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杨光;陈涛

关键词:颅脑外伤, 标准去大骨瓣,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的选择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行标准去大骨瓣治疗(33例),对照组行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33例),将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颅脑外伤可采用标准大骨瓣治疗,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较传统骨瓣减压术更具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炎切除中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对比腹腔镜和开腹阑尾炎切除中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受穿孔性阑尾炎治疗的8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实行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治疗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等优势,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但开腹治疗手术时间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庆林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讨肺癌患者运用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选取106例肺癌病例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53例,Ⅰ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比和评估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缓解率(CR+ PR)为62.3%,与Ⅰ组的43.4%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Ⅱ组治疗后KPS评测结果(82.8±11.3)分,相比Ⅰ组的(73.8±15.2)分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Ⅰ、Ⅱ组的发生率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 给予肺癌患者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提高化疗疗效、增强患者体力均有积极意义,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樊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气管插管病人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方法 将118例气管插管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给予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ST)模式的双水平无创-吸机(BiPAP)治疗,然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继续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进行细致的护理.结果 本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93.2%,本组患者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减少.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有创呼吸机的脱机成功率.

    作者:王寿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疗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医疗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提高产妇产后出血的医疗质量,减轻其痛苦.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产妇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将其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采用的是常规性治疗,研究组中采用的是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的临床效果和特点.结果 研究组中采用治疗干预后出血发生率和在2h,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 只对产妇产后出血采用治疗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和出血量,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雪飞;李惠萍;陶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反应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总结分析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反应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采用肠内营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反应及肠屏障功能.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DAO以及D-乳酸、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1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能够对肠屏障功能发挥保护作用,减少患者的免疫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纳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的选择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行标准去大骨瓣治疗(33例),对照组行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33例),将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颅脑外伤可采用标准大骨瓣治疗,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较传统骨瓣减压术更具优势,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光;陈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康复训练、以及高压氧治疗对于患有脑卒中病人的治疗效果,探讨将两种治疗措施应用在治疗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2名患有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1名.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康复训练.在治疗一个月后,为两组病人使用洼田氏饮水试验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判定指标来实施评价,观察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状况、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状况.结果 在为两组病人实施了一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实施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康复治疗的效果,避免病人产生吸入性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永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3例;采用安宫黄体酮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详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与血红蛋白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式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常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将云南白药膏用于皮脂腺脓肿术后切口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将云南白药膏用于皮脂腺脓肿术后切口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6至2015-10在我院外科行皮脂腺脓肿切开的患者62例,为对照组;2015-11至2016-2在我院行相同手术的患者5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后换药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于每次常规换药后,切口表面均匀涂抹以75%酒精调和的云南白药膏,1小时后覆盖无菌敷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在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等两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能促皮脂腺脓肿切口的愈合.

    作者:王建忠;李立;杨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安全措施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措施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措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70%,观察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率22%,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病房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护理安全措施的护理方法能够明显提升住院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临床实施病房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兰芬;万艾;李春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支气管哮喘经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中选取13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经西医治疗)和观察组(68例,经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的IgA、IgG和IgM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全麻术后恢复室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小儿全麻术后恢复室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 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耳鼻喉科手术患儿235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全麻手术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甜;黄惠群;郑明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师血管外科手术技能规范化培训模式分析

    目前随着人群对医疗质量追求的提高,人群对血管外科的医疗需求逐年增加,血管外科属普通外科范畴的分支学科,对手术基本技能、医生专业知识、素养、临床决策要求高[1].2010年卫生部发布《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医院建立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我国血管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推动血管外科持续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拟通过整理我国与发达国家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差异,为医学人才建设提供经验.

    作者:彭程;周智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重度新生儿窒息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资料,探讨各种因素与重度窒息的关系.结果 孕妇妊娠期患妊娠特有疾病并早产(61.9%)是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常见原因.结论 对高危孕妇进行专项系统早期管理,进行有效的干预,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减少早产,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姜敏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肝硬化复水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差异显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更快而有效地控制病情.

    作者:丁晶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乳腺是女性性征和女性魅力的重要体现,乳腺癌患者由于其病变部位的特珠性和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和婚姻质量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婚姻质量可影响个体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亦可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本文重点阐述乳腺癌术后患者婚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和探究相应应对策略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陈心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时间管理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管理”概念是现代护理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情况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其本质就是一种个人的作业计划,教会人们学会管理时间,增强个人能力提高工作效率[1].ABC时间管理法是美国管理学家艾伦·莱金提出的一种管理方式,他把每天的工作分为A、B、C三类,A类工作是迫切、紧急、重要的,要求管理者亲自、立刻花时间去做好的工作;B类工作是迫切、较重要的;C类工作是不重要或不紧急的.护士长工作在临床一线,身兼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管理两种职责,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工作,工作安排不合理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使管理者身心疲惫,尤其是血液科病房有着特殊性,患者变化快,意外事件多,护士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运用到血液科护理管理中去,使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王丽红;温影;周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在尘肺合并肺结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尘肺合并肺结核复发率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观察18个月后两组患者肺结核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病例结核复发情况:干预组18个月后有13例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确诊后,转入当地传染病医院治疗),对照组有28例结核复发.干预组肺结核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作者:张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讨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分娩前、分娩后护理等部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评分24.7±5.3,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得分为45.5±1.4: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为126.4±6.3、舒张压为81.1±3.3,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为137.9±8.1、舒张压为94.2±6.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2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1.43%,两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有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玉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索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产前体检孕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四维彩超检查,经相关诊断发现,50例确诊为胎儿畸形,分析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四维彩超对头面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脊柱畸形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四肢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颈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胸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腹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其他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其和确诊结果无差异性(P<0.05),其诊断正确率为98.00%;同时四维彩超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00%、99.79%、2.00%、0 21%.结论 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效果显著.

    作者:孟金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