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娟;陈定章;赵永锋;周晓东
患者女,44岁.平素月经规律,4~5 d/30 d.3个月前因停经40~50 d,尿HCG阳性,于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自述吸出物可见绒毛.18 d前阴道再次出血,量较多,未见烂肉样及水泡样组织排出,尿HCG阳性,当地医院考虑不全流产,行清宫术.10 d前下腹持续坠痛,加重2h入院.查体:Bp 90/60 mm Hg (11.91/7.98 kPa).内诊:子宫前位,质硬如孕10周大小,表面光滑,压痛明显.左附件可触及直径约8 cm形态不规则包块,与子宫界限不清,活动度较差.盆腔彩超检查:子宫68.0 mm×60.8mm×50.6 mm,形态饱满,宫内可见10.8 mm×11.1 mm不规则无回声,内可见线样分隔.宫底浆膜面局部回声不规则,似觉中断,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CDFI检查:宫壁可见丰富的斑片状彩色血流信号(图1).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王晓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女,24岁.1月前偶然发现右下腹包块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提示为右侧附件处实性样占位病变,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于右下腹触及一包块,质软,活动度尚可,有轻微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EA、CA199等均正常.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于右侧附件处探及大小约71 mm×62 mm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似有包膜,其内回声欠均匀,可见条索样强回声及少量无回声区,探头挤压后有形变.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处类实性占位病变(考虑:(1)炎性包块;(2)畸胎瘤?),见图1.
作者:周英;马忠武;张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结合三维超声对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及特异性,提早发现胎儿窘迫的原因和情况.方法 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测胎心、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结合三维重建胎儿脐带血管,观察脐带形态、绕颈周数及空间转向,利用实时三维观察胎动形态及颜面部表情,更准确地做出诊断.结果 胎心率异常、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异常是胎儿缺氧和窘迫的表现,脐带缠绕、羊水过少和过期妊娠是造成胎儿窘迫的主要原因,三维重建更利于寻找窘迫的原因,超声诊断与产后符合率为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结合三维超声可以及时准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和程度,为临床诊断观察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参考,对优生优育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腹部超声引导下对54例患者62个子宫肌瘤进行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治疗.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均常规经腹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评估肌瘤的位置、大小、血流.超声测量肌瘤的均径并计算平均体积和肌瘤缩小率.症状改善情况采用UFS-QOL调查问卷评估.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结果 射频刀消融子宫肌瘤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治疗后1、3、6、12个月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分别为31.04%、48.30%、52.48%、67.62%.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邬向军;曹兵生;刘桂萍;卢瑞根;李艳芳;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男,82岁,未婚.因右侧腹痛、尿频、排尿困难入院.入院后经直肠指诊,可于前列腺上方触及一肿大、质软、压之有一定弹性的囊性包块.B超检查:右侧肾窦回声分离3.0 cm,右输尿管全程扩张宽1.0~1.4 cm,未见结石征象,膀胱充盈明显,前列腺轻度增大,纵切膀胱及前列腺于前列腺的右上方见一巨大囊性肿物,呈椭圆形,体积为10.2 cm×8.4 cm×7.6 cm(图1).
作者:孙淑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癌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并确立临床价值.方法 127例转移性肝癌中194个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增强CT、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1) 194个占位性病灶经病理证实转移癌灶173个,良性病灶21个.超声造影前检出癌灶124个,造影后检出癌灶171个,增强CT检出癌灶168个(假阳性1个).超声造影后癌灶检出率明显高于造影前,优于增强CT.(2)超声造影新检出癌灶主要为长径<1.0 cm微小病灶95.7% (45/47).(3)转移癌灶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动脉期89.6% (155/173)周边环状凸起样或稀疏状快速填充,9.2% (16/173)整体快速填充;95.9% (166/173)动脉期迅速廓清,2.9% (5/173)门脉中晚期或实质期缓慢廓清;1.2% (2/173)未见明确填充与廓清.(4)超声造影、增强CT与病理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8.8% (171/173)、100% (21/21)、98.9% (192/194)和96.5% (167/173)、95.2% (20/21)、96.4% (187/194);两者诊断的准确度均较好(Az>0.9),95%可信区间(CI)为0.994~0.959.结论 超声造影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钱晓莉;司芩;黄声稀;吕校平;黄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强度非聚焦脉冲超声是否能够促进鼠胃溃疡的愈合.方法 用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方法对SD大鼠进行建模,将48只模型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药物组(B组),超声组(C组),超声十药物组(D组).分别于辐照5d后、11d后,通过大体形态及组织切片观察鼠胃溃疡的情况,并通过ELISA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A组、B组、C组、D组鼠胃溃疡消失率分别为2/8只(25%)、3/8只(37.5%)、10/16只(62.5%)、11/16只(68.75%);辐照5d后A组、B组、C组、D组血清NO含量分别为59.87 μmol/L、61.18 μmol/L、62.03μmol/L、70.61μmol/L,成依次增高;辐照后11d测得A组、B组、C组、D组血清NO含量分别为68.42 μmol/L、67.76 μmol/L、66.96μmol/L、66.37 μmol/L,成依次降低,但总体水平比6d前的高.结论 低强度非聚焦脉冲超声波能够促进鼠胃溃疡的愈合,其效果优于雷尼替丁.
作者:罗镱;齐荣祥;田小梅;夏薇;陈波;邹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女,藏族,22岁.以间断性腹痛1年主诉收住院,无肝炎病史,无黄疸.肝功检查:谷丙转氨酶60 IU/L,肌酸激酶581 IU/L,余正常.肿瘤10项检查:AFP、CEA阴性.彩超检查:肝左外叶可探及102 mm×67 mm低回声包块,界清,内有多个条索状分隔,放大图像内见点状钙化,CDFI示内部血流丰富,为动脉及静脉血流.肝余部实质回声均匀,门静脉主干内径10 mm,血流充盈好.胆、脾、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腹膜后未见淋巴结肿大,腹盆腔未见积液.彩超诊断:肝左外叶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
作者:马钦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eFlow成像技术评价甲状腺结节内血管分布及其异型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确定的5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02个结节使用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CDFI)及eFlow显像技术分别评价结节内微小血管的走行、分布及异型性,并计算肿块内血管与肿块像素的比.结果 eFlow技术可连续显示肿块内的微小血管分支、吻合支及血管网;较CDFI,eFlow显示的血流分布增多,血管异型性增高;结甲组、腺瘤组及甲状腺癌组的微小血管异型性指标逐级增高,新生血管与肿块像素比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Flow成像技术评价甲状腺结节内血流分布及血管异型性,敏感性高,为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作者:郑敏娟;陈定章;赵永锋;周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与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肝脏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96例患者共217个肝脏病灶进行了UE及CEUS检查,以临床随访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应用曲线(ROC),比较2种方法肝脏病灶的诊断价值,Kappa值评估检查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UE和CEUS在不同检查者之间的k值分别为0.824和0.722,UE与CEUS诊断肝脏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00和0.980,UE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8%、77.1%、84.3%,CEUS诊断肝脏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5%、98.8%、96.8%,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E对于CEUS诊断不确定的病灶诊断准确率为83.3%.结论 CEUS对肝脏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的价值较UE更大,但对于CEUS无法明确诊断的病灶UE有补充作用.
作者:周薪传;智慧;肖晓云;罗葆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盆腔淤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6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本组276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7%,后位子宫占70.3%,子宫体积均匀性增大约占55.8%,卵巢水肿占26.8%,盆腔少量积液占48.6%.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无创伤检查中可靠的方法.
作者:汪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制备一种载细胞间黏附因子-1 (ICAM-1)单克隆抗体的脂质纳米超声造影剂,研究其体外寻靶能力.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得普通脂质纳米超声造影剂和生物素化的脂质纳米超声造影剂,利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将ICAM-1抗体连接于脂质纳米超声造影剂上,制成靶向造影剂,检测两种造影剂的物理性质.将上述两种造影剂分别作用于普通HepG2细胞和经TNF-α处理的HepG2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pG2细胞上ICAM-1荧光表达强度,荧光显微镜观察造影剂与HepG2细胞靶向结合的情况.结果 普通造影剂粒径为(623.2±91.37) nm;靶向造影剂粒径为(760.6±145.0) nm.经TNF α刺激后HepG2细胞ICAM-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高.普通造影剂组均未见造影剂与HepG2结合,而靶向造影剂组可见大量的造影剂聚集在经TNF-α刺激后的HepG2细胞周围.结论 本研究自制的载ICAM-1抗体的靶向脂质纳米超声造影剂,其粒径小,性质稳定,在体外能与高表达ICAM-1的HepG2细胞特异结合,可望成为一种良好的肝癌靶向造影剂.
作者:李文艳;王志刚;汪朝霞;刘兴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早期硬化,以预测冠状动脉早期病变.方法 应用ET技术测量比较40例冠心病患者及31例冠心病高危组与48例正常对照组的颈总动脉的弹性指标,包括压力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对冠心病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定量检测其颈总动脉弹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及冠心病高危组的颈总动脉Ep、β、AI、PWVβ测值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C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颈总动脉Ep、β、AI、PWVβ就越高,顺应性AC就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支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颈总动脉Ep、β、AI、PWVβ均高于单支组及无病变组,而AC低于无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成像技术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早期硬化趋势提供了一种快速、无创、定量的评价方法.
作者:周祖邦;谢金会;张学兰;刘平;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EUS)显示的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增生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狭窄患者92例,其中双侧病变者22例,共114条颈动脉.所有患者均在超声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以此判断动脉狭窄程度.CEUS观察斑块内有无增强并将斑块增强的程度分为0~4级.随后定量计算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EI及斑块内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的比值ratio.结果 超过90%(包括闭塞)与90%以下狭窄的颈动脉斑块CEUS分级有显著性差异,而90%以下各组斑块的CEUS增强分级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EI (P=0.864)及ratio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造影显示的颈动脉斑块的增强程度与相应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不高的患者超声造影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可帮助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
作者:李超伦;何婉媛;郭大乔;金雪娟;范培丽;王文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孕妇,25岁.孕1产0.孕28周,外院疑联体双胎来我院检查.超声所见:宫内可见2个胎头回声(图1),双顶径分别为67 mm及78 mm,头颅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颅内结构正常.2个胎儿自胸部至腹部相连续,可见2条脊柱回声,脊柱连续完整,2个胎儿共有1个心脏(图2),结构紊乱,腹腔内可见1个肝脏、2个胃泡、4个肾脏及2个膀胱回声,存在4个上肢及下肢结构.胎盘位于前壁,羊水平段79 mm.超声诊断:宫内妊娠,联体双胎(胸腹部联体,共用1个心脏).引产后证实超声诊断.
作者:靳鹏;郑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女,42岁.2011年11月体检行彩超检查时发现左输尿管占位病变.1个月后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排尿通畅,无尿急、尿频、尿痛及肉眼血尿,无腰痛、腹胀、腹痛.专科检查:双肾区、双侧输尿管走行区、膀胱区未及包块、压痛及叩击痛,尿道外口未见异常.彩超检查:左输尿管末端膀胱开口处可见长约6 cm,宽约0.8 cm的条索样略高回声(图1),表面光滑,在膀胱腔及左输尿管末端来回蠕动,内未见明显彩色血供.超声提示:左输尿管末端实性肿物.膀胱镜检查:膀胱黏膜光滑,未见肿瘤及结石;左输尿管口可见蚯蚓状肿物,随尿流自输尿管口来回蠕动.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CTU):左侧输尿管下段内条形充盈缺损.
作者:宋涛;高晓军;曲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膜黏液瘤的特征性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腹膜活检的29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包括19例腹膜黏液瘤与279例其他腹膜病变.分析腹膜黏液瘤的声像图特点,分别总结受累腹膜、实质器官以及腹水的超声表现,并与其他腹膜病变的声像图进行比较.结果 低频探头扫查时,受累增厚腹膜内无回声区的显示率为57.9%;高频探头扫查,腹膜内无回声区的显示率可提高到89.5%.该征象提示腹膜黏液瘤的特异度高达100%.52.6%的病例在位于盆腔的腹水内可观察到流动的高回声.“星爆”征的特异度与肝边缘扇形压迹的敏感度(82.3%与88.1%)相对较高,但是两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57.9%与42.1%)则相对较低.结论 腹膜内的无回声区是诊断腹膜黏液瘤的特征性表现.高频探头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腹膜内的无回声区.在腹水较多的部位,如盆腔,超声可观察到黏液性腹水有一定的流动性.“星爆”征与肝边缘扇形压迹在提示腹膜黏液瘤的诊断时也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阙艳红;王学梅;陶春梅;张义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宫内生长受限(intraut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胎儿产尿率(urine production rate,UPR)的改变情况.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alysis,VOCAL)技术,测量53例正常单胎妊娠、4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47例IUGR胎儿的膀胱体积并计算各组胎儿UPR,经过Z-score转换消除孕周影响,测得的病例组Z值分别与对照组Z值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胎儿UP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43±0.30和-0.28±0.48; P>0.05);轻度与重度子痫前期组胎儿UPR逐渐减低(Z值分别为-0.65±0.20和-1.09±0.57),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IUGR组胎儿UPR(Z值为-1.13±0.6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IUGR胎儿有不同程度的UPR减低,认为可能与胎儿慢性宫内缺氧及其程度有关.
作者:沈小玲;吕国荣;杨舒萍;陆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实时超声造影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SonoVue造影剂,对21例患者40个前列腺结节行超声造影,观察病灶造影增强方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造影参数,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结果 21例患者中良性结节组11例患者,恶性结节组10例,两组f-PSA、t 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良性结节27个,恶性结节13个.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方式以均匀增强方式为主,恶性结节增强早于周围正常组织,达峰强度、达峰时间及再灌注时间均短于良性结节(P<0.05),以不均匀增强为主.结论 超声造影中前列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达峰强度、达峰时间及再灌注时间等参数有一定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如将造影参数与f-PSA、t-PSA联合能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作者:韩若凌;叶卫华;徐庆;张平;刘明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102例女性患者共125个乳腺肿物进行超声弹性成像(UE)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测量肿物的面积比(弹性图像中病灶面积/二维图像中病灶面积).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判断诊断价值,并进一步与评分法相比较.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在乳腺肿物良恶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 1).面积比判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佳临界点为1.26,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其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64、0.981、0.960.弹性成像评分法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909、0.990、0.992,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两者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可用于判断乳腺肿物的良恶性,可以作为评分法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欧冰;罗葆明;杨海云;肖晓云;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