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前列素钠对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

李杰;陈阳;许军;金子安;李璇;张华涛;张立平

关键词:贝前列素钠, 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对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符合标准的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常规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贝前列素钠治疗(贝前列素钠组),疗程12周。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线评估,包括 NYHA 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MWT)、心肺血流动力学参数、Borg 呼吸困难评分等检查,治疗随访12周后重复上述检查,评价贝前列素钠治疗对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贝前列素钠组患者经治疗12周后运动耐力改善,6MWT 提高,NYHA 功能分级和 Borg 呼吸困难评分改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及肺循环阻力均降低。结论贝前列素钠可改善 NYHA 功能分级为 II 级和 III 级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耐力和临床症状。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在麻醉维持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对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在麻醉维持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需实施手术的患者75例,根据所有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啶剂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三组,依次为参照组,试验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三组患者麻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①麻醉效果:三组麻醉效果各不相同,其中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佳,参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稍差,三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不良反应:研究组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参照组不良反应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可比性。结论在麻醉维持中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所起到的效果均不相同,且不良反应亦有所差异,需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作者:李文静;黄学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自然流产与膳食营养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妊娠期膳食营养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及综述方法,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引起自然流产的膳食营养因素做一综述。结论妊娠期营养缺乏或过剩会导致后代的不良结局。许多营养素在孕妇体内失衡均可致胚胎发育异常以及流产的发生,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营养素过量引发的毒性都可导致流产。

    作者:林太裕;吴思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国际字母排序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插管率、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气指标及生命体征,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老年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老年患者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老年患者,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共40例;实验组同时予以认知疗法干预,共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方面,干预后患者分值均下降,实验组的降幅比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在 SS -QOL 分值方面,干预后患者分值均上升,实验组的升幅比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结论应用认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遗症老年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消除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李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为日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依据。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胃肠减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护理差错,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小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改进对增强 CT 检查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改进对增强 CT 检查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接受增强 CT 检查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CT 增强前不接受综合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对两组发放调查表,对比①两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对 CT 检查认知程度。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对CT 检查认知程度比较有差异(P <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0%,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减少增强 CT 检查中造影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我院中药处方调查分析以及用药点评

    目的:对我院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展开集中调研,并从中点评用药的具体情况。方法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向就诊病人开具的2970张中药饮片处方,依据各张处方中的病例具体信息展开集中性调研活动,着重调查要素涉及病例性别、真实年龄、患病类型、中药味数、处方费用及书写合理性等。结果2970张处方中,男性病例占比略高于女性病例,中老年人病例占比大;内科处方的占比高,占比为32.96%;构成中药材的味数在1-34味间,11-15味中药处方的占比高;价格费用在5.1-591.2元间,单张平均(79±2.52)元;2970处方中16.25%无中医诊断或无规范中医诊断,2.45%剂量有误,6.93%处方脚注不明确,0.61%配伍不当,0.348%给药途径不当。结论构建中药饮片处方全面点评机制,可为临床中药的给药工作提供安全性保障,促使中药用药更具合理性。

    作者:杨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几率较高且复发几率较大,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影响。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灼热、疼痛、反酸、嗳气以及恶心呕吐等,本文从 RE 的中医病因机制、中西医结合治疗 RE 的相关研究、中药膏剂、擦剂、药膜等剂型的研究以及对相关研究的展望进行了讨论。

    作者:王官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疟疾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疟疾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以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例疟疾患者为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从发现疾病、医院上报、疾病治疗、健康宣传、疫情调查等多个方面分析,就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首例发病患者后,及时采取镜检、恶性疟原虫检查等诊断措施确诊,经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防科复核,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送服治疗。后期开始接诊5例输入性疟疾,累及报告6例。随后,我院按照传染病防御和控制措施开展对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结论针对疟疾应及早确定病因,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同时做好疫情有效控制措施,预防疫情进展。

    作者:马晓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和治疗

    目的:探讨其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和治疗方法,分析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手术的7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尿潴留的发生情况,调查患者的恢复效果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残余尿量和疼痛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预防性护理和治疗,有助于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孙翠芳;李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以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支气管灌洗术为基础,观察组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半年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较对照组好,P <0.05.从半年内复发率方面来看,对照组为52.08%,观察组为25.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者,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使用孟鲁司特钠片加以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锡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sTREM -1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检测血浆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奠定基础。方法自2013年10月———2016年04月我院 ICU 收治的符合国际脓毒症会议定义的标准的脓毒症患者,随机抽取68例作为本研究的感染组对象,同期抽取ICU 的无感染征象的患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非感染组对象,抽取此期间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别测定 sTREM-1,并对比研究。结果通过测定三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的表达水平发现,除 TNF -α指标外,三组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 <0.05);其中 sTREM-1、PCT、hsCRP 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正常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通过评价三种指标对于 SIRS 的诊断效能发现,sTREM-1的诊断临界值是高,且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也均高于其余两种指标。此外, sTREM-1在死亡人群中是呈显著的高表达,且显著高于存活人群,差异显著(P <0.01)。结论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sTREM-1的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预测,可早期予以相应的干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沈丽娟;关云艳;王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胃镜检查对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入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胃镜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常规诊断结果显示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84.0%),而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49例(98.0%),共有7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14.0%。而观察组患者经常规检查结合胃镜检查后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7例(94.0%),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47例,无一例误诊漏诊患者。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应从多方面考虑,结合常规检查和胃镜检查进行诊断,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疗和良好的恢复。

    作者:郭文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2015--2016学年连云区在园儿童保健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连云区在园儿童卫生保健现状,加强全区各类幼儿园规范化建设,保障幼儿、学龄前儿童在成长的初始阶段有一个良好环境,为幼儿在身心健康方面得到充分保证。2015———2016学年对全区22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及4073名儿童身高、体重、视力、口腔、血红蛋白和全身健康检查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2所幼儿园中(其中公办园9所,民办园13所)卫生保健设置及人员配备,保健制度健全符合要求15所,占68.2%(其中公办园7所,民办园8所),其余机构保健现状都差强人意。4073名儿童患病率依次为:龋齿862人(21.16%)、视力不良(包括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等)342人(8.40%),肥胖185人(4.54%),贫血98人(2.41%),营养不良19人(0.47%)。

    作者:夏永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浅析抗胆碱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抗胆碱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使用抗胆碱药进行治疗的患者32例,对其使用抗胆碱药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积极的临床治疗后发现,抗胆碱药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内脏绞痛、眼科疾病、帕金森以及调节功能性麻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抗胆碱药对内脏绞痛、中毒、帕金森及功能性麻痹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临床疗效好。

    作者:杨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手术的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和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①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②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评分有差异(P <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儿童住院期间焦虑心理,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阿蕾;吴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吹气球训练的应用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吹气球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均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瓶,期间对照组按照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吹气球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9.14±10.45)h]、胸腔引流量[(185.42±23.14)ml]术后住院时间[(7.04±1.25)d]显著低于对照组[(95.24±23.68)h、(341.25±21.63)ml、(3.58±1.56)d],组间差异 p <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中应用吹气球训练可有效提升引流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保健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行为,同时对其进行分析,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情况总结经验。方法针对我院附近2所大学学生进行健康意识和保健行为的调查,同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别进行统计。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10月到2016年10月间。结果进行调查的1000例学生中,有300名学生认为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时无不良作息习惯、和生活方式,占总数比例的30%;其余学生的认知均存在片面性。基本不运动的占比60%,每天平均时间在2小时以内,占比23%,每天平均锻炼时间超过2小时,占比17%。结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保健行为调查分析发现,多数学生的健康意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受到不正确认知的限制,多数学生的保健行为较少,不利于其健康,因此应该建议大学生适当加强相关的锻炼和保健。

    作者:王春雷;刘凤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病人疗效的影响探析

    目的:对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的疗效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过的50例肺结核并伴有咯血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都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全程护理,对两组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数据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的接受度、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讨论全程护理对改善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疗效具有积极意义,能促进患者康复,医护工作者应加大对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的全程护理,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高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浅析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膀胱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膀胱炎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54例患者中显效36例,占66.67%,有效10例,占18.52%,无效8例,占14.81%,总有效率为85.19%。结论优质的治疗是保证膀胱炎患者良好预后的基石,其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邹德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