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潘淑英

关键词:整体护理, 心肌病, 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3年1 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其余50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护理满意度为98%,两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14%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均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心肌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感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人文素质要求已上升到和专业素质要求平衡的地位,但在护理实践中护生表现出来的人文能力仍显得不足.本文对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回顾,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改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提高我国护生综合素质水平,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金雪英;李香玉;刘艳慧;韩吉淑;齐海峰;于雪景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治疗儿童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诊的肾脏疾病患儿80例,均分为4组,分别为肾衰竭的观察1组,肾功不全失代偿期的观察2组,肾功不全的观察3组以及身体健康的对照组,观察并对比患儿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的含量.结果 患有肾脏疾病的患儿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随着肾功能损伤越大,指标水平越高.结论 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检测能够指导儿童肾脏疾病的诊断,诊断结果具有准确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0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收治的疑有恶性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120例,并对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阴道镜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90例,CIN1级19例,CIN2级5例,CIN3级2例,宫颈癌4例.病理诊断确诊慢性宫颈炎90例,CIN1级18例,CIN2级4例,CIN3级2例,宫颈癌4例.阴道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1.6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镜检查宫颈癌阳性检出率为100%.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魏雪红;艾春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钝针扣眼穿刺的护理体会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透析病人的首选血管通路.它是保证血液能够充分透析的前提,具有可重复使用穿刺,不易发生血栓、感染等优点,但常见的并发症是容易形成血管狭窄和血管瘤,而熟练、正确的穿刺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维持内瘘的高通畅率.

    作者:杨泽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留置导尿管病人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留置导尿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医院感染的40%左右,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且发病率有日益增长的趋势,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我科对留置导尿管病人进行了泌尿系统监测,对易发生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召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讨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人数为25例,有效人数为12例,则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显效人数为20例,有效人数为11例,则总有效率为71.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27.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73.1±5.2和收缩压116.3±5.9均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不仅能帮助患者的心率恢复正常,还可以减少其他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丽华;杜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1例急性白血病骨髓抑制期菌血症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护理

    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粒缺状态,增加了感染的几率,一旦出现肛周脓肿,可致患者高热、局部剧烈疼痛,甚至败血症,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我科于2015年2月收治了1例急性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经给予全身及局部用药、紫外线短波治疗仪局部照射及细心周到的护理,使感染得到控制,肛周脓肿痊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强心苷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强心苷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之间收治的25例行强心苷类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用药.结果 本组患者经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后均得到满意疗效.结论 对心力衰竭与某些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强心苷类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病情发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与对策

    近视眼是影响我国当前青少年视力的主要的因素,同时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中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因素很多,具体的治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巨体的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防控近视眼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能够降低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率.

    作者:李国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其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选取2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随机分组,交叉口服单剂量受试制刺以及对比制剂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比较两组奥美拉唑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及生物等效性.结果 对比制剂与受试制剂0-12h内的药物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血浆达峰值时间、血浆峰值浓度、血浆消除半衰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受试制剂相当于对比制剂生物利用度(99.34±11.78)%.结论 所选两个厂家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药物.

    作者:王玉霞;姜春影;李廷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用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讨脑梗塞患者运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选取10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非盲法随机分组试验,Ⅰ、Ⅱ组各50例,Ⅰ组接受常规治疗,Ⅱ组接受前列地尔用药,对该两种方案的使用情况作评估.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94%(痊愈+显效+有效47例),与Ⅰ组的72%(痊愈+显效+有效36例)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测,显示两组治疗前的评测结果基本无差异,统计学不成立(P>0.05),但治疗后,Ⅱ组的评测结果(83.82±10.25)分,与Ⅰ组的(68.54±7.51)分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运用前列地尔治疗效果确切,且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日改善,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马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Orem自理理论在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产科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产后分别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和Orem自理理论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0-24h自行床上活动率、25-48h自行下床活动率及49-72h完全自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产妇产后的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显著提高产妇产后自理能力.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评价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取51例我院住院和门诊自2013年1月份到2016年2月份收治的神经内科癫痫合并偏头痛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期取50例单纯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为对照组.汇总患者的临床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女性发病率为78.4% (40/51),对照组的女性发病率为48% (24/50),实验组的女性发病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两组患者的部分发作、全面发作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平均癫痫病程比对照组短,癫痫发作频率比对照组低,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 神经内科癫痫与偏头痛之间存在相关性,偏头痛对癫痫患者的发病率有一定推动作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临床上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予以对症治疗.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NPT在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ED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选择小剂量他达拉非对糖尿病性ED(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NPT(夜间勃起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糖尿病性ED患者7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5例以及对照组37例.治疗前两组均进行IIEF5评分,治疗后两组均行IIEF5评分,观察组进行NPT评估.结果 治疗前,在IIEF5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在IIEF-5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性ED患者之间的无显著差异(P>0.05),针对两组患者实施NPT判断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42.86%),有效14例(40.00%),无效6例(17.14%),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24.32%),有效13例(35.14%),无效15例(40.54%),总有效率为59.4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 阴茎夜间胀大实验(NPT)在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ED中客观、定量评估勃起情况与IIEF5评分相比较更加真实、有效.

    作者:李志超;刘旸;辜振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于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几点思考

    当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一直倍受社会公众的关注.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是该专业教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野外实习的方式,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教学成效.

    作者:刘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评价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疗效与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本院以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变114例,输出功率150-500mW,曝光时间0.1-0.3s,1次治疗发射12-500点,可多次治疗,配合药物治疗,术后1周、4周、3个月、6个月复查1次.结果 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平均(7.3±2.3)个月;出院1周、末次随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视网膜玻璃体出血视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视网膜玻璃体出血末次随访视力水平低于出院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例次率6.14% (7/114).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疗效较好,但无法起到根治作用,部分疾病可复发,治疗也存在并发症.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

    目的 对多年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对以往接触的行穿刺的患儿及其护理中遇到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遇到的特殊行穿刺的患儿和护理采取相应的操作技巧、提高注意力,增加成功率.结论 在行使操作技巧的同时要秉承娴熟的技巧使患儿少受罪,提高穿刺率,减轻患儿的痛苦.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共54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每日口服二甲双胍片和吡格列酮片,二甲双胍片每次口服500mg,每日2次;吡格列酮片每次口服15mg,每日1次.观察记录患者的药物副作用情况、月经改变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并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停药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FSH、T、LH、F-Ins、Ins AUC水平,分析数据变化情况.结果 54例参加研究的患者中,有2例不能耐受退出试验,其余52例患者均参与了全程治疗,治疗后有23例患者的多毛、痤疮症状明显改善,有39例患者恢复排卵性月经,患者的T、LH、F-Ins、Ins AUC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停药6个月后有29例患者又相继停经,其T、LH、F-Ins、Ins AUC水平又显著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所以患者在治疗前后及停药6个月后的FSH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且安全有效,只是在停药后容易复发.

    作者:齐晨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肾衰竭患者开展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取60例我院急性肾衰竭患者,患者均于2013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共30例;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共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实施对比.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6.7% (29/30),对照组为73.3% (22/3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肌酐、尿蛋白、血尿素氮指标比较上,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降低,且实验组降幅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结论 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生化指标,值得推荐.

    作者:路其龙;李永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与研究

    目的 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与研究.方法 对本科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6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两组,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综合护理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有效说明综合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障碍,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王会敏;魏国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