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输液室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朱万云

关键词:童输液室,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 对儿童输液室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应对策略.方法 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儿童输液室进行治疗的30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关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其护理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 在300例患儿的护理工作当中,出现护理风险的患儿共21例,占7.0%,其主要出现护理风险的原因为护理工作人员没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输液成分存在不良反应,护理人员的检查工作不全面,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熟练,输液速度控制不佳.结论 童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风险均是可以避免的,针对其护理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输液的去安全性,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情志康复护理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负面心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情志康复护理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负面心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情志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依从度92.2%,与对照组68.9%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志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面心理并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可以作为临床护理的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罗慧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胰腺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胰腺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胰腺囊实性病变患者48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疾病38例,恶性疾病1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CT与增强CT扫描与检测.结果 良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胰腺轻度局限性肿大或弥漫性肿大;而恶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胰腺明显弥漫性肿大,炎症侵及胰周,胰腺或胰周组织坏死.恶性患者的BF、BV值明显低于良性患者,而PS值明显高于良性患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能有效反应疾病状况,对于胰腺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成清;唐瑞;唐爱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对其进行腹腔镜切除术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68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全部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1.5天,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血糖情况均控制良好.结论 对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进行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血糖的检测是在手术的后期比较核心的内容,也是护理的重点.

    作者:龚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的导管感染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护理.结果 40例患者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在护理时,应健全护理措施规程和制度,采取无菌屏障措施、消毒剂消毒、选择适宜的置管部位、置管后相应的护理措施等,可以让患者感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作者:张国芹;王东丽;戴圆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输卵管积液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液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输卵管积液的影像学和临床病理资料,总结输卵管积液的CT表现特点,比较B超和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主要表现为子宫两侧或者后方囊状低密度影像,病灶边缘清晰或者不清晰,囊液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囊壁内可见分隔,部分呈典型莲藕状、腊肠样改变,伴卵巢小动脉走行异常及稍增粗,或者与子宫壁和乙状结肠粘连.CT对输卵管积液的确诊率(86.6%)高于B超(60.0%)(P<0.05).结论 CT诊断输卵管积液确诊率较高,具有部分特征性影像特点,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徐萍;夏顺明;李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加味清金化痰汤治疗老年肺炎80例

    目的 探讨加味清金化痰汤治疗老年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就诊老年性肺炎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加味清金化痰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变化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0.0%,组间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相比,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及FEV1/FVC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清金化痰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肺功能,有利于老年肺炎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李树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治疗资料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有效54例,显效4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29.40±7.94) min,血压平均下降值为(2.34±0.70) kpa,心率平均增加值为(28.40±6.34)次/min,ST段平均下降率为65.6%,平均心律失常率为4.75%;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药物护理及心理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结论 采用硝酸甘油对急性心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辅以常规护理、药物护理及急救护理,能明显改善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陈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腮腺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蓝芩口服液辅助利巴韦林治疗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蓝芩口服液,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及腮腺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的时间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率52.00%,有效率40.00%;无效率8.00%;对照组分别为24.00%、44.00%、32.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施卉;戴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进行调查.方法 抽选40例宫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先后进行人乳头瘤病毒、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下活检,对患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人乳头瘤病毒诊断检查结果符合率为72.5%;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65.0%;三者联合检查符合诊断率为100.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人乳头瘤病毒、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检查能够提升患者疾病检出率,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5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健康教育路径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由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可以得到佳的健康教育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明凤;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饮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饮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5年2月至6月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饮食指导,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高磷血症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血磷、Hb、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指导能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高磷酸血症的预防知识,降低高磷酸血症的发生.

    作者:郭艳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目的 探讨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 通过了解化疗药物的非正常侵入途径及其危害性,制定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结果 提高护士对化疗药物职业危害的认识,采用有效防护对策,减少肿瘤科护士的健康危害.结论 为避免职业危害健康,必须建立和使用有效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卫生制度.

    作者:陈兰;曹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二甲硅油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阐述二甲硅油在肠道准备中的作用.介绍了肠道准备的要求、效果评价、常用的肠道准备药物及优缺点、二甲硅油的作用以及其在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评价.提出二甲硅油有效的祛泡作用能够为各种消化道内镜检查提供更为清晰的视野,有利于检出潜在病灶、提高诊断能力.

    作者:潘隐;顾巧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探究

    目的 观察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盐酸雷尼替丁、甲硝唑、吗丁啉、抑酸抗酸药以及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用替普瑞酮.观察两组疗效、Hp阴转率与病情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阴转率更高,停药后3月、6月时复发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被公认为胃癌前期症状,建议消化内科临床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替普瑞酮,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Hp感染与复发率.

    作者:王俊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行一体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中挑选,将60例随机分成不同组:常规组(基础急救护理)、干预组(一体化急救护理),护理后评估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救治后的病症缓解者28例,占比93.3%,和常规组救治缓解率的66.7%相比较高,有区别;研究组救治时间为(36.20±15.20) min,和常规组救治时间的(37.50±23.60) min相比较少,有区别,P <0.05.结论 临床针对严重创伤患者行一体化急救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经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电话回访对慢性乙肝患者服用抗病毒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延伸性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将近年来120例慢性乙肝出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电话回访为主的延伸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服药依从性等情况.结果 两组在疾病认知度、正确服药率、不良反应率、规范复诊率、1年内再入院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比较,差距显著(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式延伸性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提高服药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促进医护患和谐.

    作者:王小琴;周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输液性静脉炎的诱发因素及其护理措施

    静脉炎是静脉滴注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长期进行静脉注射的患者中.对于输液性静脉炎来说首先要进行预防,将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消除于萌芽.如果静脉炎出现,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细菌感染等.静脉滴注性静脉炎主要以预防为主,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同时及时做好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产生静脉炎的患者会感觉到身体不适,同时还会使患者增加经济上和心理上的负担,所以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护理对象为中心”,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降低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覃陆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COPD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性分析COPD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我院2015年3月至12月收治的64例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依从性差原因,总结相关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64例患者,再次通气治疗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时间长于首次通气治疗患者,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的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分析认为与无创呼吸机治疗不认同、感觉不舒适、心理因素等有关.结论 COPD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健康宣教、规范操作、心理支持等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看图对话卡在肝硬化患者饮食教育中的应用

    肝硬化为慢性过程,有多系统受累表现,晚期可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且死亡率高[1].研究表明,到位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2].饮食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方面,因此对肝硬化患者实施饮食教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看图对话卡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肝硬化患者掌握饮食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从2014年06月开始对肝硬化患者采用看图对话卡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孙岳;王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 分析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结合我院血透室实际情况,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血透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空气栓塞、低血压、失衡综合征、心力衰竭等,须对此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针对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管理和防范措施,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桑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