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模式及定量分析

刘怡彬;高军喜;杨磊;姚兰辉

关键词:肝硬化, 增生结节, 小肝癌, 超声造影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模式及定量分析.方法 对89例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18例)、不典型增生结节(30例)、小肝癌(41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结果证实,对比分析各类结节的超声造影三期增强模式、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将局部血容量(RBV)、局部血流量(RBF)根据增强时相分为动脉期RBV/RBF、门脉期RBV/RBF、延迟期RBV/RBF,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 增生结节造影模式呈三期等增强,不典型增生结节增强模式较为多样,小肝癌增强模式以快进快出为主.三类结节定量参数随病程进展Peak%逐渐增强、TTP及MTT逐渐缩短,而RBV、RBF在造影时相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具有动态变化,其特点分别与其各自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相对应.增生结节与不典型增生结节对比:造影模式动脉期、延迟期表现、延迟期R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结节与小肝癌对比:超声造影三期增强模式、Peak%、TTP、MTT、动脉期RBV、动脉期RBF、延迟期RBV、延迟期R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结节与小肝癌对比:超声造影三期增强模式、定量参数Peak%、TTP、动脉期RBV、动脉期RB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超声造影三期增强模式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可以为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结节、小肝癌的鉴别提供诊断依据.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价值.方法 入选接受X线顺行深静脉造影(XRV)患者252例,术前一周内完成双侧髂静脉超声检查.以XRV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诊断IVCS的准确度.结果 (1)髂静脉超声成功显示率94.8% (478/504).(2)超声检出IVCS 59例,左侧57例,双侧2例,与XRV结果比较,超声检出IVC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97%、95%.(3) IVCS超声征象:髂总静脉受前方髂总动脉及后方腰椎压迫,管腔狭窄,管腔减少>50%.结论 超声能准确评价IVCS患者髂静脉受压程度,可为诊断及疗效随访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作者:刘勇;文哲;赵晓宁;王萤萤;孔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与超声表现及良恶性鉴别

    目的 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AMN)的临床和超声表现及良恶性鉴别的特征.方法 对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MN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N声像图特征为阑尾明显增粗,阑尾壁多增厚,内壁可伴钙化或结节;临床特征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多数正常,癌胚抗原(CEA)可增高;内壁伴结节特征在良恶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N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发现内壁伴结节时提示恶性.

    作者:王栋华;杜联芳;陈红燕;李凡;邢玲溪;韩明丽;陈永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软组织异物的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在诊断软组织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软组织异物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42例软组织异物超声检查正确诊断39例,1例漏诊,2例误诊.结论 超声可直接地显示软组织异物的形态、大小、数目、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可作为诊断软组织异物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姥义;孟祥栋;吴晓燕;汪静;桑玉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实时三维超声评价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对室间隔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RT-3DE)评价室间隔缺损(VSD)患者修补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室间隔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行VSD修补术的患儿40例,于术前1周内、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行RT 3DE检查,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校正的左室16节段达小收缩末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 16-SD%)及大差(Tmsv 16-Dif%)、室间隔局部功能(rEF)、室间隔达小收缩末容积的时间(T).3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前VSD患者Tmsv 16-SD%、Tmsv 16-Dif%、rEF、T均较对照组增大(P<0.05或0.01);术后1周时LVEF、rEF明显减低(P<0.01),但Tmsv 16-SD%、Tmsv 16-Dif%和T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个月时rEF仍减低,其余参数均恢复至正常(P>0.05).结论 室间隔修补术后6个月室间隔局部收缩功能仍减低;对室间隔修补术后患者定期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立敏;李莎;王艳秋;王文瑶;马春燕;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木村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木村病(KD)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以提高临床与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木村病患者26例(31个部位)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超声表现.结果 男21例,女5例,其中2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例伴肾功能损害.超声表现单发病灶或多个皮下软组织肿物,根据超声图像分为两类型:Ⅰ型表现为肿大淋巴结回声,占15个部位;Ⅱ型表现为团块样或斑片样混合回声,类似“木纹”结构,占16个部位.Ⅰ型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酸性绝对值低于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木村病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于病变部位的无痛性肿块并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升高者,应考虑木村病的可能.

    作者:林晓;应莉;谢作流;胡元平;侯遥;郑华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甲状舌管囊肿1例

    孕妇,26岁,孕1产0,孕23周,无不良病史及家族病史.产前超声检查: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胎儿口底舌部见0.9 cm×0.9 cm无回声包块,形状规整呈圆形,有完整包膜,壁薄,边界清楚,内部透声良好,后方回声增强(图1).超声诊断:胎儿口底舌部肿物,考虑为胎儿甲状舌管囊肿.产后婴儿外观检查证实(图2).

    作者:李智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Turner综合征1例

    孕妇32岁,孕2产1,孕17-5周.无孕期病毒接触史,无服用致畸药物史,否认有遗传病史及家族病史.超声表现:胎儿双顶径约37 mm,股骨长径约18 mm,羊水深处约40 mm.胎心率:147次/min,律尚齐,胎动:存在.胎盘位于宫体前壁,厚度约4 mm,成熟度0度.脊柱排列整齐.胎头横切面观显示胎儿颈后部皮下组织层极度增厚,颈后及两侧见一大小约68 mm×50 mm多房性囊性包块,头颅及部分躯干被包绕,包块内见菲薄分隔强回声光带(图1),胎儿躯干、四肢、颈项及头颅软组织水肿,厚处约10 mm,胎体呈外套样水肿,胸腔内出现液性无回声区,深处约17 mm,心包腔内液性无回声区约6 mm(图2).

    作者:徐潭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联合MRI诊断巨大绒毛膜下血肿伴副胎盘1例

    孕妇20岁,藏族,G2P1,孕17周,因剧烈腹痛入院.超声提示:胎儿顶臀长7.4 cm,心率130次/min,羊水1.2 cm,胎盘位于宫底,其子面凸向羊膜腔查见17.8 cm×10.6 cm×15.4 cm不均质稍强回声,彩色多普勒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胎儿MRI显示羊膜腔内巨大占位,其在T1加权上呈均匀稍低信号,在T2加权上呈等信号.注入造影剂后,该占位未见增强.于子宫前壁发现一副胎盘,其与主胎盘均呈快速而明显增强(图2).

    作者:杨海波;杨太珠;罗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在左房三房心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特别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本身及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的结合应用在左房三房心中的诊断价值和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7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房三房心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和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中:26例经2DE诊断,漏诊1例、错误分型1例;11例经RT-3DTTE诊断,1例经RT-3DTEE诊断.12例经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结果与RT-3DE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超声心动图,特别是RT-3DE在左房三房心的诊断及鉴别上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刘开薇;任卫东;宋光;孙菲菲;吴丹;乔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模式及定量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的超声造影模式及定量分析.方法 对89例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18例)、不典型增生结节(30例)、小肝癌(41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结果证实,对比分析各类结节的超声造影三期增强模式、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将局部血容量(RBV)、局部血流量(RBF)根据增强时相分为动脉期RBV/RBF、门脉期RBV/RBF、延迟期RBV/RBF,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 增生结节造影模式呈三期等增强,不典型增生结节增强模式较为多样,小肝癌增强模式以快进快出为主.三类结节定量参数随病程进展Peak%逐渐增强、TTP及MTT逐渐缩短,而RBV、RBF在造影时相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具有动态变化,其特点分别与其各自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相对应.增生结节与不典型增生结节对比:造影模式动脉期、延迟期表现、延迟期R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结节与小肝癌对比:超声造影三期增强模式、Peak%、TTP、MTT、动脉期RBV、动脉期RBF、延迟期RBV、延迟期R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结节与小肝癌对比:超声造影三期增强模式、定量参数Peak%、TTP、动脉期RBV、动脉期RB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超声造影三期增强模式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可以为肝硬化背景下增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结节、小肝癌的鉴别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刘怡彬;高军喜;杨磊;姚兰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甲状腺超声钙化形态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超声甲状腺结节钙化特征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术前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且结节内有钙化的患者543例,回顾性分析各种钙化类型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结果 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钙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钙化发生率,微小钙化、蛋壳样不连续型粗大钙化和层状排列型粗大钙化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较良性结节多见.微小钙化多见于恶性甲状腺结节,且多表现为乳头状癌.微小钙化多见于年龄<45岁,所有类型的粗大钙化更多见于年龄>45岁.男性和女性的钙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甲状腺结节微小钙化、蛋壳样不连续型粗大钙化和层状排列型粗大钙化与甲状腺癌关系密切.

    作者:毕腾云;白文坤;胡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肺超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诊疗过程中的超声表现特征,推进小儿超声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细菌感染的4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进行超声动态观察.通过对比超声图像特征,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儿所有分区均可获得满意的肺部超声图像.支气管肺炎患儿首次肺超声征象主要表现为受累肺脏局部胸膜线异常(100%),A-线消失(100%),肺泡-间质综合征(100%),胸膜下小范围实变(65.2%).治疗4d后复查,各项异常指标较前次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胸膜线异常(65.2%),A-线消失(54.3%),肺泡-间质综合征(82.6%),肺实变(56.5%).出院时复查超声图像表现为胸膜线、A-线基本恢复正常,肺野内无明显肺泡-间质综合征,仅见散在的陆线,无明显肺实变影.结论 肺部超声检查简便可行,能安全、便捷、动态的观察评估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在大大减少X线复查次数的同时,为疾病的发展、转归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安晓玲;郝荣;苏海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成像诊断胎儿双主动脉弓畸形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成像在胎儿双主动脉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双主动脉弓畸形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应用相关软件采集容积图像进行后期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与尸解进行对比.结果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成像修正诊断2例,补充诊断1例.7例患者中5例与验证结果一致,2例验证结果伴发其他心脏畸形.结论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成像有助于提高胎儿双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正确率和完整性.

    作者:锁仁静;李亮;穆仲平;左致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真空负压下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活检的比较

    目的 评价不同真空负压细针抽吸活检(FNAB)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80例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超声引导25G FNAB,比较5、10 ml及15 ml真空压力负荷FNAB的诊断效能.结果 10 ml真空压力负荷FNAB标本合格率为93.7%,高于5 ml及15 ml真空压力负荷FNAB(分别为85.7%和84.9%);10ml真空压力负荷FNAB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7.0%、93.6%和92.1%)明显高于5 ml及15 ml真空压力负荷FNAB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60.9%、80.8%和76.2%,56.5%、78.2%和73.3%)(P<0.05).5、10 ml及15 ml真空压力负荷FNAB的RO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0.899、0.737.结论 10 ml真空压力负荷FNAB对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作者:沈浩霖;吕国荣;杨舒萍;蔡晓菡;廖丽萍;郑春暖;王丽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条索状甲状旁腺腺瘤2例

    例1 患者男,52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股骨疼痛,影像学检查示:左侧多根肋骨骨质破坏,双侧股骨上段骨质病变,考虑棕色瘤.甲状旁腺素:1 712.5 pg/ml.彩超检查:左侧甲状腺背侧可见3.58 cm×0.64 cm边界清晰的条索状的极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频谱为低阻动脉型.超声造影: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造影剂2.4 ml后,12 s时,左侧甲状腺背侧低回声病灶开始快速均匀强化增强,较甲状腺增强时间早、强度高;55s时,开始廓清,呈低增强(图1).术后病理结果:甲状旁腺腺瘤.

    作者:曾书娥;朱艳艳;黄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腺颗粒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0 d”就诊.查体:右乳1点钟触及大小约1 cm×1 cm的肿物,质韧,边界欠清晰,与周围皮肤无粘连,活动度尚可.超声:右侧乳腺1点钟示一不均质回声,大小约8 mm×9 mm,纵横比<1,中央呈不均匀低回声,周边呈高回声,界限不清晰,后方回声增强.CDFI:内见条状血流信号.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结节内部呈蓝色,周边呈相对较硬的绿色,SWEmax 70.8 kPa,SWEmin 7.5kPa,SWEmean 37.1 kPa,SD 14.4,SWEratio 2.84(图1).术后病理:乳腺颗粒细胞瘤.

    作者:冯皛;车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对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对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5例患者85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VTIQ图像资料.测量淋巴结的VTIQ剪切波速度(SWV),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VTIQ对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85个颈部肿大淋巴结中,转移性淋巴结44个,非转移性淋巴结41个(其中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淋巴结24个,反应性增生淋巴结17个).转移性淋巴结SWV值明显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SWV值(P<0.001).转移性淋巴结与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淋巴结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3,SWV截断值为3.23 m/s时,准确性88.24%、灵敏度88.64%、特异度87.50%;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比较,AUC为0.968,SWV截断值为3.27 m/s时,准确性90.16%、灵敏度88.64%、特异度94.12%.结论 VTIQ对鉴别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赵颖燕;奚佳颖;赵宝珍;熊文峰;蒋栋;杨力;金修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与MRI联合诊断新生儿Joubert综合征1例

    患儿男,因早产,生后气促16 h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衰竭,早产适于胎龄儿收入院.患儿系第4胎第2产,胎龄36+6周,出生时体质量2.6 kg,羊水Ⅲ°污染,Apgar评分1 min 9分,5 min和10 min均为9分,生后不久即出现呻吟、吐沫,呼吸急促.患儿父母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史.查体:精神反应差、呼吸不规则,稍促,见吸气性三凹征,眼部异常(眼球震颤),四肢肌张力略低.

    作者:伍玉晗;陈欣林;赵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在乳腺小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乳腺小肿块的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指标的特征,以提高乳腺癌早期的诊断符合率及乳腺癌患者保乳率.方法 对手术或穿刺证实的58个乳腺小肿块(大径均≤10 mm),评价其超声造影定性、定量指标和病理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定性指标与峰值强度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小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超声造影多项定性及定量指标峰值强度在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指标与峰值强度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小肿块具有较高的价值,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11%、95.45%、89.66%.结论 乳腺小肿块超声造影的定性指标和峰值强度联合应用可提高对乳腺小肿块的诊断能力.

    作者:杜燕然;陈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TA)肺动脉受累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2010版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成人右心指南推荐的右心功能指标,评价TA肺动脉受累患者的右心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1例TA患者的右室基底径(RVD)、右房短径(RAS)、右房长径(RAL)、右室壁厚度(RVT)及右室做功指数(RIMP)均增大,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均减低.11例一侧肺动脉主干闭塞的患者中,6例出现右心功能指标减低,5例右心功能指标正常.结论 TA肺动脉受累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部分肺血管病变严重的患者右心功能仍可保持正常.

    作者:姜维;吕秀章;杨媛华;李积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