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
目的:探讨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取抽样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牙科就诊的牙根残冠患者158例(共242颗牙),均采取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治疗,随访2-5年,观察其治疗情况。结果158例242颗患牙中,经随访2-5年,成功修复216颗(89.26%),失败26颗(10.74%)。结论对牙残冠采取根管螺纹钉联合光固化树脂修复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修复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夏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方法75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长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分析,同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运动功能。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愈合68例、5例延迟愈合、2例出现骨不连的情况,5例患者在接受植骨后痊愈。随访1年,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长骨骨折可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固定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赵世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近视与散光术后角膜像差应用飞秒激光制瓣 LASIK 联合波前优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飞秒联合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治疗且镜柱在1.0D 以上的近视患者80例(160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启动虹膜定位成功行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术治疗的40例(80眼)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无虹膜定位行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术的剩下40例(80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将同一台激光机下进行激光切削治疗下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作以比较。结果两组术后1mo、3mo 裸眼视力(UCVA)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一行患者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mo、1a UCVA 超过 BCVA 一行患者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近视及散光术后角膜像差应用虹膜定位技术飞秒制瓣联合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治疗效果更稳定,术后患者更早地恢复裸眼视力,较少的高阶像差增加,临床应用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李慧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研究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探究优质护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妊高症所造成的产后出血的产妇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模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出血的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观察组产妇产后24个小时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产妇,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由于妊高症所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优秀,是一种可以高效地降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准确的护理方法,这项护理模式,具有安全合理科学的临床应用特点,也充分的显示出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可以维持母婴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耀翔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科行手术治疗的200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匹配2013年的20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前后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物体表面、环境卫生等指标监测合格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空气洁净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能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冉祥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在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所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受全身运动评估技术了解儿童脑发育情况的807名儿童的评估结果。结果本次共计评估807例儿童,评估896人次,56.4%(455/807)为本镇户籍儿童,9.2%(74/807)为非本镇户籍,34.4%(278/807)为非户籍儿童。脑发育异常儿童比重为13.8%(124/896),儿童医院儿科康复中心接受早期干预的有82例,儿科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指导的有17例,接受社区随访的有25例。结论全身运动评估技术能实现对儿童脑发育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提高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服务水平。
作者:崔雅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O 例行冠心病 PCI 术后合并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O例。治疗组应用耳穴压豆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0%,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的睡眠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邹清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儿肺动脉高压危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术前和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患者15例,术后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气胸、肺不张,其余患儿都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肺动脉高压,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使用藏医药浴护理方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经专科医师确诊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病人6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换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病人使用藏医药浴护理,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方,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发现治疗组病人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结论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使用藏医药浴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人痛苦,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和义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探索建立一套实用、有效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在医学本科实习阶段联合应用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实习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结果表明,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应用具有知识与技能并重、考核与培训互促、强化人文素质培养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刚;杨伟;刘昱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分期心理护理管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住院康复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高,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对脑卒中住院康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深刻意义。
作者:谭杰;韩婕;马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运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到我院治疗痔疮的50例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且观察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运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衰在接受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真武强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衰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真武强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心衰控制用时(4.31±0.54)天,对照组心衰控制用时(8.02±1.13)天。结论真武强心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心衰能够提高单一西药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倩;姜福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心动图检查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查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高达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 <0.05。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相对于心动图来说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袁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艾滋病患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抗病毒治疗依存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264名口服抗病毒药随访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提高艾滋病患者用药的依存性,对治疗效果有积极的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秦翠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分析,研究其临床护理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方法收集我院近几年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病例观察其病情,研究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护理措施。结果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要充分注意其临床症状,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注意观察和饮食。结论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临床护理不但要注意饮食,更要预防并发症。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比分析分次和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两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持续照射24h,实验组分次蓝光治疗(照射12h 后休息6h 以上,观察胆红素值是否需要继续照射足24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胆红素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 <0.05)。结论分次和持续蓝光治疗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疗效相当,但分次蓝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安全,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 ICU 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 ICU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何黎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实施精准肝切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6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观察组实施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9%、6.1%、6.1%,对照组分别为66.7%、18.2%、21.2%。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韩增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群体用人乳头瘤病毒(HPV)筛选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到本院接受宫颈疾病筛查患者320例相关临床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收集数据对象宫颈外口和颈管脱落细胞,对其应用 Auto Cyte PREP 液基细胞学检测、TBC 分级诊断,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器 HPV 指标。将检测结果与患者阴道镜检查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归纳宫颈 HPV 检测对此类患者筛选的临床意义。结果有146例为 HPV 阳性,此类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测后提示73例细胞抹片为正常,HSIL、LSIL 以及 ASCUS 患者各有11、42、20例,病理检查提示阳性率为38.4%;有174例为 HPV 阴性,此类患者液基细胞学检测后提示153例细胞抹片为正常, HSIL、LSIL 以及 ASCUS 患者各有0、7、14例,病理检查提示阳性率为8.05%。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组宫颈活检阳性率,提示两者存在差异性(P <0.05)。结论对于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群体而言,应用 HPV 检测对于早期了解具体情况以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生玲;田桂媛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