSI总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不适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NIH-CPSI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不适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及NIH-CPSI总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下降幅度(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ⅢB)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

    作者:李汉荣;陈南辉;张圣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齿线附近鞘神经的分布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关系

    目的 了解躯体神经(鞘神经)在齿状线周边分布的情况,探讨痔术后疼痛原因.方法通过对混合痔术后切除的横跨齿状线的痔体做病理切片,以神经染色的方法,了解躯体神经(鞘神经)在齿状线附近分布的情况.同时比较改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与传统方法术后疼痛差异.结果 约50%肛门神经末梢跨越齿状线,长可跨越齿状线上2厘米.结论 肛门神经末梢跨越齿状线可能是导致传统痔手术后疼痛的重要原因.

    作者:曹传军;袁亮;李少青;陈菊香;郝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阑尾腺癌治疗分析(附1例病例报告)

    阑尾肿瘤是消化道肿瘤中发生率低的一类,占胃肠道肿瘤的0.2~0.5%,其中大多是良性肿瘤,仅有17%是恶性肿瘤[1-2].阑尾恶性肿瘤中常见的是阑尾类癌,占50%~70%,阑尾腺癌则极为少见,约仅占10%.近年来阑尾腺癌报导渐多,但均未详细阐述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在此报告1例原发性阑尾腺癌术前误诊病例并作治疗的探讨分析.

    作者:曾育杰;刘璐;罗自通;伍衡;褚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59例

    目的 了解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治疗方法,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59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然后观察并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所有59例患者中,碎石有效56例,有效率为95.0%,3例残石改用开放取石术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2例.所有患者1个月后复诊均未见结石.结论 使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有效促使结石向输尿管的远端移动,对结石的终破碎和排出有利,对提高患者的碎石成功率和残石排净率有积极意义,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甘雨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