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56例成年人生殖器支原体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何基照

关键词:成年人, 生殖道,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敏试验,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为了解贵港市成年人生殖器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状况,指导医院合理用药治疗.方法 对556例成年人生殖器支原体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成年女性解脲支原体检出率32.66%高于男性解脲支原体检出率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型支原体感染检出率3.25%高于女性人型支原体感染检出率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同时检出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检出率12.90%高于男性同时检出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检出率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药敏试验敏感前2个抗菌药物为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耐药前2个抗菌为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结论 成年人生殖器支原体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加强对女性生殖器解脲支原体感染预防治疗是重要措施,合理使用敏感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微生物产生率.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探讨

    目的 分析研究重症监护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讨论防范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3年收治的550例在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发生的各种护理风险的原因,讨论具体的防范措施.结果 55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安全隐患通过护理人员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对55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和采取防范措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的对护理安全防范的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培训,严格实施护理风险因素管理,严格控制护理质量等措施能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金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逐年增多,如何提高高龄血透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是临床重点问题,现就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高龄尿毒症患者48例血液透析资料作一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2例,女16例,年龄70~80岁39例,80 ~85岁9例.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多囊肾5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症8例,病因不明6例,行血液透析前血肌酐850~1950u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为5~25ml/min.

    作者:胡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血透室人性化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透室的应用.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要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开展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桑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对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给相关人员提供部分参考资料.

    作者:罗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中抽取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试验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仅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还使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改善患者了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杏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认知度调查及对策

    目的 对驻惠民县两家医院的护士长、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医院开展优质护理,全面落实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滨州市中心医院25个病区139名护士、27名护士长,惠民县中医院8个病区的56名护士、8名护士长,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11项基础护理项目进行了认知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 护士长、护士对基础护理项目的认知度及原因分析(P<0.05).结论 落实基础护理必须改变护士长、护士的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模式,加强监督和保障激励机制.

    作者:赵君静;吴洪霞;李沛;傅国林;张建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早期活动干预,对比两组静脉血流峰速、血流平均速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静脉血流峰速以及血流平均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患者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本文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重视,减少了手术患者业务水平.

    作者:丁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儿童龋齿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办法

    目的 分析儿童龋齿的相关因素及应对办法.方法 随机选取6所幼儿园300名年龄3-6岁儿童做问卷调查和体检,体检内容是龋齿和头发钙、镁、锌、铁含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的饮食、卫生、睡眠等生活习惯.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把300名儿童分为有龋齿组与无龋齿组.结果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300例儿童中有龋125例,无龋175例.根据有无龋齿,检测儿童头发钙、镁、锌、铁含量发现,患龋组钙、锌、铁等元素含量明显比无龋组低,镁含量比无龋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根据儿童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经常吃零食、不经常刷牙的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不经常吃零食和经常刷牙的儿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过研究发现,饮食、卫生、睡眠等习惯都是影响儿童龋齿的重要因素,所以,针对儿童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睡眠习惯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儿童龋齿发生率.

    作者:姚云枫;姚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病情好转,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雷亚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康复科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与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全程使用康复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I)评分.结果 入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相比于治疗前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全程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功能活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曹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并对术后并发症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其中血肿复发2例,硬膜外血肿2例,颅内积气8例,术中脑脊液漏1例,血肿腔积液10例,术后硬膜下大出血死亡1例,术后癫痫发作1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简单有效,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应积极避免及防治.

    作者:郑树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肌注胸腺五肽致Ⅰ型超敏反应

    1病例患者,女,38岁.因“右腋下皮疹伴疼痛3d”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查体:t36.1℃,HR74次·min-,R20次·min-,BP112/78mmHg(1mmHg=0.133kPa).神清,消瘦,右腋下约3~ 4cm左右斑片状疱疹,沿肋间神经分布,有少许淡红色丘疹,轻度触痛,感觉过敏,无溃破,无脱屑,无色素沉着.初诊为“皮肤带状疱疹”,给予更昔洛韦250mg+ 5%葡萄糖注射250mL,iv gtt qd;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im;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im,用药5d,无不适反应.考虑患者体质虚弱,免疫力差,d6,再给予注射用胸腺五肽(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0704092,规格:1mg)1mg +0.9%生理盐水5mL,深部im,qd,im后约2min,患者突感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查体:BP82/55 mmHg,HR102次·min-,心律齐;神志清,表情恐慌,面色青紫,冷汗淋漓,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存在,四肢末梢湿冷,伴小便失禁.考虑为注射用胸腺五肽所致Ⅰ型超敏反应,立即让患者平卧,保暖,头偏向一侧,高浓度吸氧(FiO2=40%),肾上腺素0.25mg,sc;地塞米松10mg,iv;异丙嗪25mg,im..

    作者:李雪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56例成年人生殖器支原体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为了解贵港市成年人生殖器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状况,指导医院合理用药治疗.方法 对556例成年人生殖器支原体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成年女性解脲支原体检出率32.66%高于男性解脲支原体检出率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型支原体感染检出率3.25%高于女性人型支原体感染检出率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同时检出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检出率12.90%高于男性同时检出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检出率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药敏试验敏感前2个抗菌药物为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耐药前2个抗菌为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结论 成年人生殖器支原体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加强对女性生殖器解脲支原体感染预防治疗是重要措施,合理使用敏感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微生物产生率.

    作者:何基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的潜在护理风险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患者的潜在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进一步针对护理风险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解决对策.对比2组护患纠纷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准确识别其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对于临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有重要作用.

    作者:丁帅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校学生上消化道出血防治分析

    目的 总结高校学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本院门急诊所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采用相应治疗方法.结果 3天后黑便消失、大便潜血阴性者54例;5天后黑便或上腹不适、上腹隐痛者11例,送上级医院检查.结论 了解高校学生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原因对有效预防诊治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耿宁果;王晓静;张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两湖地区三维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

    随着超声影像技术不断的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是医学成像技术近年来引人注意的发展方向.与二维超声成像相比,三维超声成能够提供丰富的立体空间信息,弥补二维超声成像的不足.并且对病灶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远高于二维超声,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68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出院6个月后,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治疗依从性、血压达标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出院6个月SBP、DBP水平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6个月SBP、DBP水平高于出院时(P<0.05);出院6个月,研究组SBP、DB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监测血压以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5.42%VS 69.05%,10.71% VS 19.05%,P<0.05).结论 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稳定的保持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血压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析不同麻醉药物与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随着麻醉药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人们对于不同麻醉药物与方式可能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关注.为了保证麻醉药物的合理使用,本文对产科临床中常见的几种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发挥麻醉药效果的同时,降低对新生儿的伤害.

    作者:钱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导致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及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原因及临床分析,从而降低药物流产的风险及不良后果.方法 收集385例育龄妇女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流产资料,并对35例流产失败的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5例药物流产失败35例,失败率9.1%.针对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有剖宫产史、高龄、多次流产以及子宫位置后倾等等.结论 进行药物流产之前,充分分析其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严格掌握药物流产适应症及禁忌症,从而提高其成功率.

    作者:张建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当代临床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哈尔滨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