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振渊;叶再元;邵钦树
目的 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CME手术治疗的54例结肠癌患者(CME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同一手术治疗组施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3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2.2±8.0)枚,明显多于对照组[(18.6±4.7)枚,P<0.05];其中Ⅰ期和Ⅱ期病例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病例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增多[(23.8±7.6)枚比(16.7±3.6)枚,P<0.01];但两组Ⅲ期患者阳性淋巴结数和阳性淋巴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排粪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CME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中位数100 ml比115 ml,P<0.05).结论 CME手术可以整块、彻底地切除癌灶和系膜组织,从而达到清扫淋巴结的大化.尽管CME切除范围大,但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短期疗效良好.
作者:高志冬;叶颖江;王杉;杨晓东;尹慕军;梁斌;姜可伟;谢启伟;郭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盆腔占位的诊断,常常涉及临床多学科的疾病,包括妇科肿瘤、淋巴结血液学肿瘤、腹膜后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另外一些少见的骨软组织肿瘤或先天性的疾病等都可以表现为盆腔占位.对这类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是外科医生应该掌握的重要内容.我们近收治了一例盆腔占位.记录了全部临床资料,对临床外科医生的培训提供了有益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詹天成;李明;李忠武;顾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糖尿病外科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外科干预的手段来达到控制血糖甚至治愈糖尿病的一个领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展的减肥手术到70年代降低血糖作用的发现,继而在接下去的30多年里糖尿病外科的飞速发展,对于糖尿病是否能得到治愈这一问题我们似乎有了不同的答案.本文就糖尿病外科的历史演变、手术方式、可能的机制及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钱振渊;叶再元;邵钦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肥胖在全球儿童中蔓延,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相比成人,儿童T2DM相关并发症出现得更早,病死率更高[1].近20年来,成人减重和治疗T2MD手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儿童肥胖合并T2DM的手术治疗的研究仍然较少[2].2011年7月2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收治了一例Ⅲ度肥胖伴T2DM的患儿,经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进富;刘建彬;刘娟;李延兵;谭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金属夹缝合胃全层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8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在胃体部全层切开直径2 cm的缺损后,第1组不缝合胃壁缺损,第2组用金属夹夹闭胃壁黏膜层,第3组用金属夹夹闭胃壁全层,第4组用3-0丝线缝合胃壁全层.分别于术后第3天和第7天处死各组动物,大体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测定创面爆破压;并取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创面炎性反应及组织纤维增生情况.结果 第1组动物术后34 h内全部死亡,其他各组动物均良好存活,所有存活动物无腹腔内出血和感染表现.第2、3组与第4组相比,手术耗时短[(45.8±1.6) min和(42.5±1.5)min比(48.0±1.4) min,P<0.05];第3天创面爆破压低[(36.9±4.6)mm Hg和(39.8±4.1) mm Hg比(50.5±4.2) mm Hg,P<O.05];第7天创面爆破压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7.9) mm Hg、(97.8±6.8) mm Hg和(98.5±7,0) mm Hg,P>0.05].相同时间点创面劳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金属夹缝合组炎性反应较轻,Masson染色反映创面愈合无明显差别.结论 应用金属夹缝合胃部全层缺损,无论夹闭胃黏膜层或全层组织,均能达到与手术缝线缝合相同的临床愈合效果和质量.
作者:刘靖正;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蔡明琰;钟芸诗;胡健卫;任重;李亮;朱博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CME手术的75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依次分A、B、C3组,每组25例.结果 3组病例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3组患者手术时间依次递减,A组显著长于B组和C组[(205.4±53.2) min比(180.4±29.7) min和(169.8±41.3) min,P<0.05];3组住院时间也依次递减,A组也显著长于B组和C组[(17.8±10.9)d比(12.9±4.1)d和(11.0±3.5)d,P<0.05].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2/25)明显低于A组(32%,8/25)和B组(36%,9/25) (P<0.05).C组患者手术标本的质量明显优于A组(大体标本WEST C级以上例数分别为20例和11例,P<0.05).3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淋巴结检获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结肠癌CME手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25例,即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作者:郭鹏;叶颖江;姜可伟;高志冬;王铁;尹慕军;王有利;谢启伟;杨晓东;曲军;梁斌;沈凯;谢菲;杨后圃;王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外科医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通过外科手术解除患者的病痛是外科医师的职业责任;而社会责任感是外科医师必备的素质.注重社会责任的培训,强化社会责任的实现,坚持以患者的利益至上,努力在临床实践中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作者:顾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治疗非过度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随访并检测7例行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的非过度肥胖型T2DM患者术前和术后24周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合患者所应用的降糖药物剂量的变化,分析术后24周患者T2DM转归情况.结果 接受DJB的7例T2DM患者,1例完全脱离降糖药物,FBG、2hPG和HbA1c正常;5例应用降糖药物剂量明显减少,但尚未完全脱离药物;1例无明显改善.血糖完全缓解比例1/7,有效比例6/7,HbA1c达标比例5/7;患者术后各时间段BMI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可以降低非过度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其对血糖的控制不依赖于体质量的降低,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作者:蒋飞照;朱恒梁;郑晓风;屠金夫;林虹;胡如英;陈雄;尤和谊;周振旭;张维建;蔡华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内镜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1年5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的29例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为55(29~72)岁.病灶大小( 1.7±0.1) cm,其中0.5~1.0 cm 17例,1.0~2.0 cm 6例,大于2.0 cm 6例.无蒂隆起性病灶18例;有蒂病灶11例,其中粗蒂3例,亚蒂2例.内镜治疗中采取圈套电切9例(其中3例外加尼龙绳结扎),内镜黏膜切除术12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8例,均获完整切除.术中出血1例约200 ml,经多枚金属夹夹闭和尼龙绳圈套后成功止血;术中穿孔1例,予金属夹夹闭;术后第2天发生迟发性出血1例,行内镜止血.全组术后随访2~39(中位数13)个月,生活质量较好,未见任何远期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1例,再次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论 内镜治疗对于Brunner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时强;钟芸诗;姚礼庆;周平红;徐美东;马丽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了将结肠癌切除术标准化,学者们提出了全结肠系膜切除(CME)的概念,即在直视下连续锐性分离,将脏层筋膜层从壁层分离,获得被脏层筋膜层完全包被的整个结肠系膜,保证安全地暴露并结扎供血动脉起始部.CME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标准化的手术步骤,大化地清扫肿瘤负载区域的淋巴结,从而进一步提高结肠癌的手术疗效.CME的肿瘤学优势为保证获得由完整结肠系膜包被的肿瘤标本,防止因结肠系膜内血管及淋巴引流暴露而增加肿瘤播散的概率;从根部结扎血管可以保证获得多的淋巴结检出数量.初步研究显示,CME并血管高位结扎可以明显提高Ⅲ期患者的疗效,对于其他分期患者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尚未得出腹腔镜是否适合行CME手术的结论.
作者:李国新;赵丽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手术中出现的11例近端肠管血运障碍的情况,对术中近端肠管的保护进行探讨.分析认为,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手术中近端肠管血运改变与结肠系膜血管的解剖学因素及手术操作有关.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并于低位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有利于降低血管解剖变异所引起的近端肠管出现血运障碍的风险.
作者:渠浩;李志霞;杜燕夫;李敏哲;张峪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对于肿瘤下缘距离肛缘小于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以往多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Miles术),以致部分未扩散转移的早期患者亦丧失肛门功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为1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了保肛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建中;彭翔;余思;朱佳成;郭校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转流术后代谢综合征患者体脂分布的改变情况.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间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前瞻性入组收治26例胃癌合并代谢综合征病例,行胃转流手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4、12、48周,检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和脂肪面积等体脂参数,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生化指标.结果 胃转流术后,2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高血糖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好转.术后48周,26例患者HOMA-IR由术前的5.7±1.5降至3.4±1.0,BMI由术前的(27.1±3.8) kg/m2降至(22.6± 1.4) kg/m2(P<0.05).其中心性肥胖指标腰围由术前的(95.3±2.5) cm降至(75.3±1.1) cm,内脏脂肪面积由术前的(101.7±13.8) cm2降至(78.7±11.2) cm2(P<0.05);而外周性肥胖指标皮下脂肪面积未见下降(P>0.05).结论 胃转流术后体脂分布由中心性肥胖向外周性肥胖转变;胰岛素抵抗改善与中心性体脂参数下降有关.
作者:王瑜;陈自谦;戴露倢;刘斌;王畅;黄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开展的内镜切除技术,主要用于胃肠道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较大、广基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和完整切除.与上消化道相比,结直肠壁更薄,ESD难度更高.第二炮兵总医院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肠镜检查发现的14例直径大于或等于3 cm的结直肠巨大广基息肉行ESD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军;丁健华;赵克;汤海燕;王秋枫;姜红红;郑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快速康复外科是将围手术期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整合在一起,将麻醉、护理和外科等学科的新研究证据完美结合的概念,需有严格的临床路径来保证实施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优势.文章探讨了临床推广应用为什么不够令人满意的原因和主要困难.
作者:江志伟;黎介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腹腔镜肥胖外科手术名词] 可调节胃束带术(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AGB);胆胰转流术(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BPD);十二指肠转位术(duodenal switch,DS);Roux-en-Y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GB);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
作者: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学会;沈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肠镜活检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HGIN)病例的处理原则.方法 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203例肠镜活检诊断为HGIN病例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直接接受根治术156例,全瘤切除活检47例,分别将术后诊断与肠镜活检诊断进行对比,并对两组间的临床病理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结肠(P=0.02)、肿瘤无蒂(P=0.00)以及体积大(P=0.00)是导致选择直接行根治术的影响因素.术后共有163例(80.3%)诊断为浸润性癌,而仅有40例(19.7%)证实为HGIN.156例根治性切除患者中,有140例手术标本确诊为浸润性癌,16例仍为HGIN.47例行全瘤切除活检的患者中,24例术后确诊为HGIN,23例被诊断为浸润性癌,其中15例后续行根治术.结论 基于肠镜活检诊断的HGIN应积极行全瘤切除活检明确诊断;在不具备全瘤切除的条件下,对于不涉及保留肛门的高度疑癌病例也可直接行根治术以防延误治疗.
作者:卫旭彪;高显华;王颢;傅传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以胸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颈段食管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单一手术组200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施行以胸外科保留咽、喉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的41例颈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与同期同一手术组治疗的480例非颈段食管癌进行比较.结果 41例颈段食管癌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岁.接受术前化疗30例,术后化疗25例,手术前后均予以化疗21例,术后放疗6例.除4例仅行探查手术外,另37例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颈部吻合,其中1例围手术期死亡.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并顺利出院的36颈段食管癌患者术后1、3、5和8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8%、52.6%、35.1%和35.1%;而同期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并顺利出院的457例非颈段食管癌患者的1年、3年、5年和8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5.0%、54.3%、45.0%和3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胸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颈段食管癌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远期疗效.
作者:马少华;秦斌;申潞艳;梁震;康晓征;戴亮;陈克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研究发现,减重手术可以改善甚至治愈糖尿病.采用不同术式其效果不一,其中胆胰分流术(BPD)对糖尿病治愈率高,达98%以上;其次为Roux-en-Y胃旁路术(RGBP),可达80%.但这两种手术对于治疗糖尿病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且争议较多.BPD与RGBP术后患者体内多种激素水平、尤其是肠道激素GLP-l和GIP的变化并不一致,很难用前肠及后肠假说完全解释.本综述根据国内外新研究结果,比较了BPD及RGBP两种术式的解剖结构及术后GLP-1和GIP的变化,并对两种术式在治疗糖尿病上可能存在的不同机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吴鸿浩;梁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医师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社会对医师,尤其是外科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外科医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应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如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能力、自我减压的能力与应对媒体和社会责难的公关意识等.病历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外科医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医患之间的怀疑和误解,必然会伤害医患双方.
作者:奏新裕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