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秒激光制瓣 LASIK 联合波前优化治疗近视及散光术后的角膜像差

李慧侠

关键词:飞秒激光制瓣, LASIK, 波前优化, 近视, 角膜像差
摘要:目的:观察近视与散光术后角膜像差应用飞秒激光制瓣 LASIK 联合波前优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飞秒联合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治疗且镜柱在1.0D 以上的近视患者80例(160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启动虹膜定位成功行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术治疗的40例(80眼)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无虹膜定位行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术的剩下40例(80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将同一台激光机下进行激光切削治疗下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作以比较。结果两组术后1mo、3mo 裸眼视力(UCVA)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一行患者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mo、1a UCVA 超过 BCVA 一行患者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近视及散光术后角膜像差应用虹膜定位技术飞秒制瓣联合波前像差引导 LASIK 治疗效果更稳定,术后患者更早地恢复裸眼视力,较少的高阶像差增加,临床应用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研讨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后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种类及原因,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随机选取1800张西药处方进行研究试验,按照我国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搜集与整理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后发生 ADR 的处方,并作进一步分析。结果1800张西药处方中,有1295张为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处方,所占比重为71.94%(1295/1800)。其中有203张(11.28%)西药处方出现药物 ADR,主要是头晕(17.73%)、乏力(14.78%)、过敏反应(13.30%)、恶心(12.81%)、皮疹(11.82%)及呕吐(8.87%)等。结论临床在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西药时,需明确掌握西药的性质、药学原理等,并加强相关药物 ADR 监测,以做到安全用药,高效治疗。

    作者:侯贵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大剂量短程糖皮质激素在急性胰腺炎早期合并 SIRS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大剂量短程糖皮质激素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合并全身反应综合征(SIR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 AP 早期合并SIRS 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行常规内科治疗+大剂量短程甲泼尼龙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5天后 SIRS 评分、APACHE II 评分、器官衰竭累积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 >0.05),而观察组患者 CR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短程甲泼尼龙治疗 AP 合并 SIRS 可有效降低 CRP 水平,且不增加额外感染风险。

    作者:孟文勤;云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西格列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一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采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降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h 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作者:杨晶晶;黄婷;张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监护室护士与患者家属有效沟通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沟通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沟通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沟通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核磁共振扫描(MRI)检查在诊断腮腺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与探讨核磁共振扫描(MRI)检查在诊断腮腺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腮腺区肿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诊断所需分别应用核磁共振扫描和 CT 扫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展开观察与研究。结果所选患者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在60例患者中,病灶属于良性的患者共有44例,属于恶性的共有16例,经 CT 诊断检出腮腺区有肿块的患者有30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为50.0%,其中,诊断为良性的患者有24例,符合率为54.54%,诊断为恶性的有6例,符合率为37.5%;核磁共振扫描诊断检出腮腺区有肿块的患者有3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为53.3%,诊断为良性的患者有28例,符合率为63.6%,诊断为恶性的有4例,符合率为25.0%;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相比无较大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腮腺区肿块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扫描或 CT 技术诊断能够有效鉴别患者病灶的发展状况,对恶性或良性肿瘤有着较好的诊断价值,是提高临床确诊率的重要技术。

    作者:南晓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结直肠损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损伤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3例结直肠损伤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17例,无肠瘘发生,二期肠造瘘6例,经手术治疗治愈17例,死亡5例。结论对结肠损伤的处理,采用一期或二期手术尚存争议,但总的来说,主张一期处理者逐渐增多。

    作者:常振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图书馆是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技术相结合的媒介,其有利于医疗行业的发展。医学信息日新月异,而如今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多数医院图书馆藏书量及规模较小、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共享信息意识及建设经费缺乏等。提出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作者:吴明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变化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门诊及病房诊治的2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血糖、血脂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为显著,血脂水平普遍下降。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治疗时可根据其具体变化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范莉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均在14-21d,平均(9.7±4.2)d,术后随访1年,以 Harris 评分法为依据得出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8.0%。结论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叶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根据我院各科室反馈出来的中药注射剂所发生 ADR 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 ADR 主要发生因素与中药注射剂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药品本身质量因素、临床使用不合理及患者自身体质因素等有关。结论完善及规范质量控制标准、改进制备工艺,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遵守辨证论治原则、合理规范用药等是预防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孟爱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手术全期护理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方面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护理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7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的分别纳入,即为第一组45例,第二组45例。第二组给予手术全期护理,第一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第一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0%,第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4.44%,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手术全期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后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后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32例,开展持续颅内压监测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措施后,及时发现颅内压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生命体征恢复良好,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夹闭后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颅内压异常情况,显著提高救治水平和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潘健宇;王瑶;马莉沙;杨帅;梁薇;王金鹤;崔大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评估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5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42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组:干预组(n =22例,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参照组(n =20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同时观察、比对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效果。结果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后,干预组2例(9.09%)发生并发症,参照组6例(30.0%)发生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干预组、参照组术后住院时长、肛门排气时长等指标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术后予以综合护理所起到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在明显缩减患者术后住院时长、肛门排气时长的基础上,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晋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两种手术入路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行肱三头肌入路手术,实验组则行经肘前肌入路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各项手术指征以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项手术指征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 P <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经肘前肌入路手术,不仅能够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受,还能够改善各项手术指征,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鲍瑞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孕妇实施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行孕期保健的160例孕妇进行研究,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孕妇分为常规组(n =80)和干预组(n =80),所有常规组孕妇实施常规孕期保健,干预组孕妇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孕期膳食营养指导,统计对比两组孕妇的保健效果。结果干预组孕妇孕晚期体重增加状况、孕妇剖宫产、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难产发生率及新生儿巨大儿、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孕妇实施孕期膳食营养指导可有效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及母婴健康。

    作者:常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升陷汤加减治疗重症休克顽固性低血压验案一则

    重症休克患者出现顽固性低血压,即使在输血补液给抗休克药物等治疗后,血压仍难以回升至正常,带来多脏器的灌注不足,而且研究表明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长时间的使用影响肾脏的灌注,促使肾脏功能恶化。探讨其机理以及寻求其治疗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笔者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该类患者1例,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黄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交经缪刺辅助”皮内针治疗急性膝关节扭伤326例

    急性膝关节扭伤是临床针灸科经常收治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开始参与各种运动项目,而事与愿违的是不科学的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扭伤患者逐渐增加。患者大多觉得软组织的病通过口服药物及休息就能痊愈,其实不然,软组织损伤是需要及时专业诊治的才会痊愈,所以很多患者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转为慢性膝关节病,病痛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及生活。本人采用“交经缪刺”辅助“皮内针”治疗急性膝关节扭伤326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i ,PDR -Ab)引起的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2例经病原学及药敏试验证实 PDR -Ab 的临床肺炎感染病例为研究对象,分离获取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 PDR -Ab,并对其药物敏感性以及以此为基础不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共10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60.0%,细菌清除率为60.0%。对照组共12例,应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25.0%,细菌清除率为25.0%。结论对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具有一定疗效,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抗菌方案。

    作者:邱祖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影响

    目的:探究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镇痛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镇痛措施和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基本差不多,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比观察组高。结论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术后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以防发生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松美;张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眼外伤引起青光眼48例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1年收治我科的48例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原因包括眼内出血23眼(48%)、晶状体源性13眼(27%)、前房角挫伤9眼(19%)、眼内炎症3眼(6%),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经药物和手术治疗后,45眼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控制率为94%,3例治疗无效,视力丧失。结论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应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及时控制眼压,挽救视功能。

    作者:姜志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