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结节指南中超声相关部分的解读及问题探讨

付颖

关键词:
摘要: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诊断治疗涉及多学科,国内外有多个指南进行了规范和指导,笔者挑选了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做综合参考,并将相关超声部分进行总结,以利广大超声医师与临床接轨,提高诊断水平.1.指南简介目前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指南有:2009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颁布的《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1]、201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布的《甲状腺癌诊治和随访指南》 (简称欧洲指南)[2]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提出的《甲状腺癌临床实践指南》[3],2008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写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4]及2012年由我国四个学会联合编写的首部《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简称国内指南)[5],其中以ATA和国内指南在我国影响较大.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三维颈动脉超声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的一致性,并分析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例(共54条血管),首先行DSA检查及常规颈动脉超声,再利用三维颈动脉超声扫描系统进行扫查,并进行颈动脉三维重建,测量斑块数目及管腔狭窄率,与DSA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致性.结果 三维颈动脉超声对颅外段颈动脉的斑块检出率高于DSA.对于颈动脉直径狭窄率超过70%的重度狭窄,三维超声与DSA检查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08,提示三维超声结果可靠.结论 三维颈动脉超声无创、无放射性,可直观显示颈动脉颅外段详细的三维解剖结构,斑块形态及位置,并能较准确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望成为评价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穆洁;勇强;刘凤菊;张蕾;袁嘉;邢媛媛;郑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超声造影图像的肝结节WSTT参数成像初步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局灶性肝结节(FLLs)的过渡时间加权和(WSTT)参数成像特点,初步探讨该参数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潜力.方法 利用时间-强度曲线的上升支和下降支过渡时间构建一个加权参数WSTT.其中,权重参数参照时间-强度曲线峰值设置.采用36个不同类型FLLs的超声造影病例来评价WSTT参数成像的有效性.上升支和下降支的相关权重参数值分别为0.7和0.2.实验分析不同类型FLLs的WSTT参数成像特点并计算每个病例中肝结节与肝实质的WSTT比值.结果 每种类型FLL的WSTT参数图能明显反映不同血流灌注特点.以肝局部脂肪缺失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他类型的FLLs的WSTT比值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本实验初步验证了WSTT参数用于FLLs的鉴别诊断的可行性.

    作者:张冀;朱晓琳;郑诗强;李涛;李怡勇;菅喜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EPIQ——革故鼎新 超声临床应用的新发展

    如果将临床对超声发展的希冀压缩为几组核心词汇,您想要的有哪些呢?精确图像、智能高效、舒适易用、规范扫查、跨界融合、绿色环保……以上就是飞利浦对EPIQ赋予的主要期望,本文将简述EPIQ的代表性技术优势,彰显新一代旗舰超声的独特魅力.三大关键词解读革命性nSIGHT平台集束:源头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石.EPIQ所蕴藏的革命性nSIGHT平台实现了飞利浦对声束发射源头进行精准控制的畅想.

    作者: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背深静脉在诊断阴茎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目的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阴茎背深静脉在对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阴茎海绵体造影检查70例临床疑似静脉性ED患者注射药物后的阴茎勃起情况,按不同的CDUS检查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未测背深静脉诊断静脉性ED组和测量背深静脉诊断静脉性ED组,并与C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DUS未测量背深静脉诊断为静脉性ED灵敏度为45.46%,特异度为100%,与CG之间一致性较差(Kappa=0.382),测量背深静脉后诊断为静脉性ED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6.92%,与CG之间一致性较好(Kappa=0.807).结论 CDUS测量背深静脉在诊断静脉性ED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磊;王燕;宋涛;张发东;曾红春;姚兰辉;吕永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弹性及“萤火虫”成像技术联合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80例女性患者共97个包块术前行常规二维超声、UE及“萤火虫”成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结果 U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是96.8%,与病理检查结果高度相关.结论 UE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左晓文;赵丽蓉;张明明;梁会泽;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对肾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的无症状的肾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4例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的无症状肾实性结节患者,结节大小(3.44±1.86) cm,分为≤3 cm组和>3 cm组,分析各组良恶性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 ≤3 cm组结节33例,其中肾癌22例;>3cm组结节41例,其中肾癌27例.部分良恶性结节造影图像有交叉表现,以环状增强和高/等增强为诊断条件,超声造影对≤3 cm肾癌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为81.8%、86.7%.以快/同进、高/等增强、环状增强和非均匀增强为诊断条件,超声造影对>3 cm肾癌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为94.1%、92.9%.结论 超声造影对无症状的肾实性结节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永艳;树俊莲;姚秀萍;王黎明;马秀珠;刘卫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超声造影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比较

    目的 运用经阴道彩超(TVS)和超声造影(CEUS)对临床拟诊子宫内膜癌(EC)患者进行检查,比较CEUS和TVS在诊断EC的优劣.方法 收集我院近2年来临床拟诊EC患者,均经TVS和CEUS检查,并于检查后1周内对病变行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经病理证实为EC的患者76例纳入研究组.结果 76例EC患者中,71例术前CEUS较明确显示EC病灶特征,而TVS为25例.结论 CEUS较TVS对EC病变特征显示率可能存在优越性.

    作者:周克松;李明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毛和非多毛多囊卵巢综合征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内分泌指标特征

    目的 比较不同临床表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与内分泌指标特征.方法 将PCOS患者分为多毛PCOS组(HI-PCOS组)39例和非多毛PCOS组(NHI-PCOS组)46例.比较两组卵巢体积、间质体积和卵泡体积.比较两组卵巢血流量化指标: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比较两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总睾酮(T),泌乳素(PR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游离睾酮指数(FTI),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指数(HOMA-IR).分析超声参数和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I-PCOS组患者间质体积、VI和VFI、LH、T、FTI、FPG、FINS、HOMA-IR较NHI-PCOS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HI-PCOS组患者SHBG较NHI-PCOS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PCOS组中,间质体积与HOMA-IR、FTI呈正相关(r=0.324、0.912,P<0.05、0.01).VI、VFI与FTI呈正相关(r=0.472、0.556,P<0.05).结论 多毛和非多毛PCOS患者有不同的超声参数和内分泌指标特征.

    作者:戴蓓蓓;任芸芸;张珏华;孙莉;邱冬;归绥琪;孔凡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儿脊髓圆锥超声定位新指标及其在脊髓拴系的诊断价值

    目的 建立超声检测不同孕期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末尾骨远端距离的正常值,评估其在脊髓拴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400例正常胎儿及8例脊髓拴系的胎儿.随机选择40例胎儿,进行医师内及医师间测量结果的信度分析.建立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末尾骨远端距离的正常值范围,比较正常组及脊髓拴系组的差别.结果 (1) 400例胎儿中,脊髓圆锥末端至末尾骨远端的显示率为91%.(2)相同及不同医师测量的重复性良好(ICC:0.990~0.998),其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2.2~2.6 mm和-3.7~3.1 mm.(3)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末尾骨远端距离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方程为:脊髓圆锥末端至末尾骨远端距离=-23.09+2.39孕周(r=0.965,P<0.001).(4)8例脊髓拴系组的脊髓圆锥末端至末尾骨远端距离与正常组相比明显缩短(P<0.001).结论 超声测量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末尾骨远端距离简便可行,这一参数有助于产前诊断胎儿脊髓拴系.

    作者:何韶铮;吕国荣;柳舜兰;郭海欣;阮俊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声学结构定量技术评估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对乙肝患者肝脏声学结构定量(ASQ)分析与病理及Fibroscan结果对比,初步探讨ASQ技术对乙肝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在我院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6例,进行ASQ分析和Fibroscan检查,继之行肝脏穿刺活检.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ASQ定性分析彩色编码图表现为黄绿色区减少,红色区域增加,且不规则;ASQ定量分析图表现为红色曲线峰值变小,蓝色曲线峰值变大,曲线下面积增大.ASQ定量参数BR-Ratio值在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肝纤维化分期有较好正相关(r=0.772,P<0.05),当S≥1、S≥2、S≥3、S≥4时BR-Ratio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913、0.962、0.974; BR-Ratio值区分S≥1、S≥2、S≥3、S≥4的截断值分别为0.33、0.37、0.49、0.55.对ASQ及Fibroscan的AUC进行比较,P均>0.05.结论 ASQ技术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与Fibroscan相近,在肝纤维化定量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明明;朱梅;何敏;王菲;杨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腔积液合并肺不张的超声成像分析

    目的 总结胸腔积液合并肺不张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含气支气管征(UABS)对肺不张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超声仪对86例经临床终确诊病因的肺不张患者,进行了检查和回顾性研究.结果 38例单纯胸腔积液挤压导致的肺不张患者,其不张的肺组织内均显示含气“枯树枝样”的UABS;48例中心型肺癌导致肺不张患者,其不张的肺组织内未测及UABS.UABS出现率两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x2=34.60,t<0.01).结论 UABS在肺不张病因的诊断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判断肺不张病因的一种重要超声征象.

    作者:卜凡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儿肾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比值联合Tei指数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缺氧

    目的 探讨胎儿肾动脉(RA)和大脑中动脉(MCA)阻力指标比值联合Tei指数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脉冲多普勒技术检测所有胎儿RA和MCA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S/D值,计算RA和MCA阻力指标比值,同时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所有胎儿左、右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及射血时间(ET),获得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儿RA和MCA阻力指标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右心室Te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胎儿RA和MCA阻力指标比值与左、右心室Tei指数均呈正相关.结论 胎儿肾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比值联合Tei指数可帮助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缺氧情况.

    作者:程志华;王义成;杨瑞敏;姬宏宇;罗兵;王立坤;张力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婴儿阴道卵黄囊瘤1例

    患儿女,9月龄.家长发现患儿阴道流血10d来就诊,行超声检查:子宫大小为12.5 mm×9.1mm×12.2 mm,肌层回声未见明显异常,内膜线可见显示.左侧卵巢大小为10.4 mm×8.6 mm×9.3mm,卵巢内可见一囊性结构,大小为4.5 mm×4.4mm×5.5 mm;右侧卵巢大小为7.0 mm×4.4mm×7.8mm,卵巢内可见一囊性结构,大小为2.8mm×2.0 mm×2.3 mm.宫颈下部阴道上部可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为35.3 mm×30 mm×35.3 m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回声均质(图1),CDFI示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2),峰值流速52.8 cm/s,阻力指数0.59(图3).超声提示:阴道上部低回声实性占位性病变.血清AFP值>1 210 ng/ml.阴道内排出少量组织送检,病理显示为卵黄囊瘤.家长放弃治疗,患儿4个月后死亡.

    作者:宋庆达;赵斌;滕剑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胎儿期脊髓纵裂的超声学特征

    目的 探讨胎儿期脊髓纵裂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产后证实的38例脊髓纵裂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脊髓纵裂的产前超声表现特征、发生部位、合并畸形及妊娠结局.结果 在38例脊髓纵裂的患儿中,其病变部位的椎管内均可见形状各异的高回声,局部脊髓均受压,相对应的椎弓板间距明显增宽,病变部位位于腰、骶部时,均合并脊髓圆锥下移,超声诊断的灵敏度高.结论 胎儿期脊髓纵裂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在产前可以通过超声筛查检出.

    作者:张红彬;栗河舟;李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相变型链霉亲和素化PLGA纳米粒的制备

    目的 制备一种相变型链霉亲和素化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PLGA-SA/PFP),研究体外热致相变、声致相变增强超声显影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PLGA-SA/PFP,显微镜加热板法进行热致相变,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进行声致相变.结果 PLGA-SA/PFP的平均粒径为(346.2±74.49) nm,链霉亲和素结合量为2 208个分子/纳米粒.43.7℃时纳米粒发生相变,LIFU作用后可观察到超声显影增强.结论 成功制备了PLGA-SA/PFP,可用于预定位靶向实验.

    作者:张炜阳;黄晓玲;李茂萍;何坤燕;王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状腺结节指南中超声相关部分的解读及问题探讨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诊断治疗涉及多学科,国内外有多个指南进行了规范和指导,笔者挑选了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做综合参考,并将相关超声部分进行总结,以利广大超声医师与临床接轨,提高诊断水平.1.指南简介目前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指南有:2009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颁布的《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1]、201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布的《甲状腺癌诊治和随访指南》 (简称欧洲指南)[2]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提出的《甲状腺癌临床实践指南》[3],2008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写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4]及2012年由我国四个学会联合编写的首部《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简称国内指南)[5],其中以ATA和国内指南在我国影响较大.

    作者:付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后肝上及肝下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致布-加综合征1例

    患者男,44岁.因“肝移植术后3+年,反复双下肢水肿”就诊,无发热、腹痛、颜面水肿、巩膜黄染等.查体:双下肢轻度水肿.生化检查:TBIL 38.6μmol/L,DBIL 11.1 μmol/L,IBIL 27.5 μmol/L,TP49.5 g/L,ALB 29.9 g/L.HBsAg及肿瘤标志物AFP均阴性.超声表现:移植肝右肝大斜径15.0 cm,尾状叶长大,实质回声欠均匀;左肝静脉(left hepaticvein,LHV)与中肝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之间、右肝静脉(right hepatic vein,RHV)与MHV之间见较多交通支形成,MHV未见与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相通,LHV与RHV汇入IVC,肝短静脉增粗.

    作者:祁晓英;罗燕;李加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及DSA对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诊断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肝移植术后10例患者在超声造影诊断为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后,即刻进行DSA造影,将两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见移植肝肝动脉内造影剂增强信号微弱,肝动脉内径偏细.DSA造影见肝动脉纤细,造影剂染色稀薄暗淡,脾动脉明显增粗,两者诊断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应常规作为肝移植术后的可疑移植肝血管系统异常的无创检查手段,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贤胜;王莎莎;程琦;王泓;范丽;凌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胆囊癌臀部肌层转移1例

    患者男,年龄62岁.2013年5月16日体检时,超声发现:胆囊轮廓不清,形态饱满,大小约8.5cm×5.6 cm,壁毛糙,厚薄不均,以前壁为主,体部至底部呈实性低回声,范围约7.3 cm×2.6 cm,与胆囊壁分界不清,CDFI:可见血流信号(图1);余胆囊内可见多个强回声伴声影.胆囊床旁肝实质内可见大小约6.5cm×4.7cm实性低回声.超声提示:(1)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2)胆囊占位性病变,考虑Ca;(3)肝左叶低回声实性占位,考虑胆囊Ca肝转移.CT提示:胆囊占位并肝受累,胆囊结石.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晚孕胎儿静脉导管a波反向的临床价值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静脉导管a波反向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不同孕周的57例孕妇,其中包括FGR胎儿32例,CHD胎儿25例.首先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然后行静脉导管检查,留取静脉导管彩色多普勒图像及其脉冲多普勒图像,观察是否存在a波反向.异常胎儿随访或产后超声复查,引产胎儿进行解剖对照分析.结果 1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及1例法洛氏四联症胎儿的静脉导管出现a波反向,1例静脉导管a波反向的FGR胎儿胎死宫内.结论 胎儿静脉导管a波反向有助于前负荷增加为特点的胎儿CHD的检出,是预示FGR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信号.

    作者:郝晓一;李路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