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菊;杜婷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方法2011年1月———2014年08月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共21例,通过收集资料,结合我院的经验,总结出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分娩的护理要点。结果在我院分娩的妊娠合并艾滋病产妇中,住院期间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0。结论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要自觉落实各种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掌握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护理要点,遵循标准性预防原则,就可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朱永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进行高危新生儿口疮预防中口腔护理预防作用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40例足月新生儿,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不接受口腔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口腔护理,进行两组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120例患儿中4例口腔内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为3.3%,对照组120例患者中36例患儿口腔内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为30.0%。观察组患儿鹅口疮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新生儿中开展口腔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施张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探查,分析颈动脉发生血管重构和无症状脑梗死(SCI)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8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成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段健康志愿者38例成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都进行高频超声探查,分析对比两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颈动脉重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数量明显增多,斑块的检出率及面积显著增大,斑块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颈总动脉主干、颈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动脉主干 IMT 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颈动脉重构的比例明显提高,两组在无重构及负性重构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分析颈动脉情况,从而对有效预防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的临床价值重大。
作者:王艳;张海波;马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旨在对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与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收集22例我院临床确诊的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者的基本信息、诱发因素、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与妊娠结局。结果妊娠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引发和没有按医嘱使用胰岛素与没有进行按期产检等诱因有关系。内分泌和产科医生会诊确定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全部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28.37%明显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54.55%、实验组早产的发生率18.24%低于对照早产发生率24.37%、实验组剖宫产率27.27%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43.37%(P 均<0.05)。结论进行科学合理的产检、不断降低血糖、按医嘱使用胰岛素能预防妊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通过治疗后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孟春园;宫晓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在我国胃癌的患病率居各种恶性肿瘤首位,根治性手术加以化疗是治疗胃癌的常规手段,外放疗作为辅助手段可以提高生存率,但外放疗在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是大量的放疗性损伤。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内放疗治疗恶性肿瘤,大大降低了外放疗带来的放射性损伤,在临床应用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其机制是碘125粒子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可下调转录因子 KappaB(NF -kB)活性,抑制了 NF -κB 活化介导的抗凋亡途径从而表现为胃癌细胞凋亡。
作者:李兆桥;王伟敬;谭启秀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肺心病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由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对临床治疗进行深入探究。结果患者死亡率与衰竭器官的数量成正比,此外,肺心病发生率与器官衰竭也成正相关。结论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肺心病功能代偿期有关,其受到感染、微血栓、低氧血症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黄殿钧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应用高频颈部血管超声的评估价值。方法本文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因头痛等症状就诊的患者150例作对照组,两组均应用高频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声表现进行探讨,分析斑块性质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探讨高频颈部血管超声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IMT 增厚率均多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斑块特征以均质回声、规则形态为主,而观察组主要表现为不均质回声、不规则形态;观察组溃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钙化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高频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斑块稳定性,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字秀梅;陈念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41-76岁,出血量33-93ml,平均出血量50.68±15.06ml,均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将穿刺针穿刺进入颅内抽吸血凝块。结果对患者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除3例患者因在病后发生肺部感染而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5例患者因术后1周出现再出血脑疝死亡外,其余患者出院,存活率为89.47%;随访6个月,按照 ADL 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价,4例达到Ⅰ级,16例达到Ⅱ级,39例达到Ⅲ级,6例达到Ⅳ级,3例达到Ⅴ级。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对患者应适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头颅 CT 复查,以方便后续治疗。
作者:王大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估 OCT 检测视盘参数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在早期青光眼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患者31例(31眼)为青光眼组,正常人40例(40眼)为对照组。OCT 测量所有研究对象视盘各参数、视盘各象限的 RNFL 厚度,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OCT 检测结果表明,早期青光眼组与正常组之间的视盘参数比较,除视盘面积外其余参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 <0.001),正常组和青光眼早期组上方、颞侧、下方、鼻侧象限 RNFL 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01),各组 RNFL 厚度从厚到薄依次为视盘下方、上方、颞侧、鼻侧象限。结论视盘各参数和 RNFL 厚度是诊断早期青光眼的敏感指标,OCT 检测视盘各参数和 RNFL 厚度有助于青光眼早期诊断。
作者:田晓艳;张慧明;蒋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医院图书馆是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技术相结合的媒介,其有利于医疗行业的发展。医学信息日新月异,而如今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多数医院图书馆藏书量及规模较小、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共享信息意识及建设经费缺乏等。提出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作者:吴明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25例口腔颌面部外科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13例,对照组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共享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共情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护理一个班作为 PBL 教学班,设计并实施 PBL 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后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学习效果。结果92.6%的学生对 PBL 教学方式满意,80.00%的学生认为 PBL 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有98.75%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评判性思维能力,51.3%的学生在 PBL 教学中小组讨论发言有强制感,人际沟通能力显薄弱。结论护理教学中应用 PBL 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护士的临床核心能力,提示在护理教学中开展 PBL 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作者:范晓航;肖娟;胡小忍;孙维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 ICU 病房中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前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者给予药物联合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对比二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 ICU 病房中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同时具备无创、简单方便、适用于紧急抢救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阿衣吐尔汗·马合木提;玛依努尔·阿力木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门诊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我中心门诊接诊的88例阴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P <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接受度、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接诊阴道炎患者过程中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行为接受度,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作者:高清华;鞠华;由娟;张忠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儿肺动脉高压危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术前和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患者15例,术后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气胸、肺不张,其余患儿都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肺动脉高压,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比较分析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时行 X 线、CT 检查的价值。方法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进入我站接受治疗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选择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 CT 与 X 线检查,对检查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CT 诊断准确率是94.0%,与 X 线的78.0%比对明显较高,且在各类型的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CT 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较 X 线高,(P <0.05)。结论在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中,相较于 X 线,CT 诊断准确率更为理想。
作者:邢海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讨论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诊断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治疗不同妊娠期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方式。结果对不同时期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采取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在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及早发现,并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使临床效果得到保证,有效的促进活产率的提高。
作者:秦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继发颅内感染时经全身注射与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病例参与研究试验,并按随机非盲法分组,Ⅰ组60例接受全身注射抗生素治疗,Ⅱ组60例接受全身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对该两种抗生素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作评估。结果Ⅱ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取得了95.0%(57/60)的有效率,与Ⅰ组的有效率93.3%(56/60)相比差异不大,P >0.05,统计学不成立。Ⅱ组的平均治愈时间(4.08±2.01)d,相比Ⅰ组的(12.87±3.94)dd 显著缩短,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结论采取全身注射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的方式对重型颅脑损害后伴颅内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谢建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护理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7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的分别纳入,即为第一组45例,第二组45例。第二组给予手术全期护理,第一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第一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0%,第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4.44%,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手术全期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拔火罐联合藏药封包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外治科治疗的106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拔火罐治疗,观察组采用拔火罐联合藏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疼痛时间、腰部功能活动评分等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拔火罐联合藏药封包治疗腰肌劳损配合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疼痛,增强腰部功能活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阿歌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