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状RNA在肿瘤中的生物效应

闫家平

关键词:环状RNA, 癌症, CDRlas, Hsa_circ_002059
摘要:微小RNA(miRNA)在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在癌症的发生中通常表达失控.环状RNA(cireRNAs)作为微小RNA的重要调节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CDR1as、睾丸特异性环状RNA及SRY和Hsa circ_002059三种环状RNA的表达差异在肿瘤中尤为明显.CDR1 as和睾丸特异性环状RNA在多种肿瘤中发挥miRNA“海绵”作用,进而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Hsa_circ_00205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量显著下降,但其具体在胃癌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楚.本文简单的回顾了环状RNA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8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n=14)、对照组(n=1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14.2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1.43%,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可取得满意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更利于患者早期恢复,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经伤椎内固定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8/40),术后并发症发生了为5%(2/40),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后的矫正效果、复位效果等临床疗效均显著好于跨伤椎固定,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本次实验将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式.方法 该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并给予了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的分析评价.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min-40min之间,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89.2±18.44)mL,且术后出现盆腔黏连2例,腹壁下积气1例,盆腔内广泛渗血1例.其余患者恢复程度较好,对腹腔镜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加强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婷婷;郑广;韩旭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体会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多例宫颈癌患者,选取其中的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各为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化疗效果.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情绪SAS评分与SDS评分均发生了好的变化.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大幅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大幅下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宫颈癌治疗时,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建议大力推广及应用此种疗法.

    作者:张玲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索分子标志物作为一个潜在的武器在胃癌中的作用

    胃癌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对于胃癌患者分期从Ⅱ-Ⅳ的复发率为25%-40%.不幸的是,大多数胃癌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癌症晚期,仅有有限的治疗方法作为实践依据.目前治疗胃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中晚期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及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胃癌近期研究已证实,它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疾病.许多分子学特征逐渐在胃癌中表现出来.新发现的胃癌分子通路的个体化治疗和可预见结果向众人打开了大门.分子标志物可作为有用的工具在临床工作中协助诊治胃癌患者,它可以评估治疗疗效及探寻新的治疗方式.我们难以预测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生理效应.分子标志物在抗癌疗法中逐渐被应用主要由于它们具有特异性.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公认的分子标志物能否指导内科医生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实现价值.

    作者:代芳宁;沈雄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利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与多潘利酮结合的方式对存在喂养困难症状新生儿的治疗中所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存在喂养困难的新生儿患者,以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与多潘利酮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利用多潘利酮进行疾病的治疗.治疗为期3-5d.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实验组经治疗后,28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2%.而对照组分别为16例、13例、8例,总有效率仅为78.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相关临床症状消失耗时以及72h后每日进奶量等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喂养困难的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利酮的方式,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崔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及干预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于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以及避免方法做了阐述,结合我院所出现的新生儿黄疸的病例,对如何真正有效的在分娩前后避免母婴感染黄疸的情况,在对孕妇进行用药时,要严格遵守医师的建议,针对不同的孕妇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这些措施对于新生儿感染黄疸的概率都会有所控制.我院的365例黄疸感染病例中有265例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有87例患了黄疸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有4例无法治疗.

    作者:杨顺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目的 本文主要是分析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成效,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关爱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试评价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疗效.方法 以2012年3月-2014年6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80例,据入院对象随机分组,A组、B组各入选对象40例,给予WHO结核病控制项目推荐的初始治疗方素(2HRZE/4HR).A组:采用利福平口服剂治疗,B组,采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结果 B组愈显率87.50%高于A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灶吸收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痰涂片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疗效肯定,在帮助病灶吸收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宋秀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牙周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患有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水平,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陆裕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救治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救治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9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救治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救护总有效率79.51%,明显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2.52%(P<0.05);其患者满意率76.92%也较观察组满意率94.99%低(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救治护理可有效提高创伤性肝破裂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早日痊愈,且患者满意度高,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彩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对Gravse病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 Ab)对Gravse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2月60例临床受检Gravae病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人员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两组人员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含量,并进行阳性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TRAb含量(12.74±1.23)IU/L高于对照组(0.91±0.21)I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率86.7%高于对照组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RAb检查在Gravse病发病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HOXA10、Intβ3及CX43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与不孕发生的关系

    目的 观察HOXA10、Intβ3及CX43在子宫腺肌病者中各层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2014年2月-2014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术者31例,并取30例对照组,经免疫组化法测定并分析AM者HOXA10、Intβ3及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 HOXA10、Intβ3及CX43在AM各层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增生期分泌期有差别.结论 HOXA10、Intβ3及CX43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发生,是导致不孕的原因.

    作者:萨日娜;宋静慧;高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快速血清学检验对比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应用于小儿肺炎诊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检测技术应用于小儿肺炎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小儿肺炎患者98例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检测阳性率为65.31%,研究组患者检测阳性率为87.76%,两组患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患者临床诊断工作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阳性率,有效的完成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邓月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脂检验对于中老年人脂肪肝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 我国的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脂肪肝的情况,对于身体素质日益降低的中老年人在生活和身体上带来极大不便.脂肪肝不及早治疗,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血脂血压问题,对于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早期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进行血脂检验,为中老年人的脂肪肝治疗保健和早期治疗带来借鉴和依据.方法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将患有脂肪肝的50例中老年患者和50例各项指标正常的中老年人进行试验,让他们全部在空腹情况下抽取静脉血检测,具体检验指标有总胆固醇、血尿酸等.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照.所有患者都进行无差别的B超和心电图等的常规检查.另外将5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按照男女均衡的试验数量比率进行.结果 经过检测比较,实验组的TC、TG、LDL、U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老年人的脂肪肝具有血脂代谢紊乱的特征,血脂检测能够有效提高中老年患者诱发脂肪肝的警觉性,对于脂肪肝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临床研究意义.

    作者:曹建平;刘岩;玉韦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OSCE模式在高职高专护生临床能力考评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OSCE模式在高职高专护生临床能力考评中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我校高职高专护生100名护生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实验组50名采用OSCE模式教学,对照组50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平均成绩为82.35±4.5分,对照组平均成绩80.52±5.5分.结论 诸多实践证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能较好的全面评价学生的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可以促进高职高专护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可在护理考核和教学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观察中药联合中医食疗法治疗瘀血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中医食疗法治疗瘀血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诊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淤血型胃溃疡患者72例的病历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患者,单纯采取中医药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采取中药联合中医食疗法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胃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淤血型胃溃疡患者采取中药联合中医食疗法治疗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杨景福;田玉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全面评估患者出血量,且详细观察患者黑便量、呕血等方面变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施以适当的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病情均有所好转,其间49例患者病愈出院,未愈而自动出院的患者为3例,患者无一死亡,痊愈率可达94.23%.结论 护理人员应给予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以便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复方樟柳碱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增值前期及增值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0例,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随访6个月后的视网膜变化和视力情况.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能保护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患者眼部微循环,保护视网膜后极部,总有效率达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PRP术治疗重度非增殖期与增殖期DR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更好改善视网膜微循环,阻止DR进一步发展,保留DR患者现有视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庆峰;孙维佳;徐永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3年1 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其余50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护理满意度为98%,两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14%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均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心肌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感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潘淑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