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杨玉芹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7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电解质失调9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做好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医师血管外科手术技能规范化培训模式分析

    目前随着人群对医疗质量追求的提高,人群对血管外科的医疗需求逐年增加,血管外科属普通外科范畴的分支学科,对手术基本技能、医生专业知识、素养、临床决策要求高[1].2010年卫生部发布《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医院建立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我国血管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推动血管外科持续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拟通过整理我国与发达国家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差异,为医学人才建设提供经验.

    作者:彭程;周智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尿酸水平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检测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尿酸检测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高尿酸(UA)血症发生率,UA与血糖、血脂、肾功能的关系,UA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0例DM患者UA水平平均为(468.34±58.39)μmol/L,高UA血症患者占45.45%,UA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与高UA血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UA血症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Cr)水平高于UA正常组(P<0 01).随访1-4年,高UA血症组冠心病发生率62.00%、脑血管意外发生率34.00%、病死率12.00%,高于UA正常组的36.67%,16.67%,1.67% (P <0.05).结论 DM患者UA平均水平较高,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是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干预.

    作者:李晓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脏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心脏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探讨对其护理的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全麻心脏手术的患者106例,对其产生术后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干预的应对措施.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了睡眠障碍,占心脏术后患者的47.17%.其中男性睡眠障碍患者有30例,占睡眠障碍患者60.00%,女性睡眠障碍患者有20例,占睡眠障碍患者的40.00%.影响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有疼痛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环境因素、排尿困难因素等,其中心理精神因素及疼痛因素占有的比率较高.结论 针对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才能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和观察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疗效.方法 60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A组患者使用三氧大自血进行治疗,对照B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使用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A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状也明显少于B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胡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评定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应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5年08月接收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60例,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所有入选患者手术效果,并进行系统性随访.结果 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后发现,患者手术时长(60.5±23.65)分钟,出血量(104.76±24.65)毫升,且所有入选患者均未出现闭孔神经反射以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等症状.此外,术后患者尿液大流量以及残留尿量均已明显改善,与术前对照有差距(P<0.05).结论 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治疗中推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方案可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7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电解质失调9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做好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杨玉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常规、降钙素原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血常规、降钙素原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7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38例为细菌性感染组,38例为病毒性感染组;另选取同期3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儿童血常规、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感染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p<0.05).结论 血常规、降钙素原检测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用,可为临床治疗用药提高依据.

    作者:何玉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晚间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间中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晚间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缩短晚间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间为主题,分析晚间护理人员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导致交接班时间长的原因,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晚间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问明显缩短,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活动前.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了晚间护理人员交接班时间,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李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血糖控制较好组,病灶明显吸收率81.3%,空洞闭合率68.8%,痰菌阴转率84.4%;血糖控制一般组,病灶明显吸收率60.0%,空洞闭合率52%,痰菌阴转率56%;血糖控制较差组,病灶明显吸收率55.6%,空洞闭合率33.3%,痰菌阴转率44.4%.结论 较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才能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兆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一对一导乐镇痛全程陪伴分娩943例来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一对一导乐镇痛全程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是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4月30日在我院产科943例产妇(观察组),采用导乐师一对一导乐镇痛全程陪伴分娩,与同期9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接产方式,由助产士按要求轮班对产程进行观察处理的产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各产程、总产程时间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8%,对照组剖功率为3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P<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镇痛效果和满意度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黄娜;彭宁福;杨林丽;班君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在抗生素的使用中应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意识培训和用药谨慎性.以确保抗生素的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方法 自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从我院选取12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总结骨科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并分析研究讨论.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的护理方法运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誉丹;赵俊言;秦德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至我院进行关节镜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70例(84个膝关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广泛清理组35例(37个膝关节)和有限清理组35例(47个膝关节).广泛清理组患者行广泛清理术,有限清理组对影响关节活动,导致患者疼痛的主要因素进行重点有限的清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以及创口感染、早期关节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有限清理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h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广泛清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与局限清理术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相近,但是局限清理术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损伤小,术后痛苦低,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薛希相;李春林;张永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患者共4867例.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得到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人们对新医学护理模式的要求,在手术室中对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措施,明显提高了护理安全和质量,大大改善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故此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米利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论赤芍的开发价值以及栽培技术

    随着现代中、西医对赤芍研究的不断深入,赤芍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发掘,市场上赤芍需求量急剧上升,仅凭野生赤芍产量难以满足人们需求.赤芍供应短缺问题的存在让赤芍具备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做好赤芍的栽培工作是既能缓解目前市场赤芍短缺的现状,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郭景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3例小儿胆囊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牧区小儿胆囊结石的形成原因及诊断,为日后小儿胆囊结石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小儿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1例以“小儿急性阑尾炎”,2例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由牧区卫生院转入我院就诊.结果 小儿胆囊结石具有不典型性.结论 儿童的胆囊结石症与成人不完全相同,所以儿童胆囊结石症状与体征不典型.胆囊炎症改变程度与临床症状不成正比.大多数是炎症轻,临床症状及体征重,儿童不能对腹痛的性质和部位做出清楚的表达,因此常常误诊,从而使病情延误,耽误治疗.

    作者:张荷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三种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三种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5月到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取咪达唑仑诱导与维持麻醉;B组取丙泊酚诱导与维持麻醉;C组选择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烷、阿曲库胺麻醉.后对比三种全身麻醉方法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C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拔管后镇静评分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72h,C组患者认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烷、阿曲库胺全身麻醉方法,可促进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恢复,充分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会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患者采取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h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显著,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俊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法;给予治疗组中医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稳定情况,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结果 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且总不良反应率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中药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郜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健康管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完成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完成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方法 抽取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科室制定健康管理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控制血压,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頔;夏艳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