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程生林;何建宏;樊敦徽;张军;闫磊

关键词:腹腔镜, 辅助, 胃癌根治术,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46例,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即为第二组和第一组,每组23例;第二组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第一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第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淋巴清扫数目分别为(168.4±36.8)ml、(176.2±20.4)min、(2.5±1.0)次、(3.8±2.4)d、(22.5±6.4)枚;第一组分别为(261.5±45.7)ml、(197.6±23.4)min、(5.7±2.6)次、(13.4±5.2)d、(19.6±4.9)枚,第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所需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淋巴清扫数目均优于第一组,其统计学意义存在(P <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都较为理想,手术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中麻醉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进行腹腔镜手术中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麻醉效果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7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进行两组麻醉效果、血压、心率、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的对比。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镇静评分于芬太尼组患者镇静评分差异不大,但是其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血压变化、心率变化、VAS 评分均比芬太尼组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高,并且血流动力学指标干扰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姬仁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3例水中待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水中待产的可实施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房内单胎头位足月无分娩禁忌症,并自愿选择水中待产的33例孕妇作为观察组,活跃期后进入分娩池中浸泡待产,宫口开全后离开水池擦干全身采取上产床待产。随机取30例同等条件的孕妇为对照组,单纯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音乐疗法,导乐助产士给予按摩。比较两组孕妇产时宫缩疼痛减轻程度,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是否有产褥感染等。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产后出血和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P >0.05)。结论水中待产可有效缓解分娩时的宫缩痛,并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缓解盆底组织的受压,减轻会阴裂伤,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适用范围广,该分娩镇痛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芸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该院1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两组均为70例。其中 B 组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进行治疗,A 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甲强龙进行辅助治疗,并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 组治疗效果优于 B 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 <0.05)。结论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较好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李志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种方案治疗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疗效研究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并发胰岛素抵抗(IR)患者应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合并IR 的 PCOS 患者分为三组,A 组采取行为治疗方案,B 组采取罗格列酮的治疗方案,C 组则采取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睾酮、总胆固醇以及空腹血糖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发生显著下降(P <0.05),但三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 >0.05)。此外,B、C 两组患者的规律月经率以及排卵率均显著高于 A 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应用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对合并 IR 的 PCOS 患者展开胰岛素增敏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月经、排卵等情况,但只适用于部分患者,不可滥用。临床应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及其他药物,对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促进疗效的全面提高。

    作者:张雅玲;吕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产后个性化护理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产科收治的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处理,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开奶时间、泌乳满足量和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开奶时间、泌乳满足量和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张敦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DBP、SBP、UAER 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是一种同时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用药方案。

    作者:侯秀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下咽癌的诊断治疗与误诊分析

    下咽癌,是原发于下咽部的恶性肿瘤。其以鳞状细胞癌为主(95%以上),易发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梨状窝、环后区、咽后壁。下咽癌发病率较低[1],虽然各国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年发病率仅约为(0.17-0.80)/10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4%-5.0%,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0.3%。虽然其发病率并不高,但早期发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待症状明显(如吞咽困难、痰带血丝以及疼痛等症状)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且浸润性较强,恶性程度较高,半数下咽癌确诊时已并有淋巴结转移[2-3],是头颈外科中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之一[4]。而且下咽癌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仅有30%-50%[5]。正因为这些特征,以及其在确诊时往往已经是局部晚期,所以下咽癌的诊断与治疗仍然是临床医学的难题之一。本文对下咽癌的诊断进展、误诊分析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姚长玉;刘业海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宫颈电环切术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 HR -HPV 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行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 术)与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 HR -HPV 感染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本中心就诊的伴有 HR -HPV 感染180例 CIN 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 A 组共60例,单纯行 LEEP 术治疗;对照 B 组共60例,经 LEEP 术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 栓联合进行治疗;治疗组共60例,经 LEEP 术与保妇康栓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 B 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 HPV 转阴率均比对照 A 组高(P <0.05),且 HPV 转阴率又以治疗组更为显著(P <0.05)。结论CIN 患者行 LEEP 术与保妇康栓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 HR -HPV 转阴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丽娜;周蓓蓓;来艺青;韩小娅;强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的概率和临床特征探讨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出现微小癌并发症概率以及临床典型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2016年期间收治术前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80例临床数据为分析来源,经术后病理诊断后提示有28例患者合并微小癌,对上述对象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分析并归纳并发微小癌的概率、临床特征。结果有28例确诊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占本次研究对象比例4.82%(28/580)。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中提示有25例患者确诊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确诊率达到89.3%(25/28),其漏诊率为10.7%(3/28)。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占比例3.57%。无患者因甲状腺微小癌导致出现死亡事件。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患者于术前要确诊存在较高的难度,术中通过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及医生仔细探查,能更进一步的保障对此类患者的诊断确准率,保障生活质量。

    作者:赵志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分析讨论

    目的:主要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的研究,医学领域提出了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的诊断方法。方法对已经确诊为肺炎支原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选择一定数量的患儿,将其定为成观察组,在选择在我院同一时间体检的健康儿童相同数量,设定为对照组,两个组都给与相同的检测,然后记录检测的数据。结果观察组的患儿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含量较高,含量水平在14mg/L 左右,对照组的儿童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较低,一般只是在6mg/L 左右,然后他们体内的细胞,比如说,淋巴细胞或者是单核细胞都具有一些差异。结论血常规和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上,还是后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不仅成本非常低,方便快捷,并且还可以提高诊断率,而且对于病情监测也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姣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氢氧化钙在儿童牙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在儿童牙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牙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樟脑酚治疗(对照组,52例)与氢氧化钙治疗(观察组,52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2例患儿在接受了氢氧化钙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08%,与对照组的80.77%总有效率相对比而言组间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儿童牙病时,可采取氢氧化钙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闫玉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治与体会建议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肺心病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由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对临床治疗进行深入探究。结果患者死亡率与衰竭器官的数量成正比,此外,肺心病发生率与器官衰竭也成正相关。结论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肺心病功能代偿期有关,其受到感染、微血栓、低氧血症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黄殿钧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方法选取3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结论药物治疗对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疾病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纤维化,现在有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局灶性心室消融和 ICD。

    作者:何雪晶;孟庆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药理特点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药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10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丹红注射液,连续观察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 -co),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PaO2和 DL -co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霞;姜春影;李廷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n =56,给予常规干预)和研究组(n =56,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改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 SBP、DBP 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压状况,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董建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改进对增强 CT 检查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改进对增强 CT 检查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接受增强 CT 检查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CT 增强前不接受综合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对两组发放调查表,对比①两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对 CT 检查认知程度。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及对CT 检查认知程度比较有差异(P <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0%,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减少增强 CT 检查中造影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62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6年10月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构成情况。结果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软斑检出数量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存在密切联系,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时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形态及数量,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41-76岁,出血量33-93ml,平均出血量50.68±15.06ml,均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将穿刺针穿刺进入颅内抽吸血凝块。结果对患者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除3例患者因在病后发生肺部感染而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5例患者因术后1周出现再出血脑疝死亡外,其余患者出院,存活率为89.47%;随访6个月,按照 ADL 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价,4例达到Ⅰ级,16例达到Ⅱ级,39例达到Ⅲ级,6例达到Ⅳ级,3例达到Ⅴ级。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对患者应适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头颅 CT 复查,以方便后续治疗。

    作者:王大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试验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甲钴胺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IRLS 评分和 PSQI 评分均较治疗之前显著降低(P <0.05),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何传梅;刘锦秀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医院投诉档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了医患和谐。医疗投诉档案是反映医院受理处理患者投诉过程的文字说明材料。定期对投诉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可有效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德医风和医院管理的改进与提高。本文就对医院投诉档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冯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