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余艳红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6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常规护理,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应用价值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敷料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新型敷料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新型敷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7月期间门诊收入的34例不同程度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4例患者均采用新型敷料进行恢复治疗,观察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 本组34例患者经伤口护理联合新型敷料的应用,终Ⅰ期愈合者33例,Ⅱ期愈合者1例.结论 新型敷料应用于伤口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后期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敏;梁文卿;袁先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经伤椎内固定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8/40),术后并发症发生了为5%(2/40),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后的矫正效果、复位效果等临床疗效均显著好于跨伤椎固定,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气管插管病人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方法 将118例气管插管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给予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ST)模式的双水平无创-吸机(BiPAP)治疗,然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继续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进行细致的护理.结果 本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93.2%,本组患者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减少.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有创呼吸机的脱机成功率.

    作者:王寿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产后恢复治疗技术对产褥期母体康复作用

    目的 对产后恢复治疗技术在产褥期母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在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100例符合本次纳入标准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本组选取的产妇分为采用产后恢复治疗仪治疗的观察组与实施自然恢复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24h、28d、42d腹围、臀围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褥期母体恢复运用产后恢复治疗技术能有效促进形体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闫树萍;裴刘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加强护理随访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加强护理随访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3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随访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加强护理随访措施.结果 采取加强护理随访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采取加强护理随访措施,使得患者对健康知识和遵医行为得到掌握和改善,使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刘莹莹;赵洪波;沈伟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随着钙离子拮抗剂(CCB)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各代钙离子拮抗剂取得了越来越好的临床疗效,是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药.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际,系统分析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探讨,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宋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有3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七氟醚无痛分娩,对研究组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瑞芬太尼无痛分娩,分析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产妇(76.67%)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86.67%、10.00%)与对照组产妇(70.00%、26.67%)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产妇中的镇痛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李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反应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总结分析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反应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肠内营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反应及肠屏障功能.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DAO以及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1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能够对肠屏障功能发挥保护作用,减少患者的免疫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纳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探析

    目的 研讨脑血栓患者合用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选取4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20例,Ⅰ组单纯接受依达拉奉治疗,Ⅱ组在上述前提下接受奥扎格雷钠用药,对该两种方案的药物使用情况作评估.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疗效为95.0%,与Ⅰ组的70.0%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在脑脊液压力、ET与Ang-Ⅱ等指标上,两组指标水平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测上,Ⅱ组评测结果显著比Ⅰ组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合用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都小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桂枝茯苓汤加减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积液的临床价值

    目的 总结桂枝茯苓汤加减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2012年初至2015年底期间在我院救活的慢性盆腔积液患者共93例,进行分组,治疗组(n =48例,施为桂枝茯苓汤加减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救治),常规组(n=45例,施以桂枝茯苓汤加减进行救治),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好转率95.83%、盆腔积液(0.84±0.1)分、症状评分(5.8±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80.0%、(1.36±0.4)分、(4.2±0.6)分(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积液患者施以桂枝茯苓汤加减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

    目的 探讨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 收治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2例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痊愈出院.结论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穿孔导致的感染范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切除病变组织,尽早控制脓毒血症、休克等合并症.

    作者:张凤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马兜铃酸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虫草菌粉对其调理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马兜铃酸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虫草菌粉是否对其有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马兜铃酸组(n=6)、虫草组(n =6).第12周末处死大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 、B细胞(CD45RA+)及NK细胞(CD161a1+)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计算CD4 +/CD8+比例.ELISA法测定外周血血清中IgG,IgM含量.结果 马克铃酸组及虫草组的CD4+、CD8+T细胞及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值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 +/CD8+比值马兜铃酸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虫草组较马兜铃酸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马兜铃酸组外周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血清IgG、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p <0.01),与马兜铃酸组比较,虫草组外周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血清IgG、IgM含量显著升高(p <0.05,p <0.01).结论 马兜铃酸可致大鼠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而虫草菌粉对其有一定的免疫调理作用.

    作者:高玉梅;王艳艳;刘国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带血管蒂髂骨移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目的 讨论带血管蒂髂骨移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 对于第一期本病作髓心减压术后病变仍有发展者,作带血管蒂髂骨移位术能有效地防止股骨头的塌陷.结论 此手术将带血管的髂骨植入缺血的股骨头,重建血运,有利于股骨头再生.

    作者:包广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 分析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且分娩的孕产妇60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对照组则不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焦虑发生率5.00%,抑郁发生率4.66%,对照组焦虑发生率5.33%,抑郁发生率4.33%,两组孕妇在孕期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5.00%.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14.33%.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心理干预可改善孕妇心理情况,且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杨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甲亢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目的 分析研讨甲亢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24例甲亢药物致肝功能损害患者,回顾分析其病例数据,24例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将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纳入讨论中.结果 经治疗6周后,患者AST和ALT等肝功能指征明显优于治疗前,组间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甲亢药物治疗的病人,必须定期复查肝功能状况,有利于发现肝功能损害,一旦出现异常应当及时采取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院财务管理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子计算机也被应用于医院的各项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对实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利于实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就计算机网络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作了简要的探究,从而促进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作者:程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对比观察牙列缺失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

    目的 对比观察牙列缺失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已确诊的牙列缺失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修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P<0.05);实验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列缺失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比常规修复治疗更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米晓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超声对小儿肢体单纯性骨囊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检查对诊断小儿肢体单纯性骨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4.1-2016.1期间接诊42例单纯性骨囊肿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所选患儿均超声检查,其中21名另外给予X线检查,总结其显像特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经手术病理组织发现骨囊肿发生于肱骨处13例,尺骨处3例,股骨处4例,胫骨处1例,腓骨处1例;而超声组检查仅有1处判断有误,检出率与准确率均高达100%、95.24%,X线组检查检出率为95.24%、准确率为85.71%,相比之下,超声组检出率与准确性更高(P<0.05).结论 对小儿肢体单纯性骨囊肿采用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肢体软组织结构,明确定位骨囊肿部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蓉;胡勇军;杨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曲美他嗪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PCI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行PCI治疗后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对心绞痛症状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14-01到2015-06月期间在高密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脉造影确认的小血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入组.其中对照组200例,行PCI治疗后常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观察组19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统计所有病例的一般资料,术后1年时电话随访,了解患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6%(9例)和10.0%(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6,P=0.039);心绞痛发生率为13.3%(26例)和VS.23.0%(46例)(x2=6.306,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可降低小血管病变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心绞痛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任宪国;陈作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定喘口服液对小儿感冒的治疗作用

    目的 以100例小儿感冒患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究对小儿感冒患儿采用小儿定喘口服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100例2015年9月1日-2016年6月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00例患儿根据给予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儿均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治疗,试验组(50例)患儿则给予小儿定喘口服液进行口服治疗.两治疗组均进行1疗程(15天)的用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疗程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共有44例患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43例患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两组患儿在咽喉肿痛、鼻塞流涕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患儿住院时间长短的比较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在小儿感冒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小儿定喘口服液对患儿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还能显著的缓解患儿咽喉肿痛、鼻塞流涕以及咳嗽等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英;刘玉芹;谢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