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强;陈双;杨斌
目的探讨美蓝-核素联合法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38例体检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乳晕区注射99mTc标记的硫胶体,采用γ计数器探测仪结合美蓝染色法检测识别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先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38例中2例未见淋巴结及淋巴管蓝染,总计共找到腋窝淋巴结507个,阳性18例131个,阴性20例376个;SLN共71个,阳性17例47个,阴性21例24个.SLN的检出率94.6%,准确性94.4%,特异性100%,敏感性94.4%,假阴性率5.6%,假阳性率0.结论应用美蓝-核素联合法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可以取得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可用于确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赵光日;王远东;陈永东;邵中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1999年3月~2004年12月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16例均经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加红霉素等方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6.3天,无复发者.结论应用生长抑素+红霉素等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
作者:程延东;黄影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移植手术中出血特点及观察活化重组凝血因子Ⅶ(rFⅦa)在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肝移植手术各个时间段出血的特点;前瞻性研究使用rFⅦa,观察术中止血效果,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广泛渗血是造成肝移植手术出血的主要原因;病肝切除阶段是主要的出血时间段;rFⅦa可以较好地改善凝血功能指标PT和APTT,并且使血栓弹力图指标r,k,α角度和大振幅(MA)改善;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全部实验组6例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血栓性并发症.结论肝移植切肝时间的广泛渗血为整个手术过程中的主要出血时间;rFⅦa应用于临床肝移植手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陈涛;刘建平;王捷;彭书崚;李珏;区庆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低蛋白血症的调理作用.方法40例肝癌切除术后并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基础治疗+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rhGH)和对照组(20例,基础治疗+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浆蛋白浓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低热量营养支持加rhGH联合应用能迅速有效改善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代谢障碍,增强肝脏合成蛋白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永辉;陈志勇;彭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对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的疗效.方法178例小儿诊断为急性肠套叠,其中174例采用B超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结果178例肠套叠患儿中,168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94.4%,其中2例5天内共水压灌肠5次,10例转为手术治疗.结论B超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满意,水压灌肠技术简易,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葛午平;朱小春;劳伟华;肖尚杰;洪淳;俞钢;林炎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几丁糖在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方法对135例作腹部手术的患者在关腹前应用几丁糖覆盖表面,观察术后5年内肠粘连的发生情况,并与80例同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结果135例患者术后5年内发生肠粘连的有17例,占12.1%,对照组发生肠粘连的有19例,占23.7%,经x2检验,P<0.05.结论应用几丁糖组的患者肠粘连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几丁糖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
作者:吴秋南;黄擎雄;吴志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对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副作用进行比较.方法从2003年6月~2004年6月,80例ICU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地被分为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组,每组各40例,异丙酚组先静注异丙酚1.5 mg/kg行镇静诱导,然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注异丙酚0.5~4 mg/kg/h.咪唑安定组,先静注咪唑安定0.06 mg/kg行镇静诱导,以0.03~0.2 mg/kg/h的剂量,用注射泵持续静脉内泵入.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3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镇静持续时间异丙酚组为(28.3±5.6)h,咪唑安定组为(26.8±6.4)h.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异丙酚组为(26.3±7.7)s,咪唑安定组为(62.6±12.3)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静有效率异丙酚组92%,咪唑安定组为90%.停药后苏醒时间异丙酚组为(21.2±15.7)min,咪唑安定组(114±36)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丙酚组有6例出现血压下降,发生率为15%,2例出现心率减慢,发生率为5%,l例停药后出现恶心,发生率为2.5%;咪唑安定组有l例出现血压下降,发生率为2.5%,4例停药清醒后再入睡,发生率为10%,5例停药后出现恶心,发生率为12.5%.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作为ICU的镇静剂安全有效,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异丙酚易引起血压下降,咪唑安定易引起恶心.
作者:誉铁鸥;周立新;方滨;毛克江;马明远;李轶男;邹毅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壳聚糖防粘连膜在大鼠粘连模型中的防止术后腹腔内腹膜粘连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肠粘连模型组)n=30;实验组(壳聚糖薄膜组)n=30.比较两组动物在术后第1天,3天,7天,60天,90天的时间段腹腔粘连发生率和程度,并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对腹腔内粘连的标本进行病理观察,比较腹膜的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各时间段发生的粘连程度与粘连的发生率比实验组都要高.实验组的重新腹膜化比对照组明显要完整.结论壳聚糖防粘连膜能明显地减少腹腔术后粘连的发生.
作者:曾德强;陈双;杨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特点,并比较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方式及疗效回顾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2例中,获得随访占42例,随访率为74.2%,随访时间自术后3个月~9年.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手术后并发症是胆漏3例和伤口感染5例.在15例囊肿内引流中,随访7例,疗效优良者3例.囊肿部分切除,残余囊肿空肠吻合术12例,随访11例,疗效优良者7例.囊肿完全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31例,随访24例,疗效优良者22例.以上3种术式的癌变率分别为28.6%,18.2%和8.3%.结论外引流术适用于危急、重症患者不能耐受其他手术方式时,为第二次手术做准备;囊肿完全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佳术式.
作者:何永越;陈亚进;徐国权;商昌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医院对严重多器官损伤的救治特点.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已收治的148例严重多器官损伤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愈117例,治愈率79%,死亡31例,死亡率21%.死亡原因:①严重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6例;②手术后死亡17例,其中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其他器官损伤11例,血气胸6例;③误诊,延误手术时机8例.结论交通事故伤、机械工业伤是主要伤因.早期正确判断伤情,及时实施确定性手术是降低死亡率,有效提高严重创伤的抢救效果.
作者:黄炳福;陈代忠;陈少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及闭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和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加电切术的疗效.结果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16例,一次性治愈7例(43.8%).作经尿道内切开加电除术21例,一次性治愈17例(81.0%).结论内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加电切术具有损伤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较低.因此,它是目前治疗尿道狭窄的有首选方法.
作者:彭新发;郭正辉;许可慰;周凤昌;蔡先球;陈桥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并配以自制电刀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8例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并配以自制电刀治疗.结果78例均获成功,患者术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并配以自制电刀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输尿管息肉,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许琛;谢群;邓健;曹明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观察与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分析30例肝移植术后监护期患者精神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有8例患者术后出现精神异常,其中躁狂伴焦虑失眠4例,单纯焦虑失眠2例,抑郁1例,自杀倾向1例.经相应处理及精心护理后,精神异常现象消除.结论药物、环境及心理因素等为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的原因.须密切观察以排除术后并发症的可能.镇静辅助治疗与适当的支持护理为治疗精神异常的关键.
作者:李月婵;刘星伟;熊大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肠外营养(PN)可行性,并将其与完全胃肠外营养(PN)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比较.方法将2002年10月-2004年3月在本院普外科行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EEN+PN组(22例)和TPN组(24例),于术后24h开始营养治疗.术前、术后第1、3、7天测定血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和血色素(Hb)水平;术前、术后第7天测定血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术后第1~7天每日测定氮平衡(NB).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在术后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在术前、术后第1、3、7天测定的血PA、ALB、Hb及术后第1-7天测定的NB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TPN组(P<0.05,P<0.01).结论EEN+PN是腹部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途径.由于EEN+PN在改善免疫功能方面明显优于TPN,因此它应成为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方式.
作者:蒋晓松;周新华;吕天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伤的诊断,治疗及如何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闭合性腹部外伤1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单一脏器损伤78例,多脏器或合并其他重要系统损伤109例.非手术治疗11例,手术治疗176例.结果痊愈178例,死亡9例.结论及时确诊,早期抗休克,合理处理多发伤是腹部闭合伤治疗的关键.
作者:陈展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Bel-7402与QGY-7701人肝癌细胞株生长激素受体(GHR)的表达情况,以获得肝癌GHR在细胞水平上的定量表达.方法分别采用放射性配体分析与RT-PCR法检测GHR在Bel-7402与QGY-7701肝癌细胞株的表达.结果7402肝癌细胞可表达GHRmRNA,在蛋白表达水平放射性配体法发现GHR在此肝癌细胞位点数量(Site,103/cell)为7.348±0.891,平衡解离常数为0.63±0.04583nmol/L;未发现7701肝癌细胞株表达GHR.结论7402肝癌细胞株表达GHR,可为将来研究rhGH与原发性肝癌的增殖关系奠定一些实验基础.
作者:刘建平;陈涛;陈小萱;区庆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2004年10月50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因胆囊Calot's三角严重粘连、胆囊严重萎缩或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致使局部紧密粘连者中转开腹,502例中1例胆道损伤.术后2~5天(平均3天)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严格选择病例,仔细处理Calot's三角,使用超声刀分离,适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预防胆管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郑抗洪;严伟华;蔡重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手术在乳腺病灶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我科2004年6月~2005年1月对320例患者511个乳腺病灶在B超引导下进行Mammotome微创切除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评价其在乳腺微创外科的应用价值.结果术后病理学诊断7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个乳腺导管内癌,24个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474个为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13个乳腺癌患者及24个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均接受后序开放性手术切除,没有发生组织学低估.所有病理诊断良性病变患者术后2个月~8个月均接受B超,均未发现手术残留乳腺病灶.结论应用B超引导下Mammotome旋切系统对3mm~30mm乳腺病灶可进行微创完整切除并能获得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
作者:廖宁;李学瑞;傅月珍;严金凤;吴一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J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11月至2003年11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546例,术后16例未留置任何支架管引流,其他患者留置双J管或输尿管导管.结果留置双J管的451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留置输尿管导管并 发症发生率为22.7%(18/79),未留置任何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6.2%(9/16),主要是肾绞痛及急性肾盂肾炎、血尿.结论输尿管镜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雁峰;李宋荣;史向民;郑志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4例TURP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患者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引起TURP术后排尿困难的常见原因主要有前列腺水肿,尿道狭窄,残留组织、血块、结石堵塞等.通过延长停留尿管时间,扩张尿道,取出堵塞物等措施多可解决.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膀胱颈部和前列腺尖部的慎重处理可减少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术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解决排尿困难.
作者:林靖波;尹杰;施旖旎;何国伟;陈向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