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波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上药物泛昔洛韦在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诊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泛昔洛韦进行强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对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00%、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6.00%、总有效率为92.00%,P 均<0.05;实验组患者的至皮损愈合平均时间、自觉疼痛和瘙痒平均持续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兴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肺心病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由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对临床治疗进行深入探究。结果患者死亡率与衰竭器官的数量成正比,此外,肺心病发生率与器官衰竭也成正相关。结论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肺心病功能代偿期有关,其受到感染、微血栓、低氧血症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黄殿钧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早期宫外孕患者,分别运用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对比两种方法的疾病诊断准确率和对附件区包块的检出率。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率符合率为72.92%(35/48);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93.75%(45/4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出附件区包块的检出率为95.83%(46/48),而经腹部超声检出率为79.17%(38/4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早期宫外孕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李宏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满意度为77.5%,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和患者自身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朝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内镜下行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早癌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45例内镜下行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早癌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的改善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内镜下行黏膜下剥离术的消化道早癌实施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陈红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感染预防中的重要环节,也不断进行着专业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自我完善。不管是质量管理流程的健全还是临床服务的提升,都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作为管理对象的重要组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对工作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也是决定供应室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对心理建设在 CSSD 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以下探讨。
作者:余丽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应用食管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中选取40例进行研究,在 x 线下做食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范围。然后经 X 线引导,置入食管金属架,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均顺利置入食管金属支架,且成功完成;术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以及呛咳发生率均明显改善,和术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②本组患者有7例复发再狭窄,12例出现胃食管返流,1例出现支架移位,发生率分别为17.50%、30.00%和2.50%。结论采用食管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但容易导致疾病复发、支架移位以及食管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临床应用需谨慎。
作者:陈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60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宫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并跟踪随访一段时间了解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为87.5%,对照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为68.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时候,发现两组患者数据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跟踪随访两组患者12个月的时间中,观察组患者临床妊娠率为32.5%,对照组患者临床妊娠率为13.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与常规的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相对比,不孕症患者选用宫腔镜联合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更有利于提高妊娠率。
作者:徐向群;姜叶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高危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高危房颤确诊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班组的血栓消失时间(58.2±5.7)天,出血并发症发生率3.0%(1/33),显效率为81.2%(27/33),全部患者均治疗有效;对照组血栓消失时间(72.3±8.6)天,出血并发症发生率21.2%(7/33),显效率为51.5%(17/33),有6例患者治疗无效,其中2例死亡;观察组在血栓消失时间、出血并发症以及疗效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危房颤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时间较快,发生出血的情况较少,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葛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医院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干预措施,并对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40例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分析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前后的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后的疾病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比实施前明显提高,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使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有利于患者对健康的认识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晓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讨论肿瘤化疗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探讨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实施化疗的科室2012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回顾性比较分析化疗各环节的行为,探讨其中导致安全隐患因素,联系实际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探讨出化疗过程中护理防范对策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士对化疗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人员间的应对和协作能力,保证肿瘤化疗护理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梅媛;沈娴;吴永勤;蒋霞志;胡茂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 P <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快速康复,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春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显著,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史瑞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5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均实施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24.00%。结论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可取得不错效果,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在可控范围,值得借鉴。
作者:张维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9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 NO 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率为72.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92%,两组相比,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O 在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效果显著,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危机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国内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领域也十分薄弱。在医疗机构当中,国外对危机管理较为重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我国医院危机管理提供了丰富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在此背景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有效管理方法可及时防范和应对突发危急,从而实现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蒋传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麻醉体会。方法60例前列腺疾病病例均为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接受硬膜外麻醉的3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接受腰硬联合麻醉30例患者归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并就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从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两方面来看,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统计出观察组患者总计出现2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5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可行腰硬联合麻醉,这种麻醉方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且起效时间快、术后镇痛效果也好,值得推广。
作者:姚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OPN 在纤维化疾病中呈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探讨 OPN 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就与瘢痕疙瘩的发生的因素:成纤维细胞、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沉积、细胞凋亡等分别探讨 OPN 与瘢痕疙瘩的关系。结果OPN 的过量表达与瘢痕疙瘩的形成过程相关。
作者:王芳;钟彬武;聂晶晶;赵自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有创呼吸机治疗 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 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取5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42例,死亡8例,平均通气时间(7.6±1.4)d;干预后患者PaO2、SaO2、PaO2/FiO2均高于干预前,中心静脉压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通气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刘璐;张丽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科学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3年至2015年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等数据,计算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等相关指标,并进行排序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2014年比2013年大幅增长,但2015年与2014年持平。其中,用药频度(DDDs)排前3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较少,且呈缩减趋势。绝大部分的麻醉药品的排序比值接近于1,说明其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良好。麻醉药品主要在肿瘤科和外科手术中应用,应重点管理。结论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延鹏;张婷;李忠燕;郭兴国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