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李金勇;姚浙江;孙居胜;邱巧玲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促分泌素(ghrelin)对大鼠小肠平滑肌舒缩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制备迷走神经切断大鼠模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ghrelin(0、20、40和80 μg/kg),每种浓度6只大鼠,观察其对小肠转运的影响.体外实验观察在50 nmol/L卡巴胆碱(Cch)存在时,不同浓度的ghrelin(0.01、0.1、0.5、1.0 μmol/L)对肌条舒缩活动的影响,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hrelin受体(GHS-Rla)在小肠肌层中不同类型细胞的分布.结果 0、20、40和80μg/kg 4种浓度的ghrelin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小肠转运率,分别为(25.4±1.0)%、(33.7±1.9)%、(39.3±2.4)%和(44.7±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应用0.01、0.1、0.5和1.0 μmol/L 4种浓度的ghrelin能剂量依赖增强Cch引起的肌条收缩[(67.0±2.4)%、(149.5±3.3)%、(187.1±4.7)%、(213.5±3.4)%]和舒张[(35.3±1.1)%、(62.9±3.8)%、(79.6±2.7)%、(94.6±2.2)%]效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ghrelin受体主要分布在肠内肌层中的神经细胞膜上,平滑肌细胞膜上无分布.结论 ghrelin可通过直接作用于小肠肌层神经丛中的神经细胞而增强胆碱能神经递质引起的小肠平滑肌的舒缩活动.
作者:郑颖;杨成广;邱文才;常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92例结直肠癌及其相应远端正常结肠组织中CTGF mRNA的表达情况,再从中随机选取30对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TGF蛋白表达,并对该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CTGF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CTGF蛋白阳性率73.3%(22/30)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的23.3%(7/30)(P<0.01).合并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为Ⅲ、Ⅳ期者,CTGF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率降低(均P<0.05);CTGF蛋白阳性表达率低者浸润深度越深(P<0.05).癌组织CTGF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68.3%比29.3%,P<0.01).癌组织CTGF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是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RR=2.960,95% CI:1.491~5.877,P<0.01),其预测患者预后的敏感性为64.9%,特异性为74.5%.结论 CTGF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CTGF低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孙政;杨平;梁立源;张通;张伟健;曹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病态肥胖,因其疗效快捷、持久而成为减重外科的“金标准”术式.然而,由于其手术操作复杂和学习曲线较长,故具有潜在风险.LRYGB术后并发症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类,并发症如果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预防和及早诊断LRYGB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对LRYGB的健康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毛忠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转基因LIGHT脐血间质干细胞对胃癌的抑制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慢病毒载体穿梭质粒pGC-FU-LIGHT,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与结构质粒pHelper 1.0和包膜质粒pHelper 2.0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后分别感染人脐血间质干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感染的脐血间质干细胞(MSC-LIGHT)和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的脐血间质干细胞(MSC).人胃癌细胞SGC-7901注射到裸鼠腹股沟皮下建立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荷瘤裸鼠分为MSC-LIGHT组、MSC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向3组裸鼠瘤周分别注射MSC-LIGHT、MSC及生理盐水,隔日1次,注射3次,第4周取材,观察注射前后瘤体生长情况.反转录PCR和ELISA法测定3组胃癌组织中LIGHT的mRNA和蛋白表达;病理切片观察瘤体的坏死面积.结果 MSC-LIGHT组、MSC组和生理盐水组裸鼠肿瘤体积分别为(0.45±0.25)cm3、(0.64±0.36)cm3和(1.21±0.79)cm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LIGHT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96±0.27,1.23±0.47和0.73±0.10,蛋白浓度分别为(167.89±2.31)、(73.22±5.74)和(49.66±5.25)ng/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理切片显示MSC-LIGHT组坏死面积大.结论 转基因脐血间质干细胞旁分泌LIGHT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杀伤作用.
作者:马贵亮;朱新红;宣世英;毛伟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肿瘤原发灶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与肝转移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例,根据术时诊断和术后随访肝转移情况分为同时性肝转移、异时性肝脏转移和未发生肝脏转移的患者3组,每组各100例.运用PCR及Pyrosequencing法检测石蜡标本中肿瘤原发灶K-ras第2外显子突变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300例样本中肿瘤原发灶K-ras突变者120例(40.0%),其中K-ras第2外显子G13D突变32例,而异时性肝转移组中K-ras的第2外显子G13D突变较同时性肝转移组多(17.0%比8.0%,P=0.041).多因素回归模型提示,K-ras第2外显子的G13D突变是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8,HR=1.108,95%CI:1.032~5.062).结直肠癌无肝转移组中K-ras基因突变者较无突变者总体生存期短(中位生存时间65比72个月,P=0.039),而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的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者无复发生存期短(中位时间18比24个月,P=0.048),多因素分析提示,K-ras基因突变(HR=1.561,95%CI:1.022~6.422,P=0.045)是影响结直肠癌无肝转移组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检测结直肠癌原发灶中的K-ras基因状态可以为预测肝脏的转移和预后情况提供参考.
作者:梁立;韦烨;钟芸诗;任黎;朱德祥;潘向欧;许剑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糖异生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40只Goto Kakizaki(GK)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oux-en-Y胃旁路术组(A组,20只)和假手术组(B组,20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4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F),并记录体质量.于术前及术后第4周测定两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术后第4周处死大鼠获取肝脏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术后1、2、4周,A组大鼠平均空腹血糖分别为6.5、4.9和4.7 mmol/L,而B组分别为10.3、10.4和12.5 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灌胃后2h血糖分别平均为8.3、6.4和5.5 mmol/L,B组为21.4、23.8和24.7 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第4周HbA1c为(6.8±1.0)%,低于B组的(7.9±0.8)%(P<0.05).A组术后4周肝脏G-6-P和PEPCK的mRNA相对表达较B组分别降低了21.0%和25.9%,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降低(均P<0.05).PAS染色示肝脏糖原沉积明显增多.结论 Roux-en-Y胃旁路术后肝脏糖异生关键酶的mRNA相对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肝脏糖异生减少,这可能是该术式的降糖机制之一.
作者:伍松;唐均成;邹洪;闫洪涛;陈涛;黎冬暄;汤礼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患者 男,62岁.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向背部放射10 h,于2011年9月18日入院.既往吸烟,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胃溃疡病史.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血压135/110mm Hg(1 mm Hg=0.133 kPa).血常规及血、尿淀粉酶及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均正常.
作者:邱晓明;王珍;徐辉;王弘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LRYGB手术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中58例顺利完成LRYGB术,手术时间(144.5±59.0)min,术中出血量(57.8±135.5)ml.术后吻合口出血2例,胃瘫2例,吻合口瘘1例,营养不良1例,均经保守治疗缓解;另有1例吻合口狭窄患者,经球囊扩张后缓解.49例患者获得了术后6个月的随访,其中34例临床完全缓解(完全停药),9例临床部分缓解(用药量较术前减少),6例无效.患者术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与术后仍需服用降糖药者相比,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例术前体质量指数更高、病程更短(均P<0.05).结论 LRYGB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可行,短期效果良好,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作者:徐露;周晓俊;殷骏;朱政;陈昕;孙洁;毛忠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NOB1基因对人结肠癌RKO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靶向NOB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构建NOB1基因特异性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感染RKO细胞,并设置阴性对照组.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组细胞NO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Cellomics ArrayScan VTI HCS高内涵分析仪检测感染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裸鼠成瘤实验检测NOB1-siRNA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NOB1-shRNA慢病毒感染RKO细胞3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NO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克隆形成数减少,而细胞凋亡数增加(均P<0.05).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NOB1-shRNA感染组裸鼠移植瘤体积为(405±102)mm3,小于阴性对照组的(870±165)mm3(P<0.05).结论 通过RNA干扰方式沉默NOB1基因的表达,有望作为抑制结肠癌发展的有效手段.
作者:贺孝文;陶峰;骆珊珊;余小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与腹腔镜迷你胃旁路术(LMGB)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间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的21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RYGB组11例,LMGB组10例.结果 LRYGB组T2DM临床完全缓解率为64%(7/11),临床部分缓解率为36%(4/11);LMGB组临床完全缓解率为60%(6/10),临床部分缓解率为40%(4/10);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术后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LRYGB组手术时间[(147.0±35.9)min]和术后住院时间[(8.9±2.3)d]均明显长于LMGB组[(110.5±39.7)min,P=0.038;(7.1±1.4)d,P=0.046].LRYGB组术后出现肠梗阻1例,LMGB组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腹泻各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YGB和LMGB对T2DM的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但LMGB相对简单,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郭翔;印慨;卓光鑽;常绪生;丁丹;郑成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单纯性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饮食结构调整、增加身体活动量、行为纠正和药物治疗.一些病态肥胖患者还需要进行微创减肥手术治疗.尽管近年来微创减肥手术对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但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相关科室的协作与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患者随访率低,这是手术风险增加、疗效差和并发症增多的主要原因.因此,单纯性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症应该予以微创胃肠外科与相关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并进行长期随诊.
作者:于健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先天性胃壁缺损是新生儿外科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死亡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其存活率.现将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先天性胃壁破裂病例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5d,早产儿2例,体质量2.2~3.8(平均2.9)kg.出生后1~4 d发病,14例患儿自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小于6h,另1例患儿发病至就诊时间约48 h.本组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拒奶、呼吸困难、腹胀,腹部立位X线平片显示气腹.
作者:张建军;李金勇;姚浙江;孙居胜;邱巧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胃癌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MHA)为首发症状并不多见.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于1996年10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以MHA为首发症状的胃癌3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3例以MHA为首发症状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沈华;韩春蕃;王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降糖作用及肝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12周龄的雄性GK大鼠分为手术组(胃旁路术,10只)、假手术饮食控制组(10只)及假手术空白对照组(10只),术中取各组肝脏标本用于术后对照研究.观察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食量及体质量变化情况.术后8周取各组肝脏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肝脏手术前后PEPCK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术后8周,手术组空腹血糖由术前(17.6±2.1)mmol/L下降至(7.5±0.9)mmol/L;胃旁路术后PEPCK mRNA的相对表达量由术前的1.08±0.38下降至0.41±0.10(P<0.01),与空白对照组(1.04±0.1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控制组PEPCK mRNA的表达量则由术前的1.15±0.16上升至术后8周的2.54±0.82(P<0.01);较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胃旁路术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PEPCK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杰斌;蔡景理;李立军;张林君;姜明哲;陈登刚;陈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减重手术在西方发展了50年以上.随着我国肥胖人口的增加,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回顾减重手术的历史,总结出目前适合中国国情的减重术式,包括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以及可调节胃绑带术等.根据患者的意愿和病情,综合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以及支持随访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术式,方能达到佳的减重降糖效果.
作者:梁辉;吴鸿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肥胖症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1年7月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受LSG术的67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年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多余体质量减少率(EWL)以及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肥胖相关疾病的改善情况.结果 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SG术,手术时间(78±17)min,术后住院时间(5.0±1.7)d.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64例(95.5%)患者获得术后1年的随访,BMI由术前的(37.7±4.1)kg/m2下降了(10.4±3.7)kg/m2,EWL为(80.2±27.7)%.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治愈率分别为53.8%(7/13)和45.5%(5/11),缓解率均达100%.高三酰甘油血症(51例)、高尿酸血症(4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例)、骨关节疾病(9例)和棘皮病(8例)等其他肥胖相关疾病也得到治愈或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LSG治疗肥胖症是安全可行的,在明显减轻体质量的同时还能治愈或改善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肥胖相关疾病.
作者:沈迪建;叶环;王跃东;季赟;谢志杰;吴嘉;占小莉;朱锦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原发性小肠腺癌以十二指肠为好发部位,而Treitz韧带以远的小肠腺癌发病率甚低,起病隐匿,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预后不良.本文就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6月至201 1年6月期间收治的9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原发性空、回肠腺癌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该疾病诊治经验.
作者:尹勇;李忠;卢麒丞;王勍;许军;王荣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的外科专业,而我国引入并开展该学科仅10余年时间.外科治疗肥胖症与相关代谢性疾病,尤其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已得到我国同行和患者的极大兴趣与认可.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总的发展趋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手术名称不够规范、随意放宽手术适应证、对手术方式进行随意更改、疗效评价标准混乱以及术后随访资料不齐等.这些都需要广大同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科学而客观地进行规范,从而促进我国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存川;翟贺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超级肥胖症(BMI大于或等于50 kg/m2)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间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LRYGB术的42例超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45.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0 ml,平均术后进食时间4.5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9 d.术后随访1~30个月,其中28例获6个月以上随访.术后1个月始体质量及BMI即显著下降,至术后2年降至低水平,之后维持在此水平;多余体质量减少率术后1年为(50.4±4.6)%,术后2年为(72.2±2.2)%(P<0.05).术后半年,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2型糖尿病、反流性食管炎及关节退行性变等术前合并症均获不同程度的缓解.9.5%(4/42)的患者术后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呼吸衰竭1例,胃空肠吻合口出血2例,脐部伤口感染1例;39.3%(11/28)的患者出现远期并发症,其中明显脱发8例,吻合口溃疡并出血2例,贫血1例;所有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或好转.结论 LRYGB治疗超级肥胖症效果确切,但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需由有经验的减重手术外科团队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杨景哥;王存川;胡友主;李进义;黄璟;潘运龙;杨华;甘君良;刘宛灵;曹国;黎志伦;任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于难以控制的肥胖,减重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逐渐受到重视.在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治疗指南中,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已被接受作为几种主要的减重术式之一.比起胃束带手术,它没有外源性的装置留在体内;相比胃旁路手术,其手术方法更简单.且多项研究表明其疗效良好[1-3].由于传统LSG需要多孔操作,为了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及减少创伤,Saber等[4]于2008年报道了经脐单孔 LSG的新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于2012年2月6日开展了1例经脐单孔LSG,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辉;吴鸿浩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