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韩亚红

关键词:细菌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检验
摘要:目的 分析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检验中应用C-反应蛋白检测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60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分成两组,80例病毒感染组,80例细菌感染组,时两组患者利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增高率为95%,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15%;细菌组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为(25.5±9.77)mg×109/1,明显高于病毒组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5.4±2.31)mg×109/1.结论 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检验中应用C-反应蛋白检测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准确率高,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抗生素进行科学选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安全管理干预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 通过输液安全管理干预,以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为牵引,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措施.结果 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干预能够降低静脉输液风险,提升静脉输液安全性,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3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内科辩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组比常规组约高23%,两组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研究组为16.67%,研究组比常规组低20%,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能有效缓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周喜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疗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医疗干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提高产妇产后出血的医疗质量,减轻其痛苦.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产妇中随机性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将其随机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采用的是常规性治疗,研究组中采用的是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后的临床效果和特点.结果 研究组中采用治疗干预后出血发生率和在2h,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 只对产妇产后出血采用治疗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出血的发生率和出血量,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雪飞;李惠萍;陶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收治的口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口腔普通护理配合,实验组给予四手操作护理技术配合.评价两组心理状态,并对比满意度评分(包括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工作效率提高率对比,护理质量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医生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高,有助于提高口腔门诊工作效率及护理工作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魏文娟;景欢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BMI、FBG、PBG、ISI、HbA1C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晓丽;杨建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目的 总结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来到我市二甲医院接受救治的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冠心病患者共72例,进行分组:观察组(n=38例,施以综合疗法展开救活);常规组(n =34例,施以常规药物展开救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4.73%明显优于常规组76.47%(P <0.05).结论 在胃肠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对其施以综合疗法展开救活,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秀波;范婷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精神科心理护理中言语沟通技巧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对于医院精神科的病人在运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合理地开展高效的言语沟通技巧的方法与意义.方法 搜集医院在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接诊的20例精神科的且经心理护理的病人,统计分析所有病人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言语沟通方式,并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沟通技巧.结果 所有病人都经一定的治疗与护理后好转并出院,治疗后,病人的总满意度是95.00%.结论 在精神科病人的心理护理治疗中应用科学有效的言语沟通技巧,能够明显减少病人的消极情绪,能够舒缓病人的精神的紧张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改善病人的病情,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梁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运用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西医内科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 选取75例患者为实验组,进行口服和注射药物,选取75例患者为对照组,仅口服药物,分析比较治疗结果.结果 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有一定改善效果,注射胰岛素制剂后效果更佳.结论 运用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需要口服药与注射剂结合使用,以此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宋景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进展

    目的 探讨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查阅资料及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临床相对少见,发病人群特殊,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胆囊坏疽、穿孔发生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及时诊断和正确行外科干预与预后密切相关.在该病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检查具有重要价值.在治疗中需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遵从损伤控制理论,分别选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或经腹腔镜(开腹)胆囊切除术,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减少死亡率.

    作者:赵志军;陈镜先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论赤芍的开发价值以及栽培技术

    随着现代中、西医对赤芍研究的不断深入,赤芍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发掘,市场上赤芍需求量急剧上升,仅凭野生赤芍产量难以满足人们需求.赤芍供应短缺问题的存在让赤芍具备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做好赤芍的栽培工作是既能缓解目前市场赤芍短缺的现状,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郭景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

    目的 探讨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 收治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2例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痊愈出院.结论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穿孔导致的感染范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切除病变组织,尽早控制脓毒血症、休克等合并症.

    作者:张凤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口服替格瑞洛后出现呼吸困难患者的抗焦虑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PCI术后口服替格瑞洛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予以抗焦虑干预的效果.方法 40例口服替格瑞洛出现胸闷气短患者,依据HAMD评分不同予以抗焦虑药物治疗一周,观察患者呼吸困难情况.结果 部分口服替格瑞洛出现呼吸困难患者抗焦虑治疗前后量表分有比较显著差异.结论 替格瑞洛导致的呼吸困难一部分是患者焦虑所致,予以抗焦虑治疗后提高了PCI术后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的依从性.

    作者:宋新;王林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产后恢复治疗技术对产褥期母体康复作用

    目的 对产后恢复治疗技术在产褥期母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在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100例符合本次纳入标准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本组选取的产妇分为采用产后恢复治疗仪治疗的观察组与实施自然恢复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24h、28d、42d腹围、臀围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褥期母体恢复运用产后恢复治疗技术能有效促进形体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闫树萍;裴刘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医院管理中护理管理的重要作用.方法 根据我院护理管理形式下结合临床总结出护理管理,并根据管理进行密切的探讨.结果 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制定新型的护理管理方案,有助于医院的护理事业发展.结论 医院的护理管理是指导整个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不断的在护理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推动护理管理的完善化.

    作者:初世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药物本身、患者自身及护理人员三个方面的因素可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结论 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静脉,加强对输液患者的健康宣教,可有效避免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

    作者:周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别采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法分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法治疗患者32例设为研究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法治疗的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化疗效果及Ⅲ级以上毒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放化疗总有效率为71.8%,对照组放化疗总有效率为50.0%,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5.236,P <0.05);研究组Ⅲ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40.6%;对照组Ⅲ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53.3%,研究组放化疗出现Ⅲ级以上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x2=2.193,P <0.05).结论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比序贯放化疗效果更好.

    作者:钱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脑卒中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压疮的科学合理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36例脑卒中患者,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对患者压疮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结果 经过我院科学治疗和精心护理,136例患者除了自带压疮8例患者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例得到有效的缓解与治愈,另外128例患者均无压疮发生.结论 及时发现脑卒中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与压疮的具体症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与治愈压疮,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李冬梅;王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p57、p53和Ki-67蛋白在早期葡萄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57、p53和Ki-67在鉴别诊断完全性葡萄胎(CHM)部分性葡萄胎(PHM)水肿性流产(HA),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和CHM(n=25)、PHM(n=11)和HA(n=10)石蜡组织切片中p57、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 CHM、PHM和HA组织中,p5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 (0/25)、100%(11/11)、100% (10/10),PHM和CHM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 (23/25)、72.7% (8/11)和30% (3/10),HA、PHM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以常规石蜡切片的病理形态特征为基础,结合免疫组化检测p57、p53和Ki-67的结果,对鉴别水肿性流产和葡萄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敏;陈龙;王佳培;买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取78例我院自2014年1月份到2016年6月份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对照组(n=39)和实验组(n=39).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予以比索洛尔.汇总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 (36/3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 (30/39),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患者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实验组的升幅降幅均比对照组大,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 应用比索洛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有积极意义,且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荐.

    作者:王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6.1%,较对照组的80.6%、69.4%更高,两组差异P<0.05;用药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兆颖;李金梁;王欢;许超蕊;滕显娥;安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